
的哥故事多
南京-杭州
11月初,我和同事出差去南京参会。南京零售商业繁荣,娱乐服务业也较发达。
夜间四次打的,其中两位的哥不约而同地反复向我们推荐酒吧小姐,见我们不为所动,有些悻悻然。等回到酒店,房门下还有两张色情服务机构的广告名片。
一位宽容的中年的哥师傅给我讲了个故事:三名乘客是一对年轻夫妇带着生病的孩子,夫妇为途经拥挤的高架桥或绕道而争论不决怎样更费钱,师傅看不过,说他只收高架桥畅通时的钱吧,于是乘客同意绕道前行。
我们回到杭州,从汽车北站外搭上一辆“杭州市级文明”出租车。的哥很健谈,一口气讲了好几个颇有意思的故事:
某日傍晚的士交接班时段,他从市区平海路载了一位女乘客去城西,十公里,竟收到两百元车费,女乘客很大方,“我拦了二十几辆车都不去,我能不着急吗,我的包里有七十万现金呢。”
某晚十点多,北山路至南山路美院附近。一位刚刚还在车上大吹大擂的男乘客,拒不付钱并威胁“要钱没有,要巴掌给你一个!”该的哥无语忍耐。但这名无赖男乘 客把他的手机忘在车上了,很快打来电话表示“送还手机,给你五百元”。他不信,让乘客三天内去指定派出所领回手机并留下车费,否则就要卖掉手机。三天后, 他以1000元的价格转卖了手机。
某日午后,一位长途女乘客婉拒付款120元。她悠悠地说“我真的没钱,要么我让你‘睡’一下。”的哥被唬得不轻,于是报警,接线员表示无奈,他只好放弃。
……
留意倾听出租车上的故事,会发现许多不同城市里多元的民生和商业服务,颇令人启发。
“邦威,温州货嘛”
温州-上海
温州有很多品牌厂家做大了就可能去上海,一半出于市场考虑,一半出于“镀金”,成了在沪温商/浙商。我佩服那些聪明、勤奋、百折不挠的温商。
1995年创始于温州的美特斯邦威服饰,2005年“二次创业”搬至上海,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老板周成建身家百亿。
12 月2日下午,三名大学生模样的普通女孩从杭州延安路庆春路口的邦威旗舰店门口经过。中等个子的女孩说,“邦威这个店倒是不小,在上海的都很小,都只有 一层。”高个女孩接茬道“邦威,温州货嘛。”胖女孩说,“哎呀,便宜嘛,管那么多。”高个女孩又说,“杭州现在什么衣服都有,国际上有的好牌子新款,这里 都马上出现……”
她们就是邦威的目标顾客,但她们不懂“邦威”:不知道邦威在上海有一家近1万平米的超大旗舰店,也不知道上海最繁华商业街南京西路上到处是森马、邦威等“温州货”。
企业品牌经营何其难。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或误会一定不少。
我愿意
北平-北京
11月,《财经》杂志人事大变动,一百多名采编人员跟随原主编胡舒立女士辞职出走,杂志社人去楼空……
10月底,零售行业媒体同行A媒体副主编跳槽至B媒体;C媒体主编与我谈及此事,两人颇有感慨。实际上,整体零售行业媒体的真正成熟远未到来,同行及团队间若能秉承开放、融合才好。
北京友人wzsy曾对我说,“北京一下雪,就像北平了。”像是在说这些分分合合。
君子爱财
福州-股市
10月20日,新华都董事长陈发树宣布成立新华都慈善基金会,同时捐出自己持有的价值83亿元的青岛啤酒和紫金矿业的股权,占其个人财富45%。此后舆论哗然,质疑声众。
很多时候,普通人都不愿体谅富人的诚意、作为,连《圣经》里也说“富人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可见历来成见之深远。
人们是向往富有的,我们何不尝试更体谅“陈发树和唐骏等人”一些?顺便也赚更多钱。本期封面报道“2009年度零售业店长薪资调查报告”显示,年度总现金 收入超过25万元的店长不足6%,超过60%的店长对自己目前薪资水平不满意;对未来12个月内的期望中,“深造/培训”的选择高达70%,普遍希望提薪 10%及以上。
君子爱财?恭喜发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