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知名的行销学者L教授很兴奋地告诉我,行销大师肯特门罗(Kent B. Monroe)即将于受邀举办一天的研讨会,这位知名学者专精于“定价(pricing)”的研究,一直是全球行销人心目中天王级的名师
我请教L教授,肯特大师的理论有什么特别之处?对行销学的贡献又是什么?
L教授告诉我,肯特大师的定价理论强调:“商品的定价应该是从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出发,而不是从商品的成本出发。”这样的思维和传统的“将本求利”定价模式完全颠覆,也为商业赛局带来新观念,让“价值”成为市场竞争的最核心。
当成本竞争走到了极限,同一个产品市场里的各家品牌的差异性就会变得愈来愈小,根据肯特的理论,定价就在这时成了很重要的竞争策略。
比如两家竞争厂商原来各自占据在同一个市场的价格两端,A厂商的产品走高价路线,定价是B厂商的两倍,这时候B厂商如果想和A厂商竞争,最有利的方式则是推出和A厂商看来同级的商品,但定价却比A厂商产品低三分之一,如此不仅可用低价袭夺A厂商市场,也不会影响到自己原来的市场。
另外,愈接近起飞时间的飞机票该卖贵还是卖便宜些?传统的思维总认为该便宜卖,因为飞机一旦起飞之后,每一个空位的收入都只等于零,所以愈接近起飞时间的机票该卖得愈便宜。肯特的定价理论却主张重新思考这件事,因为那些在最后几分钟赶飞机的人都有不得不的理由,应该都愿意付出高价买机票。
在L教授的讲解下,我有点了解为何肯特大师的理论如此受到重视了,当厂商理解了消费者的思考和决策模式之后,生产和行销策略也自然会跟着改变,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市场上的定价游戏愈玩愈凶的原因,不管在任何市场,定价的花样只会愈来愈多,对消费者的挑战也愈来愈大。
更何况电子商务市场战火日盛,消费者的选择愈来愈多,这时候最需要的莫过于一个能帮助购买决策的“比价机器人”了。
我想像中的比价机器人是个“购物报马仔”,24小时工作全年无休,不断在我们的电视、电脑甚至手机和iPad里告诉我们最新的比价消息,只要是我们想买的任何商品,一旦设定好之后,比价精灵就会上山下海地去搜集各通路上最物超所值的商品,然后把这些商品放进一个跨平台的“个人网路购物车”里让我们挑选与购买,如此,让我们总能用最方便且低价的方式买到任何想买的东西。
网路草创的年代,比价网站已经创造过一波的风潮,提供网民比较各电子商务网站的商品,但是到今天却已式微,而Google则重燃战火,推出了Google Product Search,看来整合各种平台和应用需要的“比价机器人”的诞生,只是早晚的事了。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吴仁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