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是在消费者心中能够可长可久的理想品牌,一定有都具有永续经营概念的强烈“品牌定见(mind set)”、“品牌策略”、以及与时俱进的“品牌创新”。
根据“2011年消费者心目中理想品牌”观察报告,许多跨越了四分之一世纪的理想品牌,从全国品牌、亚洲品牌到走向国际品牌,都有稳扎稳打的战略布局。
品牌定见 亲近顾客扎根当地
理想品牌强调的是心占率。购买东西的时候,消费者除了价格的选择,会依据个人的价值观来选择不同的商品,也就是在秒杀的瞬间,心理层面经历一连串的“yes”或“no”的选择,走进去或匆忙一瞥等复杂的消费决策。
当消费者走进琳琅满目的商店购买产品时,心里第一个浮现的是什么品牌?伸手去拿的产品又是什么?中间有会有多大差距?
理想品牌一向以最亲近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用品作为调查对象,不难发现,这些长期站稳龙头宝座的日常品牌,除了好口碑建立于最初的品质之外,它们更能随着时代的推演,纷纷发展出各自不同的品牌进化史。
例如现在人人都使用的浓缩洗衣精,年前,大概都还是以洗衣“粉”的姿态陈列在商品架上,往前推个20年,鲜少人知道,以前人的洗衣服,可能是用米糠混着清水捏成一块一块的“清洁块”,当时的洗涤剂,讲求的只有去污的实用功能。
曾经的第一大厂牌白兰洗衣粉就藉由洗衣机的问世,开始运用“广告队”的设置,到各乡镇教顾客怎么使用洗衣粉,还有宣传车在大街小巷跑,放送“洗衣袋换洗衣粉”的活动,每次广告队一来了,就会看到家家户户的家庭主妇拿着用过的洗衣粉袋跑出来。
现在的白兰呢?除了去污功能外,还要讲求增艳、抗菌、环保无污染,它们的目的就是要设定出永续环保的mind set,因为这才符合现代人的消费观,白兰希望塑立重视当地环境的mind set,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永续发展的品牌印象。
品牌策略 从本土走向国际化
品牌要能长期发展,企业最希望的,终究还是能走出台湾,打破国与国的界线,站上世界舞台。
来自于台中大甲的捷安特,发展超过一个甲子,对整个大台中地区而言,捷安特的贡献不仅止于回馈乡里,还改变了整个中彰地区自行车的产业样貌。
2000年的中彰海线地区,随着业者西进中国,廉价的车辆不断侵蚀台湾市场,业者也加码投资对岸设厂,当时的捷安特面临市场环境急遽的变化,不得不大胆主导企业转型,从OEM(代工制造)、ODM(代工设计)的角色,转化成OBM(自有品牌设计)的企业。
它们找上美利达合作,各找五家知名的零件厂,合组成A-team(自行车产业联盟),运用成车大厂提供行销及品牌经验,配合零件厂协同开发的方式,整合中彰地区的自行车供应链,逐渐打造出捷安特国际品牌的神话。
品牌创新 产品与行销日新月异
理想品牌的另一层面,代表企业的产品品牌必须是在市场中处于标竿的、领先的、稳定的位置,所以历史愈悠久的品牌,愈要懂得与时俱进,让消费者能够用直觉,就体验到产品创新的地方,就像可口可乐为什么拥有百年历史,但是却愈老愈年轻?台湾的本土品牌也不乏许多创新的例子。
例如台湾的小美冰淇淋,最早是“小美行刨冰店”,到民国42年才发展出“黄杯香草冰淇淋”,成为大家熟悉的小美冰淇淋原型。
到了现代,“黄杯”虽然已经畅销将近60年,还是得努力结合现代商业趋势,它们结合云林的鲜葡萄酒,与新鲜牛奶等特产,跟二林镇农会合作,帮农会做红酒冰淇淋的冰品代工。
现在许多游客到彰化一带游玩,都知道除了王功渔港、福海宫等景点之外,当地还有小美冰淇淋的工厂,小美俨然已经成为彰化芳苑的知名地标。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