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同事问我,常在媒体上写专栏分享管理心得,是否会担心竞争者学会我们经营上的秘诀?我笑答,不会。因为,其实管理的道理很简单,真正的关键与差异在执行。
许多经营管理上的理论与技巧,其实早已见诸于学校理论,大师论坛或商业管理的畅销书中;真正造成团队经营结果的差异,常不在于是否了解理论,而在于团队能否落实执行。
以团队管理为例,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是不少古往今来名将所采用的管理模式,道理同样很简单;希望透过与基层团队更多的互动,而能凝聚向心力与目标。
但道理虽然简单,真正能做到的将军,同样也只是少数。例如西汉的周亚夫,为了严守纪律、与将士同规,连汉文帝来访都以军装相见,并令皇帝马车不得疾驰,被文帝视为真正能带军之人,而后果在七国之乱中建功。
战国时代名将吴起,私德虽惹人争议,但在率将带兵,攻略四方,却无往不胜,关键就在于他为人表率,和普通士兵吃同饭、穿同衣,行军时不骑马、不乘车,坚持与士卒一起步行,甚至愿意亲自为生病士兵吸吮毒疮中的脓血,令将士愿意为他牺牲性命。其中的致胜要素,都是把简单的道理贯彻执行,而能超越对手。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语出老子《道德经》23章)”,也都在说明,许多成功致胜的道理其实并不困难,都是简单的基本原则。品牌竞争中,举凡重视产品品质,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及推出最合乎市场需求的产品,都是行销管理上众所皆知的基本学问,所有的厂商都了解这些道理,但能彻底执行,持续改进,坚持到底,常常是各产业领导品牌胜出的原因。
相反的,如果只知坐而论道,而未能起而力行,除了空有纸上谈兵的抱负之外,有时可能更类似龟兔赛跑中贪睡的兔子;更残酷的是,现实产业竞争中,我们的竞争对手少见勤奋的乌龟,更多的是努力奔驰的羚羊,甚至饥饿的狮子,贪睡的兔子有时输掉的不只是一场比赛,更可能输掉生存的机会。
掌握执行力的细节,就有可能改变结果;影响成败,常不在所知理论的多寡,关键在执行!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郭特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