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任店长的磨合之道 | ||||||
| 作者:胡春才;出处:《店长》2011年4月号 总第34期 | ||||||
|
||||||
|
作者系知名零售咨询培训师,曾任联华快客便利上海分公司副总,现为上海尚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道理相通,接任店长经营和管理一家新接手门店的难度也就不言而喻了,因为如果是一家自己亲手参与开出来的新店,门店的方方面面都是在你的带领下建立起来的,犹如在白纸上作画,如若不然,那就是在别人已经画过画的纸上操刀了,需要想办法融入、磨合和修改。 并不是每一个接任店长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我接触过不少店长,当他们去接手前任店长的工作时,只是考虑“我如果像经营管理原先的门店那样按部就班地工作,把领导交待的任务分解了,然后督促下面的员工去完成就可以了”。在这些人眼里,自己根本就不是去“修改一幅画”,而是把自己当成一台机器了,从一个地方转到了另一个地方,然后插上电源,就可以像原先一般工作了。抱着这样一种意识的接任店长,显然是无法将门店的工作做到优秀水准的,更别谈达到卓越的境界了。 很显然,作为一名接任店长,要想在接手后把这个陌生的团队迅速带上路,使门店的业绩在原先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还是需要经历一番磨合的。那么,如何才能顺利地度过这个磨合阶段呢?在《接任店长常犯的六大错误》一文中(见《店长》2011年3月刊),已经指出了接任店长常犯的六个错误:局部思维、盲目自信即自负、情商不高、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差、不善安抚部属、与前任结怨而非结缘。 作为一名接任店长,怎样做才能确保取得良好而且持久的绩效呢?很显然,良性的且可持续的绩效一定不是靠吃兴奋剂取得的,有些店长,一到任就放三把火,而且是急火,这样的开局尽管吸引人,可以抓点眼球效应,但是虎头蛇尾的结局一定是免不了的了。这种做法,不论是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还是对于企业,都是非常不利的,就好比某些参加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前100米、1000米、10000米发疯般地奔跑,到比赛中后段终是落得一个失败的下场。 既然我们这里考虑的是良性的、持久的发展,那么那些可以一招制敌的短效招数也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了。 我认为,作为一名马拉松型的店长,首先要有全局意识,这种全局意识就相当于你站在你即将要进入的这家门店的迷宫上方来俯视这家门店,思考可能会遇到的陷阱、障碍、死胡同,当你真正进入门店去走迷宫的时候就有了十足的把握。 我们要有广阔的视野,不仅能够看到门店表象的一些不足,还能够看到造成这种表象不足的一些内在影响因素;不仅能够看到目前呈现在眼前的短板,还要能够清楚此前的历史演进过程,也就是前任或前几任在这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过哪些绩效或遭遇过哪些挫折,以免自己一厢情愿跳进去磨刀背或钻入一个无法突破的陷阱中。 其次,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的外部关系。作为接任店长,是否能够拥有良好的外部关系,是关系到能否在内部有效发力的最基础的因素。如果店长在外面处处碰壁,左右为难,树立不了威信,那么想要在内部有所作为是非常有难度的,因为外部与内部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店长在外部遭遇挫折的信息会很快传递至内部,降低店长的威望,增加店长改变门店氛围的难度。 店长需要把控的几个关键外部因素有:与顶头上司的关系、与商品部关键人员的关系、与关键供应商的关系、与相关主要政府部门(诸如街道、区政府、税务、工商、物价、消防、城管、物业房东、派出所等手握奖罚大权的政府部门或者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接任店长,在进入角色之前,一定要帮自己盘点一下,自己在这些人脉关系方面的储备如何,如果有欠缺的话,可以借用哪些资源来解决,做到心中有数,避免遇事时慌不择路饥不择食。 再次,要把控好内部的人际关系。作为一名接任店长,不论你有多大的名气,别人嘴上怎么夸你,怎么说翘首以待你的到来,你都要明白,至少在一开始你都不会是一名受欢迎者,这就像往我们的机体内移植一个身体器官一样,不论它是一个心脏或仅仅只是一个手指,原来的机体内都会对这个新进入者产生很大的抗体,而这些“抗体”何时放弃抵抗,自愿接受新进入者,就看新进入者如何来处理这些微妙的关系了。 一定要明白,任何人都是自私的,都是有着个人的利益诉求的,在开始阶段,靠讲道理基本是没有多大的功效的,所以开始时要发挥功力,只能以情为法术,来化解大家一个个的抵抗。而所谓的情,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其实就是一个面子,这个面子可不是虚的,面子代表尊重、代表尊严,当你给足别人面子,别人也会给你面子,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中国是一种彼此彼此的互动文化,那些善于摆平别人的有本事的人都是深谙此道的高手。 作为一名店长,如果不明白这样的人际互动的道理,将会遭受很多打击、吃很多哑巴亏,会很郁闷地发现,怎么自己的下属这么不讲道理、这么不识好歹,其实不是你的下属有问题,而是你还没有找到一把能够让你的下属敞开心扉的钥匙,你只是在拿别的并不匹配的钥匙在乱捅,还怪锁有问题,这岂不是笑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际关系不可忽略,但也不可太过,若成了没有自己的原则,一切随波逐流,市侩气十足的人,便沦为可悲了,因为这种人连赢得别人最起码的尊重也不配。 最后,在拥有这样一些良好的人际氛围的基础上,再去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使这些业务技能和管理技能根植在肥沃的人际土壤中。一旦进入这样的境界,接任店长就成了那庖丁解牛的大厨,整头牛肢解下来可以刀不卷刃;而那些对人际互动毫不理会的人就像那位奋勇向前的堂吉诃德,虽然勇气非凡,投入也非常多,却收效甚微,刀钝而牛未解,事倍而功半。 特别是那些只看重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管理技巧的店长们,一定要明白如何做人、驾驭人,必定是比如何做事、驾驭事更需优先考虑的事情,正所谓人生在世,七分为人三分做事。当然,做人并不是乖巧、八面玲珑,而是能够做到诚心、正己、修身;能够内圣,外王也就不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