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良,扎实前行
作者:顾婷;出处:《店长》2011年4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胡永刚,生于1966年,现任河北省沧州市华北商厦有限公司总经理,在职研究生毕业,沧州市第八届、九届政协常委,2008年获得河北省杰出企业家称号。

  《店长》:华北商厦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成现在的样子的?

  胡永刚:我们这家企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修表门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只有三间木板房,30名职工,主营业务是修表、配眼镜,兼营一些钟表零件。

  借改革开放的东风,老一辈创业者经过艰苦努力,在80年代末期创建了以“三亨”(亨得利、亨达利、亨通利)为代表的专业连锁店——沧州市钟表眼镜公司,并在此基础上于1994年创建了华北商厦。

  我们现在坐落于市中心商业区的华北商厦主店,是2007年在老店基础上进行二期扩建后形成的。

  《店长》:您已经在华北商厦工作多久了?在担任总经理前,您曾经担任过何职?曾经的工作经验对您现在的思维方式、管理方式、为人处事等有哪些影响?举一两例说明。

  胡永刚:我初中毕业就参加工作了,当时是钟表眼镜公司的配镜验光员。面对面地与顾客接触,锻炼了我与顾客沟通的能力,也让我懂得对顾客真诚的重要性。

  1989年我自考到保定职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通过三年的深造,系统地学习了经营管理知识。回到企业后,从事会计工作。当时正赶上华北商厦筹建,我亲眼目睹了老一辈创业者是怎样敢为人先、迎难而上;是怎样一丝不苟、严把工程质量;是怎样忘我奉献、艰苦创业;又是怎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别人的。

  有一件事我记忆犹新:建华北商厦的时候,正赶上国家紧缩银根,虽经多次奔波,贷款还是没办下来。一天,银行行长被邀请到老经理的办公室,老人家又一次把商厦建成后的预期效益复述再三,这位行长好像并没有听进去,而是两眼盯着墙上的那条座右铭若有所思:“规规矩矩做人,规规矩矩经商”。这条座右铭似乎让行长看到了老经理的人品,于是,贷款很快办了下来。商厦建成运营后,果然收到很好的效益,并在银行获得A级信誉。前辈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要做事,先做人,做人要低调,做事要踏实;管理企业,不仅靠制度,更重要的是靠品行、靠文化。

  1996年公司改制后,我挑摊成立了一个商贸公司,开始涉足管理,我在实干中摸索,逐步积累经验。通过几年的努力,这家小公司的资金积累、经济效益等都翻了几番。在这当中,我参加了在职研究生班,取得了“国际商贸专业”的毕业证书,并通过了高级营销师资格考试。

  2005年我进入到企业领导层,先后参与了华北商厦二期工程和解放西路店的筹划与建设。

  可以说,我是与华北商厦共同成长起来的,前辈许多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对我是受益终身的。

  《店长》:作为总经理,除关注两店的业绩外,您对这两店关注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胡永刚:实行统一管理,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原则。在统一的管理制度、考核标准、人才培训等前提下,我们实行店长负责制。

  我更关注的是“执行力”,执行力是把决策转化为行动、把行动转化为结果的能力。我们把各项工作的要求纳入标准化,把能够量化的指标写进《责任状》,通过日检查、周调度、月考核、年终考评等机制,确保公司的各项决策能够执行到位。

  《店长》:短期内,对两家商场对公司有什么样的计划和期望?

  胡永刚:市场竞争比的就是眼光和魄力。面对群雄逐鹿的竞争局面,只有把自己做好做强,才能直面竞争。我们的近期目标是:通过完善服务业标准化管理,把现有的两店做扎实。夯实基础谋发展,把握“十二五”发展机遇,做好东扩工程,在两年内把主店建成12万平米的现代“摩尔”。同时在周边选址建店,争取实现“十二五”期间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双翻番。

  沧州市华北商厦有限公司旗下现有两家百货。主店位于市中心繁华商业区,于1994年建成开业,2007年进行二期扩建,现经营面积5.4万平米,以“大型超市+精品百货”为经营定位。地下一层地上八层,负一层为超市,一至六层经营各类品牌商品,七层以餐饮为主,八层以休闲娱乐为主,包括多厅在线电影、动感电影、儿童乐园、美容美发等。2010年销售4亿多元。解放西路店坐落于沧州市西部新商圈,2009年元旦建成开业,经营面积3.6万平米,以“大众超市+时尚百货”为经营定位。地下一层地上五层,负一层和一层为大型超市,二至四层经营各类商品,五楼包括儿童娱乐城和品牌家具城。2010年销售约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