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浪潮中3C实体店的生存之道
作者:秦晓东;出处:《店长》2011年4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从零售的历史来看,网购仍算是一个新事物;我们无法臆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购最后对零售的影响是怎么样的。但就目前来说,实体店仍存有自身的巨大优势。

  京东等B2C业态在3C市场的占有率不断上升,可以想见,数年前风光无限的一些3C零售连锁巨头、电脑城等,虽不至于经营日益艰难,但至少报表上的数据可能已不再那么好看。

  随着互联网深入到千家万户,同时,现代人外出购物机会成本剧增,B2C模式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各细分市场。在3C行业,各实体店还面临着以下尴尬:

  1.实体店在物业、人力、流通、库存成本上的先天劣势,以及3C产品成本与售价往往会在短时间内下行,能快速周转并总是第一时间响应价格变化的B2C模式,几乎是3C产品再合适不过的流通渠道。

  2.3C产品的消费者以中青年人为主,这群消费者相对更倾向于B2C模式;同时由于第一条的原因,实体店的售价基本高于网络售价,而3C产品计划型消费的特点,决定了消费者在决策前会反复比价。

  实体店并非没有意识到B2C模式在销售3C产品上的巨大优势,但实体店如果建设自身的B2C渠道,更大的尴尬是,如果价格与实体店内持平,辛苦建设并投入巨资推广的购物网站顿成鸡肋,可能还会影响整个企业的价格形象;如果价格参照B2C行业制定,则变成了左手打右手,一定会影响到实体店的销售与毛利。

  3C实体店在B2C的凶悍进攻面前,貌似走投无路?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对于3C实体店来说,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还是能把很多消费者拉回到店里来的。

  第一, 增值服务。

  对于在网络上购买3C产品的消费者来说,虽然享受了相对低廉的价格,但仍有购买前无法现场体验、产品发现问题无法便捷地处理甚至得不到处理、需自行完成大部分消费者自身无法完成的安装软件等调试工作;而这些项目,实体店可以轻松提供。因此在3C实体店的营销中,除了应体现相对于实体店对手的价格优势,还可针对网店对手大打增值服务牌;3C产品作为高单价的耐用消费品,消费者对于后续服务与保障还是相当在意的。

  第二,型号定制(买断)。

  对于一些具备规模效应的实体店来说,定期和大品牌推出定制型号或者买断型号,也是打击网店和实体店对手的有效模式。型号定制或买断能凸显竞争中的差异化,同时带来比普通产品高许多的利润。当然,前提是实体店本身具备相当的实力,能使供应商看中或屈从于你的销量。

  第三, 机关企业团购。

  因笔者并非3C行业的从业者,对3C产品个人消费与单位消费(机关企业团购)比率不了解,但从常识来判断,单位消费(机关企业团购)占比不会太小。比如一个夫妇两人均为白领或公务员的三口之家,在工作中消费的电脑、打印机、墨盒等产品一定是远超家中私人购买。当然目前这样的家庭只是小部分,但也足以说明单位消费的庞大。

  而无论是政府机关抑或企业,由于购买程序、税票及后续维护等因素,恐怕极少有在网店因公消费的,所以这块市场暂时是B2C模式无法染指的大蛋糕。作为有抱负的实体店,不能坐等团购上门,应设有专人或专门部门,及时获知需求信息并主动上门服务。

  对于零售的历史来说,网购仍算是一个新事物;我们无法臆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最后对零售的影响是怎么样的。就目前来说,实体店仍存有自身的巨大优势,关键是,认识优势,利用优势。

作者系乐天玛特超市高级行销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