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来源于勤勉——记江苏省某县级城市一百货商场总经理
作者:杨晓丽;出处:《店长》2011年5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晨曦中,当人们还沉睡于梦乡时,他已经开始思索;白天,当人们疲于应酬、怨天尤人时,他忙于实践;夜晚,当人们乐享天伦时,他伏案总结……他,无时不刻都在累积。

  1999年,一家百货商场的入驻填补了一座县级城市曾经没有大型商场的空白,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使这家商场一下子从曾经那些经营和价格混乱的小型商铺中脱颖而出,因此它一开业,销售业绩就扶遥直上。但创业容易守业难,随着该县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另一些实力雄厚的零售企业也相继入驻,该百货商场又身陷于前所未有的困境。吴总正是在这样一个非常困难时期接手上任的。

  这座位于东疆大地上的县级城市,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地区之一,距离上海很近,因此县里居民的消费观念也深受上海的影响,时尚、前卫,虽说是县城,但老百姓生活富足、家道殷实。吴总上任后,根据当时的市场格局,果断地决定走差异化的经营之路,大胆提出以“品牌、时尚、潮流”为发展新方向,大刀阔斧地开展经营布局和商品结构的调整,全面提升品牌档次,全力将商场打造成以时尚、经典为代名词的“精品百货”。

  那段时间,他整天走街串巷,带领着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市场调研,了解这个城市的消费特点、需求和市场格局,同时还率领团队到附近的杭州、上海、无锡、苏州、南京等城市考察,根据参观学习的经验,与大家商讨布局调整的方向和具体方案。

  那些天,每天12点前睡觉已经是非常奢移的事情了,公司上下都背后称他“老黄牛”,工作精力太旺盛了,但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在一次无意地交谈中,他感慨道:“尽管现在的市场环境没有前几年优越,但我还是要让我店的销售业绩更上一台阶,这个目标达不到,我睡觉也不安稳……”。尽管每天工作繁重,身体严重透支,他出现在下属面前时依然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经过几年不断地调整和提档,目前,商场已拥有一线知名品牌200多个,占所有商品品牌的60%,尤其是服饰线,知名品牌更是达到80%以上。吴总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我们的商品不仅要适合这个市场,还要引领这个市场。”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商场销售业绩连年攀升,8000平米的县级百货商场,从1999年开业之初的年销售1.54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年销售4.2亿元,坪效超过5万元,商场的综合效益多年位居企业中各连锁门店之首。

  可能有人会说,你想拼命,下属还不一定想跟着你拼命呢!可是在吴总的店里,没有人会说这样的话。只要是经理室做出的决定,大家一定会上下一条心。吴总的魅力就在于,他让他的整个团队都深深地印上了他的烙印——工作踏实、追求完美!而且,只要你有能力,爱干、肯干、会干,就一定不会忽视你,该商场实行的是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每一个管理岗位都竞争上岗,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商场13个中层干部有一半以上是从基层提拔上来的。

  吴总把商场当作了自己的家,把店里的员工当作了自己的家人。哪位员工身体不好了,小孩要上大学了,家里有红白喜事了,他都要操心着送去慰问,整个商场近一千号员工,他有时忙得就像个陀螺。一位员工身患绝症,转院至上海治疗,当吴总得知他的手术费成问题时,立即申请企业的大病援助基金,把近2万元钱亲自送到上海,让患病员工可以及时动手术,并嘱咐工会常年资助帮扶他的家人。这样的事太多了。

  吴总说,虽然零售业很辛苦,一年365天里每天都不敢懈怠,但他就是喜爱这份忙碌,喜爱无时不在的挑战,有了忙碌才会让自己更充实,有了挑战更会让自己不断创新和突破。他时常告诫自己,并与大家分享这样一个理念: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要将企业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来,这样才有可能将工作做好,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