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一次培训心得 | ||||||
| 作者:黄东明;出处:《店长》2011年5月号 总第34期 | ||||||
|
||||||
|
短短一个星期里,区总、店总等给我们讲了四十节课程,每节课程都给了我不少的启示,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以前做超市时一直搞不懂的事情,这些知识将帮助我更好地完成今后的工作。 破冰活动打破陌生 没有想到我们的培训会在一个游戏中开始,夏老师的破冰活动把我们这些原本陌生的人变得熟悉起来,彼此之间的熟悉使我们之后几天的学习变得轻松快乐了许多。正是这个简简单单的活动让一些陌生的人们变得熟悉起来,让一个沉闷的集体变得欢快了许多,使我们更像一个团队。 由此,想到对我们新进员工的管理。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让他们更快地融进集体?如何让他们更快地了解团队?也许应该用一个轻松的方法来让他们融入我们。 三个流程构建执行力 人员流程、战略流程和营运流程是执行力的三个核心。我们是不是执行力很强的人呢?林店总给我们讲授了《执行力》这堂课,举了一个很好的鱼骨定论和危机生存道理,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执行力。 执行力的衡量标准是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用这个标准我们就可以衡量一下自己,上级交待的事情是怎样去做的;我们也可以衡量一下自己的员工,他们是不是按质按量地在工作。 如何提升我们的执行力?要听清楚公司和上级的工作安排,不明白要问清楚;如何去做要想清楚;给员工安排工作也要说清楚;工作要自动自发、注意细节,善于分析判断,具有创意;为人要诚实负责、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有效陈列提升工作效率 商品的陈列是为了使顾客易找、易看、易懂、易拿,以提升门店的服务水准;有效地利用卖场的陈列将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高库存区主要是为了展示商品,高库存区和低库存区的合理利用将减少我们的补货频率和人员浪费。 高库存区除了展示商品以外,在里层可以放置A类或E类商品,A类商品是周转最快的,利用高库存区陈列A类商品可以提升A类商品的补货速度避免缺货;E类商品的库存较少,在后仓易丢失,将E类商品陈列在高库存区将避免损耗。 低库存区可以陈列一些整件的畅销商品,当排面缺货时可以拆箱补货,当顾客需要整件商品时省去从后仓拿货的时间提升我们的服务效率。 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生命,可是我们每天都在珍惜我们的生命吗?是不是每天都在浪费时间?我们每天工作的这八个小时都是充实的吗? 仔细想想,有的时候我们每天拼命地抓住每一秒去做更多的事,感觉也很累,可能是我们的时间没有安排好。给自己很多时间做一件事不一定改善工作品质,时间越多反而越容易使人懒散,缺乏动力,效率低下。 上了《时间管理》这堂课,我知道了该如何去管理时间:写下每日每周需完成的工作事项,看看能力范围内哪些工作是可行的;将工作以重要性次序排列及处理,成果先行,先做最具成本效益的工作;每日更新工作项目,定期检讨工作效率及目标,使计划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要做的便马上去做,勿为自己寻借口以延退进度。 五个应具备的能力 专业能力: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不过随着管理职位的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将逐渐减少。作为基层的管理者,个人的专业能力将非常重要,要达到的程度是,能直接指导下属工作,能够代替下属工作。专业能力的来源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从书本中来,一是从实际工作中来。 管理能力:管理能力与专业能力是相对应的,当你的职位需要的专业能力越多,相对而言,管理能力的要求越少。反之,职位越高,管理能力的要求就越高。管理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决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能力、工作分配能力等等。管理能力来自书本,但更多的来自实践。 沟通能力:所谓沟通,是指疏通彼此的意见。这种沟通包括两个方面:跨部门间的沟通;本部门内的沟通(包括与下属、同事及上级)。沟通的目的不是谁输谁赢,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公司利益,部门利益服从公司利益。部门内的沟通也很重要,下属的工作、思想动态,甚至生活上的问题,都需要了解和掌握,去指导、协助、关心。 培养下属的能力:不管领导的单位有多大,要牢记该单位是一个整体,要用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绵羊可以领导一群狮子轻易地去打败狮子领导的一群绵羊,作为管理者,重要职责就是要将下属训练成狮子,而不需要将自己变成狮子。学习能力:一是书本学习,一是实践学习,两者应交替进行。只有不停的学习,才能更好、更快地进步,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未来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是你过去和现在的能力怎样,而是你现在的学习怎样,现在的学习是你未来竞争的根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