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悟】我最敬佩的四位店长 | ||||||
| 作者:纪刚;出处:《店长》2011年6月号 总第34期 | ||||||
|
||||||
|
人活于世,总有很多梦想,这些梦想鼓舞着我们去努力奋斗!我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想很浪漫,那是在多年以后,能让儿子接班当上店长,就像国营单位一样;另一个梦想更浪漫,是在多少年以后的以后,牵着孙子的手,在经过D公司某个门店的时候跟他说,这个店是你爷爷开的。 很庆幸自己走进了电器零售这一行儿,认识了这么多优秀的店长,这其中,最敬佩的有四位,他们的功力和造诣让我受益匪浅,他们是D公司的牛人!
刘哥入行时间长,97年我入职的时候他已经是公司彩电业务的一把了,他是销售出身,根正“老”苗红,比我们这些行政出身的店长高一个层次。 2000年,公司开了六里桥店,首任店长是任姐,我是副店长。虽然在这之前我已经干过一次店长(平安里店)、一次副店长(马甸桥店),虽然也已经知道了一些平衡点和门店费用的概念,但对店长的职责和运作的技能都还不懂,直接说就是外行。 六里桥经过了艰难的开张,那之后,公司有更加重要的岗位交付给任姐,我被任命为六里桥店的代理店长。那时候我的压力非常大,整天都是一筹莫展,面对着没有顾客的卖场,可说是束手无策。一周后,公司任命工程部的刘哥出任六里桥店店长,我降职为副店长。从上任到被免,我只干了七天,我成了D公司历史上在任时间最短的店长。我并没有沮丧,相反,我很期待,因为刘哥是我眼里的高人,我特想好好地跟他学一学,我感觉这是我的一个机会,我很珍惜这个机会。 没想到,我们共事了不到一个月,因为公司整体削减副店长编制,我就被调走了。刘哥大刀阔斧地开展了工作。依我看,他只用了简单的三招就使六里桥扭亏为盈了。 第一招是装修了后门,说是后门,但因为紧邻商业街和麦当劳,所以客流比北门广场上来的客人要多。刘哥真是抓住了主要矛盾,这个工程花了三四万元,这种额度的花费是我根本不敢设想的。 第二招是通过地方关系把北广场外临街的广告牌隔三差五地削去了一半儿,虽然也花了一些钱,但达到了露出门店的目的,让主干道上南来北往的车流和客流都能直接看到门店了,这就有效地宣传了自己。 第三招是通过公司广告宣传,招徕客流,同时狠抓成交率,提高服务质量,再用良好的口碑招徕回头客。 简单三招,他使六里桥扭亏为盈,我们认为天大的难事儿,在他干起来是那么的轻松!这之后不久,公司又任命他为洋桥店店长(排名第三的大店),刘哥成为D公司历史上第一位“一马双跨”的店长——实在佩服刘老前辈! 那时候我在西库当经理,到现在我还记得刘哥在那天下午打来的电话,他说六里桥店盈利了,他向关心六里桥发展同事和朋友通报一下。虽然只是几句话,但言语中充满了骄傲,这使我对他愈加的佩服! 第二位佩服的店长是张军,也是公司的老资历。 张军统帅的店是呼家楼(店)。开张之后,销售正常回落,张军一上任,他先调整了几个部门经理,之后,“咣、咣、咣”,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方法,呼家楼店就扭亏为盈了,本来落后的门店变成了公司响当当的第四,玉、马、洋、呼(玉泉路、马甸、洋桥、呼家楼)的口碑名扬北京城。 之后,我常常不忘在各种场合伺机向张军请教把门店扭亏为盈的方法,他总是回避不说,也不知他是谦虚还是低调,他总是非常平静地说“没什么,命好”。 我才不相信他的“命好”,但我确实想不透,他到底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2005年下半年,张军在双井店任店长,我在不远处的团结湖。那时候团结湖刚开张,销售回落到了正常的状态,凑巧的是,双井销售蒸蒸日上,我们和他的销售不相上下,每到月末,两个店都要争公司第十二这个排名,但无论每月是我领先于他、还是他领先于我,到一号一看,他总能超过我,这令我觉得很不可思议。 有一次,我们超了他将近十万流水额,我想,这回你该认输了吧?第二天,一看电脑,人家又超了我们一点儿!一天销售十几万,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这着实让我领教了老江湖的厉害!这个游戏我们玩了几个月,之后,张军升官了,他被调到公司,我们团结湖顺利地进入公司的前十名,每月超过双井是根本不在话下。我很留恋那段时光,我真想和他再比划比划! 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他那业绩无人可敌!李力是2001年来的,好像是名牌大学的什么精密数据系的。那时候,老板在社会上招了好多中、高级干部,他们的到来对D公司“老人”的地位形成了一定地冲击,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对他们不服气,所以都保持观望的态度。 李力作风凌厉,他一来先干了一件大事,就是改造老牌门店玉泉路,很多人对这件事儿很不看好,认为是他瞎折腾,好多人躲得远远的,没想到,他竟然干成了,那装修的效果,实在是好! 李力干的最惊天动地的业绩是让中塔店扭亏为盈,这个业绩让D公司里面众多老资历都认识并接受了他! 2000年,老板以超人的眼光租下了中塔店(中央电视塔),定位于百货和电器,但开张之后效果极差,前途令人担忧。李力和他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通过门店改造和举行大型促销活动,力挽狂澜,一举使中塔店扭亏为盈,创造了了不起的业绩!到现在,中塔店不仅是北京家电行业的第一大店,也是中国家电行业单店面积最大、营业额最高的门店,它已经变成了中国家电行业名副其实的一个标杆!北京家电圈儿没有不知道中塔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当年的中塔是超级亏损的。 我自问干不出李力这样的业绩,所以更加佩服他!后来在发展部、在杭州、在青岛、在山西,我变成了他的下属,听从他直接领导,我对他很尊敬,同样,在很多事情上,他也能替我仗义执言。
我和老石打交道不多,当年他主政过蒋宅口,那个店很难很难,但他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在D公司流传的蒋宅口的故事是,为卖出这个店的第一台等离子,他亲自和顾客推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顾客的多项条件,最终达成销售,按他的话来说,“都快要给客人揉腰了”。 2004年我在友谊当店长,他是公司摄照部经理。2005年4月,他是青岛总指挥,我是他的手下。后来他当上了公司连锁发展部总监,而我就在祖国各地四方游走。2005年年末,公司外阜开店遇上了人员不足的问题,石总在一次电话沟通中跟我说,“好多事儿,只能靠你们了”。 2006年,公司开了立水桥,开业之后销售差得一塌糊涂,据说顾客想进店都找不着门儿。我没有去过立水桥,不知道具体状况,但据说当时的情况是,顾客想进我们门店的门,必须先从S公司的门口经过,这就使我们很被动。老实说,若是把这样的门店交给我,我是不敢接的,然而石国锋接了,足见老石胆色超群。 接了立水桥之后,他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把空余的卖场填满柜台,这需要厂家的支持,还有就是稳定人心,最大限度地补齐和留住厂家的促销员,这项简单的工作在当时的那个门店是一件很难的事儿。那时候,很多品牌都没有出样,员工销售都是按着厂家彩页和说明书卖的。 几个月后,立水桥报喜,销售渐有起色!石国锋发挥所长,用自己的关系谋求了厂家支持,丰富了很多不可或缺的品牌。据说有一次,为了一个按摩椅,石店长亲自开车去别的店去调货,用的是店长自家的车,精神可嘉啊! 之后,喜讯一个接着一个,最后,立水桥店扭亏为盈,销售排名直线增长。 还有一个兄弟也经历过扭亏为盈,他是李克华。2006年,公司拉出了几大亏损店,安排人员竞岗去扭亏为盈,规矩是在岗的有工资、没奖金,达成目标后恢复原级别,同时奖金补发。克华上任的那个店很邪气,虽然也是“金角银边”,门口客流众多,超市、银行、公交车站一应俱全,但就是没有人进店。李店长很谦虚,不耻下问,多方寻找出路。为了吸引客流,他干了三件事, 一是摆平了城管,做到能够天天升拱门,招揽客人; 二是自己筹措资源,天天搞抽奖; 三是听从上级指点,注重最淡的星期一到星期三,做到了周间不淡,周末添彩儿,老实说,做到这一点实在不容易; 公司里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高人,他们可能学历不同,脾气秉性各异,但他们每个人都像是一个钻石,各个发挥着璀璨的光芒!虽然也有“缴学费”的时候,但是,他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实战技能。 2007年3月15日,我奉命调到远洋山水,指令是双重的:不但要扭亏为盈,而且年流水要达到玉泉路的份额。远洋山水开了将近两年,一直都在赔钱,这里养了一大群郁郁不得志的老经理,他们憋了两年,过着混混沌沌的日子,心里都憋着一股奋发图强的劲儿。 我学习刘宝林,进行最初的销售分析,弄完日期类别弄部门类别,不亦乐乎! 之后,我从企业文化入手,搞了一次跳绳比赛,设了一点儿奖品,全店上下兴奋了一下,接着,迎来了艰苦的全店装修,旧展台全部拉走,整体形象焕然一新。之后,报广宣传、开张活动、促销满赠……大家齐心协力,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夜市卖了一百多万,开张当天卖了四百多万,紧接着就是“五一”大促销,那场面火爆异常,令人兴奋!后来我的电工告诉我,以前说自己是远洋山水的都觉得低人一等,现在扬眉吐气! 从3月15日上任到扭亏为盈,我们仅仅用了42天!辛苦的付出有了回报,那一年,我们卖了1.66亿元! 从业多年,让我认识了很多出色的店长,但是在扭亏为盈这一项上,我佩服上述这四位。不知道此生能否再玩儿一次扭亏为盈,我们常说“尽人力、听天命”!我们也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