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苏宁精品店和一个店长的成长 | ||||||
| 作者:陈书琪;出处:《店长》2011年6月号 总第34期 | ||||||
|
||||||
|
精品店是苏宁电器在门店经营模式上的突破和创新,在商品选择上的重新定位以及对目标消费群体的细分。 “苏宁传统门店的目标客户是所有消费者,销售的产品是各种品牌中高低端的各种产品,但是金光华精品店的定位不一样,它的诞生是为了满足收入较高的金领、白领等高消费人群更高的消费需求。”金光华店店长徐加春这样解释精品店出现的意义。 金光华店约2000平米,其中3C类、配件类、彩电类产品面积占80%,店内所销售的产品一般为各品牌的高端产品,但为让顾客有更多选择,也囊括了市场上的畅销产品。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金光华店已为苏宁精品店这一新模式的运作探索出了成功的榜样。 解决精品店的盈利难题 当徐加春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和金光华精品店出现在众人眼前时,吸引了业内诸多目光。同业者都积极参观、学习这个全新的门店经营模式,并对这个创新模式表示认同。但是,众看客在肯定和学习这一模式之余,对这个新模式的未来有所怀疑的人不在少数:一个成本如此之高的门店,要如何获得盈利呢?这是众人心中最大的一个问题。 金光华店位于深圳高端Shopping Mall——金光华商场负二楼,地处深圳罗湖商业区,靠近罗湖火车站,毗邻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伴随而来的是高额的店面租金。另外,在人员雇佣方面,和传统门店不同的是,金光华店的所有员工均为门店独自聘请,而非厂商、品牌商促销员,人力资源费用直逼租金,成为门店的第二大成本。两座成本大山重重地压在徐加春和他的团队身上。 “对于商家来说,一个店做得好不好,不只是你的门店漂亮、你的顾客喜欢那么简单,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盈利。很多同业者在与我们沟通的时候都会提到如何盈利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开业以来一直比较重视和担心的一个问题。”徐加春坦言开业之时的担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徐加春在公司的帮助下,带领团队做了很多努力。鉴于金光华店特殊的经营模式和人员配置,公司首先要求徐加春和他的团队提升个人经营能力,并且安排了许多培训课程供员工学习,同时联系厂商、品牌商来为他们讲解产品的各方面性能,分析产品发展趋势,让他们更加深入了解行业和产品。 除此之外,在销售技巧上,针对3C产品销量好但利润低的特点,徐加春提出了“以3C产品带动配件”的销售模式。“3C产品卖得非常好,但利润较低,不过,不能为了利润而‘轻3C重传统’。3C产品的配件往往利润较大,如果能够通过销售3C产品来带动配件的销售,那么既能提升销售量,又能有效获得盈利,两全其美。” 打造一支“精品”团队 除去如何盈利这个问题,如何调整员工心态、加强团队的凝聚力也是徐加春面临的另一个大问题。“因为是新的模式,无法预见以后的状况,员工也没有建立信心的基础,所以调整员工心态、加强团队凝聚力对我们这个团队来说尤为重要。” 在开业前,徐加春组织所有员工进行了一次为期一星期的封闭式训练(家电连锁业的一线员工极少有接受类似培训的机会)。训练以凝聚团队为目标,同时渗透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军训、阿童木训练、徒步拉练等等。 其中60公里的徒步拉练让徐加春和他的员工们记忆犹新。“有一名员工没有信心走完60公里,心生怯意,我告诉他,拉练的意义不在于折磨大家,而在于让大家学会突破自己;有一名员工在训练前韧带挫伤,但坚持要参加,我告诉他,公司要为你们的安全负责,你不能参加;有一些女员工军训后脚上就起了水泡,拉练过程中水泡被戳破了也忍痛坚持下去;到最后,有一两个员工体力透支,在我一再要求下才不情不愿上了一直尾随我们的护理车。”回想起那趟拉练,徐加春感触颇深,声音也变得激动了许多。 拉练结束后,员工们发现自己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整个团队也真正“拧成了一根绳”,这段难得的经历成了金光华店员工们集体的记忆,强大的团队让员工们对门店也更有信心了。 两段经历的铺垫和积累 担任店长一年多以来,徐加春能够管理好门店和团队,不仅靠他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摸索,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他成为店长之前所担任过的两个岗位。“如果没有之前的两段从业经历,我想我会成为一个销售型的店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关注销售之余,更加关注我们的产品、服务和管理。” 2007年,徐加春进入苏宁公司,担任电脑采购主管。电脑采购主管一职,让徐加春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了解品,随着对行业了解的不断深入,他对市场上各个品牌的运作有了深刻的认识。“我发现,在运作一个品牌的时候,如果你有好的思路和想法,公司方面会大力支持,所以,当我接手金光华店的时候,我就将对品牌运作的了解运用到了门店经营上,如果门店经营的思路和方向正确,公司也一样会给予我大力的支持。” 2008年底,徐加春调任深圳大区供管部负责人,开始带领一个小团队,这让一直比较关注品牌运作的徐加春开始接触团队和人员的管理。“小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当团队讨论一些事情的时候,虽然大家的出发点相同,但是提出的意见和想法往往不同,成员之间要不断沟通、分析,最终达成共识,为结果而服务。”在和团队成员的不断磨合过程中,徐加春意识到打造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团队的重要性。 一个小团队如此,何况金光华店上下七八十人的大团队呢?正是因为对团队建设有着准确的认识,才有了金光华店全体员工开业前的一星期封闭式训练。 不只是学会了团队的打造,在任职供管部负责人期间,徐加春了解到产品不光是前台的销售,同时涉及后台库存的管理以及风险的控制,所以在任职金光华店的店长之后,他非常重视门店经营的库存问题。 “金光华店作为精品店,处在深圳繁华地段,所以门店面积和库容量都有一定的限制。我们整个金光华店的库存只够门店4天的周转,即使有附近的兄弟门店帮我们缓和库存紧张的情况,但因门店库存周转速度太快,还是存在很大的风险。为了更好的保证库存,我要求库存管理人员密切注意库存的情况,并且坚持做到一周补货两次。就目前看来,还是控制得很好的。” 现在,在同业者的眼里,对金光华店多了肯定少了怀疑;在员工心里,对门店多了期待少了猜测;而在徐加春自己的心里,对门店的未来则多了信心少了茫然。 2010年,门店营业额与老店同期相比,增长了一倍,扣除昂贵的租金成本、人力成本和门店设计费用,仍然做到了盈利。“担任店长一年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事要有信心,少说多做、脚踏实地,把事情落到实处才是最重要的”,徐加春说,在未来的这一年里,要继续提升门店商品出样能力,并尝试去做“配送安装一条龙”服务,以确保2011年销售额提升30%的目标,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