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井正的“店长经”
作者:刘军元;出处:《店长》2011年6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场景1:某个下雨天,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来到店里,孩子突然生病,母亲想借店里的电话用下。店长以公司规定店里的电话不能打私人电话为由,拒绝了这位母亲的要求。几天后,总部接到孩子父亲的投诉电话,一顿臭骂:什么狗屁经营方针,简直没有“人味”!

  场景2:某公司店长月度例会,有人谈到在门店遇到的一些细小事情,提出:“希望这个能够写进手册”、“手册里没有,不知道该怎么做”等。

  场景1店长的行为,已经违反了企业的基本道德常识,也就是说,绝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必须按员工手册来判断执行,超出手册范围的,首先应该依据“做人的常识”来做判断。员工手册规定的只是些原则性的内容,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低标准线。身处一线卖场做生意,必须自己想,自己判断。

  员工丧失了自主判断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究竟谁之错?场景2里的例会反馈也说明,大多数人觉得,比起自作主张做事情,似乎还是遵循总部的方针,按照手册办事来得更稳妥些,结果自然也是能够预料到的:墨守成规、僵化而缺乏活力。即使是非常有能力的人,在这种按部就班、一切服从员工手册和总部指令的氛围中工作,也会逐渐丧失对工作的热情。

  如要改变,从制度层面必须改变总部一贯居高临下、单方面发号施令的做法。店铺和总部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双向对等关系;在做生意方面,门店是主角,总部是处于支持地位的配角。

  1998年7月,日本优衣库(UNIQLO)公司调整总部组织架构,全国分14个大区,设大区经理各一名;大区之下每个地区设地区主管,管理若干门店,形成对门店的全力支持。然后于1999年2月推出“超级明星(SS)店长”制度,经总裁面试后确定16名首批人员名单,赋予以下权力:根据当地门店的地理位置、客源层次,自行调整和决定订货量,可以自我决定商品陈列、店铺运营模式、广告宣传单印制等。地区经理变为“主管”,对店长予以协助,建议和支持。同时奖金与绩效挂钩,奖金标准从0到最高的3000万日元,拿多拿少,完全取决于店长自己努力。之后,超级明星店长达到40人,企业业绩大幅提高。

  遵守最低限度的公司经营原则,其他一切由店长自己裁决,店长用自己的思想和方法来经营店铺,像“一个独立自尊的生意人”,这场柳井正主导的优衣库“ABC”运动,无疑是对以往所有经营模式的一次彻底的革命,颠覆传统的低效率低收入的零售业形象,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率、高收入的“低科技企业”。

  柳井正赋予“店长”新的定义:“在门店这样一个工作场所,运用你的能力,增加附加值。”这样的改变,就需要店长们始终站在生意场的最前线,具备敏锐的商业头脑,造就“脑力劳动者”。经营活动从以总部为主导到以门店为中心,店长俨然成为了公司的主角、店铺的最高经营责任人,在此之下,自律、自立越发显得重要。

  优秀的店长永远是稀缺的少数。成为出类拔萃的店长需要经年累月,即便八成熟,那也至少要2-3年的历练。所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管理培训生的招募、新老传帮带、储备店长计划、机制创新势在必行。

  实质上讲,门店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具有自主性的独立体。柳井正说,店长应该是公司员工职务级别的终极目标,并非短期和过渡行为。店长必须是最高职位,如果能够胜任全部工作,收入就应该高过在总部的人。

  所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店长,理应获得鲜花与掌声。店长是生意场上的真正经营者。不采用“店长是公司主角”的管理机制,零售业就很难繁荣。

链接:


  

  柳井正何许人也,《福布斯》排行榜2009-2010年日本首富,日本零售服装业巨头,开创日本第一休闲服装品牌优衣库(UNIQLO),本文相关内容,摘引于其自传《一胜九败:优衣库风靡全球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