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增资控股Laox 打响渠道保卫战
作者:;出处:《店长》2011年7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6月28日,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宁集团(下均简称“苏宁")宣布已正式认购日本Laox公司定向增发股票,以51%、14.3%的持股比例,分别成为后者第一和第二大股东。苏宁方面还透露,已在南京成立Laox中国总部,未来五年将以覆盖家居、动漫、手表、乐器、模型、休闲食品等品类乐购仕生活广场(Laox Life)在中国25个城市进行扩张。生活广场数量将达150家。

  缘何苏宁要持续加码这家在日本一度走向式微的零售商?苏宁国际化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苏宁需要更为丰富的‘内容供应商’来填补渠道的迅速扩容。”一位市场观察人士表示。从早年成为批发百货店的挑衅者,如今苏宁电器却同样受到了在线新锐们的挑战。阿里巴巴正在实体化网店、京东商城的低价策略分流着年轻消费者、收缩实体店的百思买则放言可能进军在线。虚和实在今天的零售市场不再界限分明。

  “厂商与品牌面对任何以先进之名登场的新渠道都已经丧失了安全感。通路制衡品牌的力量开始转移到消费者手里。”

  然而苏宁能否撬动下一个十年的增长引擎,在变局中成功打响渠道、利润的保卫战?

  Laox的奥秘

  “真正从产业制造链上来看,浦东远东店销售的乐器中只有20%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进口。”苏宁电器上海副总经理朱家桂于2011年6月28日晚告诉网易财经。

  远东店是苏宁集团在上海罕见的自建店,斥资近6亿。也是苏宁电器在上海首家售卖乐器及音乐服务的“创新店”。这些产品资源大部分来自苏宁电器收购的日本电器零售商Laox公司。

  朱家桂认为,自建加业务创新已经形成极大优势。“远东店的单店成长性表现异常突出。”未经苏宁公司证实的数据称,苏宁总部所在的长宁旗舰店和远东店的营业额早在2009年占据上海苏宁20%的比例之高。

  不过,这一切远远不是苏宁的终极目标。

  6月28日,苏宁电器和苏宁集团宣布已正式认购日本Laox公司定向增发股票,以51%、14.3%的持股比例,分别成为Laox公司的第一和第二大股东。苏宁方面还透露,已在南京成立Laox中国总部,未来五年有望在中国25个城市开设150家乐购仕生活广场(Laox Life)。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为民曾接受访问时承认,Laox从大品牌商角度来看,和苏宁现有的品牌重合度很高,之所以大举收购的目的究竟何在?

  真正的奥秘也许可以从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百思买、和有意在华扩展的日本零售巨鳄山田电机身上看到端倪。尽管百思买在华实体店遭遇滑铁卢,但其吸引中国的供应商们纳入百思买的全球供应商体系,利用规模化采购带来的利润空间始终未曾改变。“这几乎也是百思买网络遍布全球,与全球供应商进行谈判的最主要隐形推手。”一位前百思买内部人士曾告诉网易财经。“

  孙为民也承认,“和日本市场相比,Laox从产品丰富度上来说远远超过国内市场。此项交易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苏宁电器在国内的经营创新,为苏宁国内产品转型搭建一个交流平台。”

  不过孙也强调,Laox的系列子品牌未来会引入中国,不过绝对不是照搬。毕竟中国消费者并不熟悉它们。”

  “我们为什么要走到海外,一定要打破壁垒,现在非常多所谓的‘全进口’,95%都是在国内生产的。我们通过这样的并购以解决产业链上的问题。不仅可以借力外部的供应商给国内渠道提供差异化的品类,国内的产品也可以有自己的品牌输出出去,这样,议价能力就完全不一样。”朱家桂表示。

  电商的挑战

  LaoxLife进入中国的背后,有一个苏宁不得不承认的严峻现实----从早年成为批发百货店的挑衅者,如今苏宁电器却同样受到了在线新锐们的挑战。阿里巴巴正在实体化网店、京东商城的低价策略分流着年轻消费者、收缩实体店的百思买则放言可能进军在线。虚和实在今天的零售市场不再界限分明。苏宁电器如何撬动下一个十年的增长引擎?

  苏宁希望通过产品线更为丰富的在线易购平台消弭来自新兴竞争者们的资源抢占。

  不过一切还有待时日。

  尽管迅速跻身中国家电3C电子商务市场前列,但苏宁易购上线一年后的数据并不具备吸引力----年销售规模达20亿元,日流量最高突破1000万,和苏宁实体门店的“巨头气质”相去甚远。即便是B2C新贵京东商城,2010年的销售规模也激增到了102亿。

  苏宁抛出的规划则是:2020年计划6800亿,其中电商3000亿,海外占比15%,线下2700亿,当前1000多亿,年复合增长率个位数。“传统零售商仍然以其特有方式展示电商的潜力。”一位苏宁观察人士在微博上写道。当当网CEO李国庆甚至不吝在微博上略带挑衅地称苏宁电器宣称的规划正在重演电子商务行业里“画饼吹牛”-----竞争日益尖锐化毋庸置疑。

  “苏宁需要更为丰富的‘内容供应商’来填补渠道的迅速扩容。”一位市场观察人士表示。“厂商与品牌面对任何以先进之名登场的新渠道都已经丧失了安全感。通路制衡品牌的力量开始转移到消费者手里。”

  在线交易会产生比实体店更大量的物流配送需求,并且是双向的。消费者若在实体店购买小数码产品时是不需要配送的,直接拿了就走,这些产品一旦上线,无疑使购买段的物流配送也增加了压力。

  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服务总部物流基地发展中心负责王长林曾于2010年表示,苏宁在线商城所有的配送都是由苏宁自有的物流配送中心来完成。这位目前担任物流基地发展中心的总负责也同时兼任苏宁投资开发中心的负责,终日在全国各地寻找合适的仓储基地。

  根据苏宁的三年规划,2009年-2011年苏宁仅区域性物流基地就将完成60座。“所以杭州的消费者,在苏宁易购网上选择完商品之后,除了从上海到杭州之类的的跨区运输,我们可能会选择第三方物流,在杭州区域内,包括最后一公里全部将由苏宁自有的后台运输体系来完成。”王长林表示。

  张近东在近年来参加的两会中也多次提到了物流基地的建设。今年更是以长达七条之多的建议特别强调了流通体系的重要性。

  “这也是苏宁为何会在近年来大力打造后台物流网络的投资。因为新的渠道必然要改变旧的体系。这是一个布局庞大的准备期。”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转型铺路

  为了应对挑战,更多类似的“铺路”早已开始。

  自2007年以来,苏宁电器陆续发出公告为旗下采购部及门店等变更其经营范围。2007年8月,苏宁电器为北京采购中心修改了经营范围,2009年年报中,公司又通过《关于增加公司经营范围的议案》:许可经营项目增加“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销售”、一般经营项目增加“非学历技能培训、乐器销售”。

  与此同时,苏宁电器的母公司苏宁电器集团也在2009年之后开始提速自建门店的步伐。2009年一年里,无锡、威海、连云港、南京四地的苏宁广场、苏宁电器广场相继开工。苏宁广场区别于苏宁电器广场将成为一个销售范围更广泛的综合型零售业态。并且,苏宁对此的扩张态度极为“激进”。

  “威海苏宁电器广场从开始施工到开业,耗时不到1年。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DTZ戴德梁行商铺部董事张家鹏曾在接受媒体访问时称。

  “这也是一个资源共享的问题。”朱家桂告诉网易财经,“目前,由苏宁集团旗下苏宁置业主导开发的商业地产产品主要包括苏宁电器广场和苏宁广场两种。全国包括无锡、镇江、南京、徐州、淮阴、成都、青岛、福州已经拥有几十个项目。”据其透露,在2011年年年初的内部工作会议上,包括工业物流项目在内的商业项目将达50个之多。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通过租赁形式的零售业态在中国不可持续,哪怕我们签了十年约,那十年之后怎么办?”朱家桂说,“自建店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划,同时也可以消化不断上涨的租金风险,这是集团、苏宁置业围绕零售主业所做的投资。”

  “目前来看,苏宁广场和苏宁电器广场两个产品已经非常成熟,未来乐购仕生活广场品牌要与他们做对接都非常容易。”

  在自建门店网络和物流体系尚未布局完成以前,选择在苏宁实体网络的大树下“乘凉”,直到苏宁电器决定该把更多的消费者导向哪个渠道时,一定是更好的选择。

  作为90年代中国资本市场上最为成功的中小板企业,苏宁在下一个十年是否会依旧成为最大赢家?“传统不传统,不在于做什么领域,不是说卖大蒜就是传统,关键是以什么方式,以什么工具,什么通道。”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意味深长地说。

  (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胡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