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四种难沟通的人
作者:;出处:《店长》2011年7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事先思考对方通常会如何响应,以及交谈将会如何进行,绝对有助于沟通。记住,难以处理的并非人本身,而是他们的“行为”。

  我们都知道,应该要像个理性的成人一般讨论问题。但是当问题实在太过棘手,比如主管随意的讽刺或批评愈来愈无法忍受,或者和父母始终无法达到共识,沟通总是容易转变成争执与口角。

  难处理的不是人,而是行为

  心理学家安.狄克森(Anne Dickson)指出,人们通常只想着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并用自己的方式开启对话,却没有考虑到这些论点将会如何被听者接收,以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状况。

  因此狄克森建议,沟通时不妨试着表现出你的弱点。“你可以说,『和你讨论这个问题真的让我感到非常焦虑,但那是因为这对我很重要,』”狄克森举例说明,这样不但可以缓和气氛,让对方有更多时间思考真正的问题,也较能以理性的态度响应。

  事先思考对方通常会如何响应,以及交谈将会如何进行,绝对有助于沟通。记住,难以处理的并非人本身,而是他们的“行为”。

  当你意识到这个重点,就可轻易归纳对方的行为模式:每次当你谈起某一话题,对方就会开始哭泣,或者拒绝和你对话。这样的可预测性,可让你事先模拟双方对话的进行,也就能帮你掌控沟通的结果。

  训练“自律肌肉”,加强情绪控制

  除了思考对方的问题,你也有责任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妨想一想,对方的响应将如何影响你,你又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你可以事先问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可以让情况好转?哪些问题可以问/可以不问?现在生气,是否能在接下来的20分钟里有任何帮助?如果我这么做了,解决问题的机率有多大?尝试保持“未来式”的心智模式,对于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研究也显示,平时训练你的“自律肌肉”,比如控制姿势、心情,或建立自己的饮食纪录,都可以改善压力状态下的情绪控制能力。

  你必须学习辨认某些征兆,以判断自己或对方是否快要失去控制,并适时结束交谈。毕竟,你很难单靠一次沟通就能解决棘手的问题,适时地走开,等双方冷静下来再做沟通,进行渐进式的改善,会是更成熟的作法。

  知己知彼,见招拆招

  谈判专家道格拉斯.史东(Douglas Stone)指出,有些人会发现,自己总是不善于和某种个性的人互动。“发现某种人特别难以相处,或许是因为他们恰好符合自己的某个弱点,”史东解释。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唯一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的响应。史东表示,“无论和谁交谈,即使是个疯狂的绑匪,只要了解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他们真正想要的,而你又尝试提供某些他们想要的东西,就有谈判的空间。”

  不过,面对不同类型的人,方式也要有所调整:

  1情绪崩溃型。最常发生的状况是,每当你尝试沟通,对方就要眼泪决堤。这时不妨邀请他出去散步走走,在公共场合里对方较能控制情绪,藉由肩并肩、而非面对面的方式,也可以缓和彼此某些权力不对等(比如上司下属或父子)的关系。

  2拒绝沟通型。当你尝试沟通时,对方便拒绝对话。这显示你们的关系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建议先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开始改善气氛。要进入较严肃的话题时,可使用较婉转的开头,如“我非常需要你的意见,有空可以聊一聊吗?”

  3躁进挑衅型。遇到这类型的人,可以用不同的话题来配合、满足他们的挑衅。举例来说,当对方大声咆啸,“我真不敢相信你又用结婚成家的话题来给我压力!”你可以回答,“我知道,但更不公平的是,我年纪也愈来愈大了!”

  4野蛮威胁型。史东表示,当你遇到习惯威胁恐吓的人,最好的处理方式是走向他们,勇敢地说,“每次当你不高兴时,就威胁我们的关系,这是不合理的。如果你真的在意,就让我们直接讨论问题本身。告诉我,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结果?”

  沟通时多点耐心与细心,许多的误会便不会发生。

  (本文来源:天下 编译:陈孟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