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市如何开展市调工作 | ||||||
| 作者:魏娟;出处:《店长》2011年8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在零售行业,消费者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核心,抓住了消费者也就抓住了市场份额。那么,如何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知道其购物习惯,并最大程度地满足其购物需求呢?本文尝试立足在消费者的基础上,谈谈如何开展超市的市调工作。 了解消费者的途径 了解消费者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有数据支撑的购物篮分析法,二是通过访谈的问卷调查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 购物篮分析法:针对已经完成购物的消费者,了解他们都买了些什么商品。优点:可从系统提取相关商品销售数据,准确性高;缺点:只反应现有商品结构的组合状况,不能了解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的方式,在统计各项选项中了解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购物需求。优点:不仅能了解消费者已有的购物习惯,通过沟通交流能掌握顾客的潜在需求,并且问卷设计灵活,能针对性地了解我们需要的信息;缺点:不论是问卷题目的设计、问卷选项的拟定,还是市调过程中的沟通,都由人来完成的,因此人的主观判断有可能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市调范围的确定 门店在市调实操中经常出现的误区是,以为市调等同于消费者调查,拿一份通用的市调表在超外大街上让顾客填,且往往没有明确的市调对象和市调目的,没有理解市调的核心是沟通。 零售的“四维动态”理论告诉我们,除零售商自己及供应商外,市场环境、竞争店和消费者都是我们开展市调的对象。 一、开业前对商圈、竞争店(侧重于基本情况)和消费者进行调研 商圈调查:了解拟开店所在商圈的居民区、公交线路、企事业单位分布等构成。 竞争店调查:侧重于了解竞争店的基本信息,如地址、面积、核心经营品类、促销推广方式等。 消费者:侧重了解消费者的基本信息资料、购物习惯及对当前购物场所的评价。 二、开业后对超内消费者、超外消费者和竞争店(侧重于商品)进行调研 超内消费者调查:立足于在卖场购物的顾客,通过询问了解其基本信息资料、客源分布区域以及对门店布局陈列、商品、服务等的评价。 超外消费者调查:锁定市调区域(一是根据超内市调结果确定应到卖场而实际未到的区域;二是门店希望辐射的区域),了解顾客未到卖场的原因。 竞争店:以商品为出发点,了解竞争店的品类构成、商品价格带分布、SKU数量、品牌构成、堆端陈列商品数等。 市调过程中必须抓好的核心控制点 一、问卷调查前 1. 明确和清晰市调目的。 在进行市调前,必须首先明确市调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市调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然后再进行问卷设计。 2.问卷设计要具备有效性及针对性。 不同的市调目的应有不同的问卷,在设计问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逻辑性:结构合理、逻辑性强,问题的排列一般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具体后抽象。 通俗性:问卷应通俗易懂,使应答者一目了然,并愿意如实回答。 合理性:控制问卷的长度,回答问卷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卷长一般以2张A4纸为限。 易于整理性:便于后期资料的校验、整理、统计和分析。 3.调研人员的选择。 对于问卷人员的选择,强调三点:首先,需面善,亲和力强;其次,沟通能力强;第三、工作认真负责。其中,沟通能力强是重点和核心。 4. 培训调研人员;核心问题的讲解是重点。 对市调人员的培训非常重要,我们开展市调的人员对市调内容必须非常熟悉,知道哪些内容是此次市调的核心,并且根据顾客回答的答案对某些问题要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要求市调人员要有随时记录顾客建议的习惯。 5.调研人员的着装及用语规范。 着装:统一着超市工装,并且配戴超市市调工作牌,首先要取信于消费者。 用语规范:所有调查员必须使用统一规范的市调用语,包括开场白、市调过程中用语及结束语三部分。在市调过程中谈吐要得体,为顾客讲解某道题时要清晰明了。市调人员在市调中应避免吃过于辛辣的食物,同时市调工作组应准备口香糖。 6. 准备恰当的问卷赠品。 赠品的品类选择,如香皂、方巾、抽纸或新品等;或者是带超市特征的商品,如自有品牌商品或带超市LOGO的商品。 至于赠品的价值,可根据市调内容的多少来定,若市调内容较多赠品的价值则较高,若问题较少赠品的价值可相对较低(赠品可通过供应商资源获取)。 7. 准备市调相关物品。 开展市调工作应准备以下物品:问卷调查表、桌子凳子、笔、笔记本、赠品、市调工作牌、矿泉水、口香糖等。 二、问卷调查中 1. 根据目标客群选择市调的样本。 问卷样本范围的确定是确保调查是否有效的基础,下面从市调样本、市调时间、市调地点三个方面来谈如何确定样本范围。 1)市调样本的确定。综合考虑以下两个因素:当地购物人群的基本情况(确定男女占比);当地人群的购买能力及门店现有的客群构成比例(确定年轻人、中老年人等的比例)。 2)市调时间及时段的选择。工作日与周末都可以考虑,一般会选择在周四至周六进行,涵盖工作日及周末,以加强调查结果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市调的时间段,则根据门店客流的实际情况划分。 3)市调地点的确定。针对已经开业的门店,市调地点应同时考虑超市内及超市外,将目标顾客、潜在顾客均纳入调查范围。 超市内市调:设立在收银台外,可对到店的成交顾客进行最大范围的调查。 超市外市调:在超市内市调的基础上,了解客源分布的地理位置,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超市外核心和重点区域进行市调。核心区域即根据地理位置及交通,应到却未到(或少到)门店购物的客群所在区域,重点了解该区域客群未到(或少到)店的理由;重点区域指门店希望辐射的区域,重点了解该区域客群的购物需求及消费习惯。 2.加强沟通。 在调查中,达到有效的沟通需做到以下几点: 1)让目标对象愿意接受调查。 目标对象是否愿意接受调查,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给人的印象,为了让目标对象感到亲切,拉近彼此的距离,我们要做到:亲切的微笑;礼貌的用语;询问、商量的语气;适当的语速及音量;诚恳的态度。 2)调查过程中的沟通技巧。 目标对象愿意接受调查后,如何从被调查者口中获得需要的信息就成了关键。此时,我们要把握问卷的核心问题,循循善诱地将问题分析透彻,同时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应懂得适当地放弃,避免造成被调查者的反感。 核心问题一方面包括:我们门店的价格形象、顾客选择竞争对手的理由、我们做得不够好的方面等;另一方面包括被调查者感兴趣的话题,通过与被调查者的沟通,深度挖掘,了解其情况及需求,发现我们调查中或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调整,从而使调查更具有完整性和科学性。 市调中应懂得放弃。市调过程中,在目标对象不愿意接受调查时,我们应尊重对方的选择,若碰到以下三种情况,我们应懂得放弃:目标对象不愿意接受调查、被调查者由于个人原因要求中止接受调查、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个别问题等。 三、问卷调查后 1.问卷数据的有效统计。 使用正确的统计工具和统计方法。市调前,根据问卷文本设计数据统计表格,一要与问卷题目有一一对应关系,每一行代表一份问卷,每一栏则录入受访者对问卷上每条问题所选择的答案,每一列的同一栏必须是同一条问题的答案;二要为问卷中的“其他”项留出录入空间。市调后,将有效问卷中的各项内容逐一录入统计表,录入要准确、一致。 在分析问卷的过程中,运用EXCEL的数据透视表工具,解决了以前只能对单项问题进行分析的弊端,实现不同问题的关联分析,更了解细分客群的不同需求。 2. 交叉分析及撰写问卷报告。 问卷调查报告包括三部分:背景介绍,即门店基本情况和市调整体情况(包括目的、基本内容、简略流程);报告正文,可分为基本资料篇、商品篇和服务篇,强调多因素关联分析,而不是罗列数据;结论及建议,根据市调分析得出结论,并针对门店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