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提升无小事
作者:西安纳尔森咨询公司重庆项目组 穆晓宁;出处:《店长》2011年8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我们公司今年接了一个重庆的咨询项目,作为项目经理,我有很多感触,也在不断的总结和学习。在此,我重点讲两件事情,把其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第一件事发生在今年3月。我们在重庆的委托方(A超市),年后在经营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是因为独自经营超市的格局被打破。以前A超市是该地区最大的超市,现在全国知名的某连锁超市入驻到这里,经营一家综合性的大卖场,卖场面积8000平米,其中生鲜面积2500平米,而距离它最近的A超市门店面积只有2000平米。这家知名连锁超市的生鲜经营水平在全国是比较出名的,它的到来对A超市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竞争对手开业后,我同A超市生鲜采购经理去对方门店市调,看看是不是真有人家说得那么好。市调完后,大家更多的感受是震撼和感慨,对方生鲜区可以用摩肩接踵来形容,生鲜区通道宽、电灯亮、品种全、价格低……竞争对手的生鲜做得这么好,给A超市带来巨大的冲击,我们有什么办法来应对?

  首先,我们在思想上达成共识,认为这不是“世界末日”,而是一种机会,一种挑战。人家做得好,恰恰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身边有个这么好的学习对象,我们不要放过机会。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追上它,赶上它,超越它。为此,我们和A超市共同制定了应对措施,分析生鲜商品怎么才能做好,提出了八个字:品质、价格、卫生、服务。

       
  我们给A超市的建议是:品质要有保证,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顾客挑选生鲜商品,品质是第一位的,价格是其次的,所以我要求A超市的生鲜采购经理在采购生鲜商品时必须保证品质,品质好,价格公道,顾客就愿意买。

  有的员工总是不舍得扔掉那些变质的蔬果,觉得可惜,我们再三对A超市的各个店面强调:杜绝腐烂变质的商品出现在排面上。这样做有两个目的:第一,不要让顾客看到腐烂变质的商品,从而联想到超市的商品都不好,影响销售;第二,腐烂变质的商品不及时处理的话就会像传染病一样传染开去,致使好的商品也会出现变质。所以,要通过及时的变价处理或扔掉,保证生鲜商品的新鲜度。

  在价格上,从源头入手想办法,我们和A超市生鲜经理去蔬菜和水果基地考察,了解基地的面积、产量、品种、价格、上市时间等。用两天时间,将周边蔬果基地都跑了一遍,在田间地头上做了了解和记录,经共同商议,第二天就引进了3个单品,供货商当天下午就将蔬菜送到了门店。

  由于在基地自采,减少了运输时间和中间环节,蔬菜的品质和价格都得到极大的保证。举个例子,当天采购了菜心近100公斤,价格是1.6元/公斤,而A超市平时在重庆的采购价为2.2元/公斤。由于采购价格比较低,我们把菜心定价为1.98元/公斤,而竞争对手的价格是2.76元/公斤,菜心采购回来当天就销售一空。

  A超市第一次尝到了去基地自采的甜头:首先,我们的价格比竞争对手低许多;其次,我们做特价,但不影响毛利,真是两全其美。不过两天,这个尝试就受到各门店的普遍好评,店长们都说,菜便宜而且品质又好。许多门店因为没有预估到会这样畅销,造成了缺断货,我从他们的话里可以听出有埋怨的语气,但更多的是高兴和希望,希望继续做下去,通过这种办法来达到与强大竞争对手的抗衡,把损失掉的销售份额抢回来。

  随后,我们召开所有生鲜采购经理及采购员会议,通过给大家讲解去蔬果基地自采的意义和具体销售的实例,让大家统一认识,最后全面推行基地自采。

  两个月过后,效果显现了,来客数有了回升,3月和4月来客数是169725,5月和6月我们来客数是192139,环比上升13.20%,销售环比上升12.04%,彻底扭转了竞争对手带来的来客数下降的局面。

  虽然现在竞争对手在A超市的门店前发放DM刊,跟踪我们的生鲜价格,但是A超市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自己,让竞争对手不敢小视,这告诉我们,只要方法得当,2000平米的卖场是可以和8000平米的卖场相抗衡的,我们要在战争中学习,最后赢得战争。

  另外一件事是这样的:我们项目组的一位老师在给A超市管理人员讲解商品ABC的管理时,运用了大量的数据论证课件中的理论。上完课后,意外的困难出现了,因为大量数据查找时需要用到EXCEL表格中查找与引用功能中的VLOOKUP函数,然而大家对这个功能不了解,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我在第二天的巡店过程中,询问到昨天讲课的内容时,问个别店长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是否需要我再讲解。店长表示他不知道某个表中的数据怎么复制到另一个表中,而且顺序还不一样。我说这是在用EXCEL表格中的VLOOKUP功能汇总查找的。店长说,他们以前都是一个一个查找的,我要的TOP200报表他们快的话也需要1个多小时才能查完。于是,我恍然大悟,原来大家不会这个功能,难怪大家对做报表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之后,我又走访了几个门店,发现这是个共性问题。我又到人事部查阅了所有店长的资料,发现多数都是初中文化,电脑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很有限。

  于是,我专门花了一天时间去各家门店,把店长叫到办公室,手把手地教汇总查找的方法,自己先做几遍,然后让店长自己实际操作几回,看他操作没问题了,就去下个门店。有些店长理解慢,我就写出步骤,制成表格: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操作完成后显示器显示什么是正常的。经过一天的讲解,各家门店的店长都会使用这个功能了,都说现在方便多了,以前两个小时的工作现在两三分钟就搞定了。我问以后报表能按时交了吗?大家都说没问题,以后保证按时交。

  这个事情对我的启发是,咨询工作中的我们自认为是“小事”的事情往往是委托方管理人员中的“大事”,我们原以为这个功能大家都会用,忽略了当地店长对电脑不熟悉的实际情况,还以为店长懒,速度慢。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我们做计划要考虑充分,想到每一个细节,了解什么因素在制约着计划的落实。

  做超市要注重细节,做咨询工作同样要注重细节,考虑周全,每个环节都要连贯,只有把每个环节都做好,最终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在门店改造和提升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管理、经营方面的能力提升,也要注意人员基本素质的提升,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