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生鲜经营两大点:质量和陈列
作者:徐海峰;出处:《店长》2011年9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有一个比方是这样说的,卖场是舞台,经理是导演,商品是演员,顾客是观众;卖场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一个根本点——那就是如何引起顾客的兴趣,引起顾客的购买欲。

  首先商品的质量是根本,然后通过陈列使商品达到很高的质量表现。对于生鲜经营,更是如此,刚出炉的产品、刚采摘的蔬果、鲜活的水产对顾客就是一种有力的“诱惑”。

  生鲜经营有其特点,如保质期短、形象不易维护、灵活性大等,同时,它又具备一个更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关乎着人们的一日三餐,于是就有了生鲜做不好就会是赔钱赚吆喝、做好了就是一种强大的竞争力的说法。所以,做好生鲜不只要有方法,而且更需要经营者对此有足够的坚持和用心,“观察-调整-坚持”,这样持之以恒地去做得更好!

  店长要做好生鲜管理工作,从报货、定价、质量、陈列、控损等多方面监督到位,科长要带着员工把整个科内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到位,每名员工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公司上下要形成一种齐心一致关注生鲜、做好生鲜的氛围。

  以下分享下我在商品质量和陈列上的一些心得:

  商品质量

  一、来货上货把关

  1.配送的来货严把质量关,对于残次多、成色差、个头不均匀、卖相差等现象及时与业务经理反映解决,严重的要求退换货。

  2.坚持分级分拣无漏洞,部分商品(如根茎,尖椒等)在仓库的时候由临时工先行筛选一遍,货到卖场后,员工上货过程中坚持拾着上货,严禁倾倒,进行二次筛选。

  总体来说,来货要保证商品优良,货到仓库保证商品干净,货到卖场再次进行把关分拣,通过这三方面保证排面商品的品质。

  二、上货坚持原则

  1.严禁任何方式的野蛮工作,包括来货卸货、拉货下货、上货理货,乃至分拣分级,要求员工必须做到轻拿轻放,爱惜商品。

  2.坚持少量多次,适度陈列的原则。货上得多了,顾客翻得就多,残次的也就多了,造成了商品价值的白白流失。

  三、员工教育

  对员工七分教育三分监督,多教他商品分级的标准,培养他随手分拣的意识,拿着样品让他看,更让员工知道商品卖相和质量对销售及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四、把握库存

  1.严格按照报货表报货,保证合理报货。

  2.日清商品坚持日清,不找任何理由。

  3.循环监督库存,早上开业监督来货库存,上午十点半第一次销售高峰期后再次审查库存,下午四点再关注库存,晚上七点最后关注库存,临时调整排面,做好广播叫卖,利用晚上高峰期做好日清冲刺工作。晚上下班关注退货回收。

  把握库存的宗旨是:正常销售期间适当变价保证库存流转并最大化利用商品价值,晚上想尽一切办法做好日清。

  商品陈列

  1.坚持培养员工的陈列意识,开始可以带着员工做,让他亲眼看到做好陈列后的排面的美观整齐,让他找到陈列的自豪感,并把做好陈列当成一种成就,一种乐趣,把陈列意识放在心里。

  2.排面统一分配:排面保证整体轮廓方正、均衡,争取做到大块均等,且大块中有中块,中块中有小块,在陈列与销售匹配的前提下做到美观。

  3.坚持细节管理。所有带把的菜和瓜必须做到剪把上货;坚持去土,去泥工作不放松;坚持商品头尾方向一致的原则;坚持颜色交叉陈列原则。

  4.不追求非常的满陈列,水果类、净菜等最多放两层,整体看上去表面平齐,协调美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