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店长道场■90后店员的管理 | ||||||
| 作者:端木清言;出处:《店长》2011年12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如果店长能够训练90后懂得“以己度人,将心比心”的话,那么,会玩、会买、会说的他们,恰恰可以将商品或服务外延,让顾客“身临其境”。 日本家电量贩店经营大师得平司老师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家电量贩(连锁折扣)店是店长产业。我想,这句话是放之餐饮、各零售业态、酒店等“店铺式”经营而皆准的。 得平司老师解释说:“之所以说是店长产业,除了强调店长的重要性而外,更强调基于店员管理的人本经营。意即: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店是店长和店员的集合体,店铺立地、店铺构造、设备环境、商品组合、陈列演示、贩促策略、经营技术等,所有各项都很重要,但,都没有店长和店员重要。” 然而,当前,店员年轻化已经成为门店普遍的现象和问题。之所以说是普遍的问题,很多店长给我反馈,30岁以下年轻的店员尤其是90后店员越来越多,他们经验不足,眼高手低,家境优越,消费攀比,跳槽频繁,管理难题。 在一次店长研训课上,我问店长们:“你们有没有对90后店员进行过家庭分析?”他们的回答大多数是:“有。但不彻底。”我再问他们:“你们有没有对90后店员的教育背景进行过分析?”店长们回答:“没有。甚至没考虑过这个问题。”“那么,你们更没有对90后店员的生活方式进行过分析了?”我问。店长们用沉默代替了回答。 于是,我给出了店长的三个须知: 1.须知,90后店员的父母大多数是50后-70前,恰恰也是改革开放时代最受益的人群,这一代人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都是同类人群中最具财富的人。而,99%独生子女的90后,更是父母财富唯一的“分享者”。所以,他们每个月花的钱,比工资还多,所以他们也是iPhone 的抢“鲜”体验者。相比较70后、80后同年龄段的时期,90后更“有钱”,更懂得花大钱,更看不上“小钱”。 2.须知,90后店员,初高中时代,甚至小学时代就已经接触电脑,几乎个个都是游戏高手,网吧常客,他们获取的信息量,远远超过学校教育的内容,所以,他们更懂得“反思”,更喜欢“反对”,更习惯“反抗”。 3.须知,90后店员,比我们(70后、80后店长)更懂得享受,更懂得生活,更懂得劳逸结合。 因为从互联网获取的信息量多、新、全,90后很会“说话”;因为游戏、KTV、户外运动,他们很会玩;因为追赶潮流,不落人后,所以他们很会买。但是,因为他们大多数是爷爷奶奶心头肉,爸爸妈妈掌上珠的独生子女,所以,他们很叛逆,很自我,很小姐脾气,少爷做派。 但是,这些是90后的缺点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如果店长能够训练他们懂得“以己度人,将心比心”的话,那么,会说、会玩、会买的他们,恰恰可以将商品或服务外延,让顾客“身临其境”地说出来。 2011-2015年,消费主力军还是90前人群。但是,不用担心,因为爷爷奶奶对独苗苗的疼爱,所以他们很懂得讨老人欢心,因为爸爸妈妈对独生子女的厚爱,所以他们更懂得与父母迂回,因为70后对互联网的依赖,所以,他们与大哥哥、大姐姐的沟通,也不存在代沟。再过几年,他们的同龄人也将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团,作为90后的他们,与90后顾客的沟通,当然比我们更专业。而00后成为次消费主力的未来三年内,90后也与他们有着譬如魔兽、Apple的诸多共同话题。可以说,90后是最“跨界”的人群。 实际上,从以上我们就能找到70后、80后店长对90后店员管理的门径:针对叛逆,选择顺从,店长一定要摒弃“官=管”的思想,做到尊重至上,而不是以大(官大、年龄大)欺小;针对反对,选择沟通,店长一定要改变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尝试说明目标,解释分歧,求同存异,调整优化;针对反抗,选择冷静,遇到90后“没大没小”的大小姐、太子爷脾气,发生冲突,店长一定要“强压怒火,从容冷静”,更不要犯下当着顾客面,耍领导威风,反被店员抢白、顶撞,甚至动武的“致命错误”。 台湾店铺行销大师蔡松基老师说过:“领导为什么能力那么强?因为下属都在教他。”我想,店长从90后店员们身上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如果能有一个基于顾客立场服务的目标,一个对下属感恩的态度和一个平静温和的心态,那么,90后店员的管理便不再是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