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品店长”■这样的店长辞职吧
作者:刘军元;出处:《店长》2011年12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想成为一名优秀店长,且不论其人的性格和资质如何,至少必须具备七种能力。反之,如果缺乏这七种能力,那么无论他担任何种职务,都可以说他不具备店长的资格。

  例:近日和某门店运营总经理聊天,该兄非常感慨:正值年度预算时,一路听来,感受有二,其一,资深店长的方案四平八稳,毫无新意,对巨变的新市场感知、分析及应对不够,抱残守缺,拒绝与时俱进,其二,新店长的方案火花四射,漏洞百出,对市场新态势感知敏锐,但只会罗列,缺乏梳理,对问题分析不够,策略措施也没有聚焦问题,资深而创新的店长真的很少。

  客观地讲,预算不仅是算数,关键是编制实现这些数字的策略、计划。预算编审,通常综合了游戏规则和业务两个因素,比如,基于新目标、新形势:1.回顾问题是否全面准确?2.策略(产品、组织、客户等)是否支撑年度目标?3.内外部激励是否有效?4.具体措施是否紧扣问题?所以,不能单指责游戏规则,须知,预算编审就是给业务过堂。

  业务过堂的同时,也扒了店长们的一层皮。基本功的高低当下立显。世上本没有什么绝招(No magic,only basic.),真正资深的店长应该如阿甘一般,坚韧顽强,不断学习。

  那么,店长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也就是说,到底应该怎么思考,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才算正确呢?

  被誉为“东方德鲁克”的畠山芳雄,是日本当地首屈一指的管理大师。在其《这样的干部辞职吧》一书中提出了干部(包括店长)应该必须具备的七大能力。回归基本面,挤干泡沫经济时代的新干部论,如一束极光,照亮店长们前行的路。

  店长必备的第一种能力,是目标指向力。

  店长身处一线,负责的事情千头万绪,但应该说,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这些事。所以,意识在先,自动自发找出问题,自我设定目标。对于问题,不是去“抓住”,而是要去“制造”和“发现”。店长应该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当前问题和未来问题,还有人员问题和业绩问题,一般来说,人员问题是优先解决的课题。

  同时要从问题出发,主动去承担不容易实现的目标,敢于面对而不是逃避未曾经历的问题。动手解决,提升自我能力。在最终解决问题的时候获得自信,进而再去着手未曾经历过的问题,这就是所谓优秀店长“成长循环路线”。

  目标中必须有明确期限,必须要有一定实现的决心。同时目标必须是自己绞尽脑汁才能实现的、看似有些勉强的目标,同时还必须是慎重分析、判断了自己及下属的力量或者说整个公司资源后制定出来的。

  一旦实现了目标之后,就必须设定新的目标并开始新的奋斗。作为店长,只有永远将自己放在“过程”中才能懂得生命的意义。

  店长必备的第二种能力,是发现方法的能力。

  要具备发现方法的能力,首先就要把“做不到”、“很难办”的语言作为禁语。

  认为“做不到”,是自己陷入了省略语法成分的魔咒中。要是“用现有的方法做不到”,就放弃旧有的规则、习惯和方法,找出“和现有方法不同的方法”。要是“做不到马上开始”,就要将成果大小撇在一边,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着手实践,坚持积累,直至成功。要是“自己一个人做不到”,就赶紧考虑借助他人的力量。

  方法永远比问题多一个。发现好方法的契机,就在日常实践中。这需要店长具备独特的眼光,从那些乍看起来无关的现象中,找出事物本质,然后产生连锁反应。

  实际上,能够发现新方法,更多是长期门店历练,历尽困难的结果,承担了足够多困难的负荷(目标),自然顿生智慧。最终的方法未必要出自自己,重要的是要充分借助他人的智慧。

  从这一点来讲,店长应该是正向思维,积极主动的一类人。

  店长必备的第三种能力,是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又分为选拔人员的能力与创造有利于下属工作环境的能力。

  选拔人员的方法有许多:1.按照资历;2.经验为中心;3.培训导向;4.性格特征选拔;5.个人意愿为中心。方法各有优劣,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工作成功,“燃烧”员工的潜能。

  创造有利于下属工作的氛围同等重要:1.信任下属,必要时给予支援;2.关心适度,不要刻意束缚员工;3.根据个人能力或意愿,情景领导,避免激励过度而援助不足,或者是过度关心而呵护过度。

  店长在让下属做某件事时,必须明确“读懂”如果让他去干“会发生什么事”,相应决定自己的行动方案。下属能做的事下属做,不能做的店长要承担,店长必须自行承担困难或者大家感到棘手的事情,这是务实之本。

  店长必备的第四种能力,是传达能力。

  传达能力又分为对周围的“影响力”和“联系能力”。

  现实情况是,店长对下属的领导力,总是会被上司或同事的影响力左右,所以立场和态度很重要。要想就自己认定必要的事情说服上司,必须要顽强、彻底研讨各个细节项,确保自己的判断跨度在上司之上;不要局限个人视野,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客观判断。要想确保横向合作,必须尽早与合作伙伴联系,倾听相关意见。

  遇到需要传达信息,要马上想到联系对象,“立即”、“细致地”、与“所有的地方”联系。养成好习惯,避免错过时机。

  交流的本义在于面对面,文档或复印件的联系是最差的一种。店长要学会简明扼要的陈述,力求最短时间让对方理解。同时戒急躁,不要“看上去很忙”,以免下属推迟汇报或者遗漏信息。对于未决重要事项,把握分寸很重要。

  店长必备的第五种能力,是调动积极性的能力。

  要相信一点,下属本来就有“做事的意愿”,对于店长来说,必须要注意哪些是会损伤下属热情的恶习。

  下属不是工作的工具,所以要重新考虑下属的工作,必要时对工作重组,提升全员成就感。

  要帮助解决员工的困难,先行一步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不做裁决型或遥控型的店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统一目标,与大家一起工作。店长的责任在于要与下属密切接触,换位思考,同时打铁还需自身强,业务水平是硬道理。

  店长必备的第六种能力,是培养能力。

  这项能力的前提是不做业务刽子手,扼杀人才,更多是培养下属,给予更多业务挑战。

  培养应着眼于现有以及未来解决问题,计划要清晰明了。对新人培训不宜急躁,耐心坚持,达成条件反射;利用下属大脑而非手脚;不要照搬下属想法或过分溺爱下属;培养手法是否高明,决定于和下属接触的频次时长,五分靠工作,五分靠培养。

  店长必备的最后一项能力,是自我革新的能力。

  作为店长,要不断向未曾经历过的问题挑战,克服这些问题使自己活得自信,让自己踏上这条“成长循环路线”。但仅仅这样做还有两个问题无法解决:一是因自信增加而使得可塑性丧失,二是视野可能变得狭隘。店长的命运决定了:1.能让自己成长的,只有自己;2.很难有机会让自己停下来,再一次审视自己。所以,要形成自我检测系统。

  想成为一名优秀店长,且不论其人的性格和资质如何,至少必须具备以上七种能力,如果缺乏这七种能力,那么无论他担任何种职务,都可以说他不具备店长的资格。

  作者系组织及人本管理专家,资深职业培训师,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