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宗仁店长的三个个性标签 | ||||||
| 作者:;出处:《店长》2011年12月号 总第34期 | ||||||
|
||||||
|
他武警出身,军旅作风是他的个性标签;他频频接手亏损门店,屡屡上演化腐朽为神奇的好戏;他见证了物美十八载风雨历程,是物美的金牌店长。他——就是物美大卖场大兴店店长刘宗仁。
纪律:一个踏实的名词 物美大兴店,曾是物美集团的一个伤痛,业绩停滞不前、员工难以管理、损耗居高不下,但地处北京南区的一个黄金位置,又弃之可惜。2009年,刘宗仁受命接受这家“棘手”门店。当时总部的要求是:半年内不要有大的改革。 可是,有过五年军旅生涯的刘宗仁坚信,“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只有改变,才能扭转每况愈下的局面。” 他将军队的纪律严明和军人的刚正不阿、雷厉风行带到了自己的超市,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军事化管理风格。当决心下定以后,便是行动。 改革的第一步,便是重塑纪律。对于不听指挥的员工,首先是说服教育,让他们树立集体、集团意识,明白“只有大家庭好了,个人的小家才会更好”;对于那些依然我行我素的人,则实行待岗,消除不稳定因素;同时,加强工作效率,让员工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而不是尸位素餐,实行能者上,弱者下,单位培养的机制,打造一支精兵队伍;最重要的是完善了激励机制,能者多劳,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门店经营有了显著的改善。从2009年接手以后,门店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在2010年一年内,从这个门店得到升迁和平调的管理干部就达到了30多人。刘宗仁完美地上演了大逆转的好戏,他负责的物美南区在公司12个大区中销售额名列前茅。 冷血、严肃、纪律,这是员工给刘宗仁贴上的标签。但工作之余,他和员工一起喝酒、一起唱歌,无话不谈,他摇身一变为邻家哥哥。“工作时间要严肃认真,一是一,二是二;工作之外我们是兄弟姐妹,可以畅所欲言。工作和感情是两回事。”这是刘宗仁的原则。 从2003年开始当店长以来,刘宗仁接手过多家门店,每个门店在他手里都焕发出无限生机。稳步朝前发展。 纪律,在刘宗仁的履历中是一个踏实的名词。 学习:一个鲜活的动词 1993年,刘宗仁亲历了物美首家店的筹备,成为防损队长;1994年上半年,升任小家电组长;两年后,成为家电区主管;2000年,任日用百货区经理;2003年,开始担任店长;2009年,他已经成为物美北京南区8家门店的区总。从员工到物美集团的高层主管,其中的秘诀他用两个字来形容——学习,不断地学习。 1993年,从武警退伍的刘宗仁和22位战友一起来到物美。当时,因为没有什么技能,只能做老本行,当上了防损队长。“虽然说在部队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并没有学到多少技能,感觉青春已经荒废了许多,想去学一些东西。” 刘宗仁坦言当时就是为了学习。 半年后,刘宗仁主动申请到业务部门。“那时我什么都不懂,就是勤快,有什么活儿都抢着干。师傅看你勤快,他高兴了,才愿意教你本领。”刘宗仁如数家珍地回忆起刚入行时的经历,“有一段时间,微波炉卖得很火爆,为了学到如何试用和销售微波炉,我一个人卸了2车的货,师傅看了很满意,就把技艺传授给了我,那天很累,但是我兴奋了一晚上。” 在刘宗仁的记忆中,有一段学习经历使他始终无法忘怀。在他做日用百货经理的时候,公司考虑晋升他为副店长,负责生鲜区域。长这么大,刘宗仁从未接触过这个领域,于是,他一头扎进一线,在40天的培训中,他学会了猪肉切割,学会了蒸馒头,了解几乎所有食品加工、生鲜处理工作的程序。他坦言,那段时间的经历使他真正明白了一线员工的辛苦,也从这段学习中悟出了一些管理心得。 正是在不断地学习中,刘宗仁逐渐成长。现在,刘宗仁越发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他说自己时时刻刻都在学习,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市场的变化。 在距离物美大卖场大兴店不足百米的地方,就有一家乐购与其遥相呼应,“并且,沃尔玛、家乐福最近也在附近选址。”这给刘宗仁很大的压力,但他自有化解之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并不丢人,现在竞争很激烈,而我们和外资超市还是有差距的,必须要去不断学习。我们要学习他们先进的东西,比如外资的经营理念、用人理念、先进做法我们都可以学习。同时,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师夷长技以自强’,自身强大了,才会无惧强敌。” 时光的流逝,岗位的变化,都无法改变刘宗仁学习的信念与热情。 学习,在他身上变成一个鲜活的动词。 不离不弃:一个美好的形容词 刘宗仁和物美共同走过了18年的时间,他们共同成长,共同经历考验,相互扶持,不离不弃。其实,刘宗仁并非从未想过离开物美,他两度思忖要离开,又两度放弃这种想法。 2003年底,刘宗仁刚刚升任店长,而自己接手的门店是不受公司重视、缺乏公司支持的亏损店,门店经营得好与坏,全靠店长自己的能力,刘宗仁心中泛起不被重视的失落与不快。此时,多家外资超市都向他递来了橄榄枝,高薪聘请他,刘宗仁都以一句“不考虑”一一回绝了。 “我不是不受诱惑,只是对物美10年的感情让我很难割舍,只有公司要我离开,我才会选择离开。”刘宗仁用对工作对公司的情感,化解了心中的落寞。 刘宗仁第二次想要离开物美,是在两年前刚刚接手大兴店的时候。虽然,公司提醒过刘宗仁半年之内不要有大变革大动作,但是仅仅一个月之后,刘宗仁就无法忍受店内的氛围,开始推行新的规章制度。 同任何改革一样,过程都是痛苦的。这些新的制度触动了很多供应商和部分门店管理层的利益。“门店货车的轮胎常常被扎破,一辆车一天竟被被扎了三次,甚至我的人身安全也受到严重影响,当时总部甚至要派保安来保护我。我当时想,我有家庭,在这个年龄经历这样的风险似乎没有必要,所以萌生去意。”现在,刘宗仁很平静地回忆有些惊心的过去,但是不难想象他当时所承受的压力与危险。 “公司支持我的改革,派保安贴身保护我,甚至想要把不服从改革的管理层换掉,我对公司心存感激,至少说明公司还是关心我的。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不能辜负公司对我的期望和重托。另一方面,物美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为员工提供很多学习的机会,它不仅仅要求你去付出,也会帮助你提升自身能力,给你时间带薪学习,这在其他零售企业是很少见。所以,我依然选择留在我工作了十几年的物美。” 现如今,刘宗仁已经不再考虑去留的问题了。而是考虑如何带领企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北京的消费者很注重饮食,所以生鲜这方面是我们要加强的一个重点。以前我们经营生鲜是亏损的,现在已经做到了17%左右的毛利。在这方面,我们要向永辉和大润发看齐。另外,我们现在也在考虑租用蔬菜大棚,定制蔬果。” 现在,刘宗仁的目标就是要用自己所学所知让物美南区成为北京地区首屈一指的零售大区。 可以说,物美成就了李宗仁的蜕变,李宗仁为物美披肝沥胆。 不离不弃,李宗仁诠释了一个美好的形容词。 (来源:中国商报-超市周刊 作者:赵晓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