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品店长”■一线店长成长之“七宗罪”
作者:刘军元;出处:《店长》2012年1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门店管理归根结底是实践的学问。实践是一种勇气,身体力行的同时是责任的担当;实践是一种技能,专注聚焦,长久行业浸淫的理论升华。对事实上,销量的提升、运营成本的降低,都是一线管理的实践升华。

近日参加“行动学习沙龙”, A同学是一位80后店长,谈及自己的成长,A颇有感触:选对行业、跟对人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在上岗之初要回归基本面,掌握做事的基本规则。A的观点得到了同座百货公司营运老总B姐的认同,同时,B姐风趣地说:大风大浪无惧前行,小小阴沟却屡屡翻船,这简直就是店长职业成长七宗罪

A同学和B姐的观点非常到位。实际上从业十多年,耳闻目睹的案例太多,一个又一个门店明日之星前仆后继,屡屡跌足结局不会完全复制,但惊人的押韵。与其说是时运不济,倒不如是基本面的缺失,如下这七宗罪便是明证。

七宗罪之一:遇事推卸责任

推卸责任几乎是门店一线经营的瘟疫,一旦遇到做不好的事情,马上把责任推卸给别人。门店销售欠佳,有人振振有词:公司采来的货品有问题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强词夺理,说:从上任同事起,工作进展就一直缓慢更有甚者,动辄曰:我们店长不行。归根结底,就是想表达:我们领导没本事,我们无所作为就是理所当然。

这种将别人理想化,因为别人不符合自己的预想就认为别人不行的观点非常幼稚。实际上,承担责任就是机会的把握。而推卸责任,无异于将成长的机会拱手让给别人。

七宗罪之二:只会问上司怎么做

这个让人想到了一款网游:植物大战僵尸。遇事寻求上司指令的店员,思想缺失,确实行尸走肉。客观讲,入司后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且负责某项工作的人应该拥有自己的想法,自主思考与行动。不问别人就不会行动的人是无法与同事建立信任的。无法自主和独立的工作也就增长不了实力,甚至无形中会得不到“工作”,也更加得不到重要任务或职位陷入恶性循环。

当然这里面或许免责嫌疑,用畠山芳雄的话讲,这就是公司内部运用智慧犯罪的智能罪犯。最初想是省事是免责,可多次重复这种行为,大脑不知不觉中就变空。智能罪犯变得白痴化,成为组织内不受欢迎的一类,注定一事无成。

七宗罪之三:总说这个不行

从领导的角度来看,某些人遇到稍微有难度的问题,总会马上反馈:这个不行。或者立即逃避。几次追问为什么,总是理由连连,根本不着边际。

这些人是门店里的失败者。毕竟员工来门店工作的目的不是寻找不能完成工作的理由,而是发现干好工作的方法。门店有时本来就是有限资源办无限事情,不会到处有资金雄厚、人员充足的好公司,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是管理的根本。

七宗罪之四:未老先衰

这种类型纯属工作自恋狂,有一定工作经验,但缺乏聆听,盲目自信,几近固执自负。人们在拥有过多自信的时候也迎来了最大的危险。没有自信就干不了工作,但一旦自信过头,往往同时会失去可塑性。所以,作为一线店长要时刻反思与检讨,感觉自己不完美的时候,正是形成新的自我,完成飞跃的时期。

当一味坚持己见,无法认真聆听他人意见时,将停止成长,走向一成不变的状态,也就是说,这个人已经过时,未老先衰。

七宗罪之五:做不好联系工作

一线门店的经营需要工作协作的情形有很多但往往这也是优秀和平庸的分水岭。有心人迅速反应,马上行动,和门店同事情感共振协力共赢;无心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机械传达不分轻重缓急。只要门店存在一个不认真联络回复的人,周围就一定会有人遭殃。门店内发生的内部纠纷大多是源于:为什么昨天没跟我们说,而这将会给组织带来严重的伤害。

这类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点,也就是自我本位,不肯体谅照顾他人。不客气讲,疏于联系工作的人,是所有员工的敌人。

七宗罪之六:长篇大论

经常,有些人滔滔不绝说了许多,但却连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想说什么,身边同事更是一头雾水。这主要和说话方式有关,准备不足、不得要领、啰嗦繁冗,自说自话。

不管承认与否,我们都必须正视这个现实,做得好还要说得好。谈话紧抓要点,简介明快地说出结论和理由,很多时候,大家并不介意你说什么,而更在意你如何说。

所以,说话也是基本功,说话就是影响力。谈话方式拙劣的店长,不要也罢。

七宗罪之七:不愿付诸实践

门店管理归根结底是实践的学问。关键在于而非。实践是一种勇气,身体力行的同时是责任的担当;实践是一种技能,专注聚焦,长久行业浸淫的理论升华。对于一线店长来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拒绝完美主义,实践才是硬道理。事实上,销量的提升、运营成本的降低,都是一线管理的实践升华。

2012来了,盘点零售业种种,优秀基层店长人员匮乏依旧是行业现状,这从各大门店张贴的招聘告示可见一斑。对于有志于门店经营管理的新人来讲,现在正处在学习与模仿的阶段,如果缺乏判断力,很容易走偏,感染七宗罪病毒。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让我们与零售业同仁一起来回归原点,思考下工作基本面,夯实基础,以期抓住新的起点。

(作者系组织及人本管理专家,资深职业培训师,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