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第一与客户第一
作者:倪敏;出处:《店长》2012年2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其实,对于一个企业,员工第一与客户第一是可以并行不悖,同时存在的,因为这两者的实施者不同。

  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这是我们比较多听到的。我猜想这个理念之所以传播广泛,除了确实是有效的理念之一,有一部分原因是它也能成为一种口号,尤其一些企业创始人在媒体上反复提及时,身为客户的我们,心中总是高兴的,再听到“一切以客户为中心”、“顾客是上帝”,再矜持的客户心底也难免暗爽一下。

  也有很多企业反其道而行之,倡导“员工第一,客户第二”。比如美国罗森布鲁斯国际旅行社就深信于此,该公司认为,关心是一种情感,领导是不可能就某一种情感进行授权或者委派的,必须先关心员工,然后才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员工将这种情感辐射到顾客的身上。在这个理念的驱使下,该公司由费城地区的一家小旅社,成为国际上名列前三的大旅游公司。

  印度HCL科技公司也采用了“员工第一,客户第二”的管理方式,甚至把它看作是一种哲学、一种看待战略以及竞争优势的方法。该公司认为他们是在某个特定领域创造价值,即员工与顾客的联接处,可称为“价值区”,在这一价值区工作的每位员工都能或多或少地创造价值,而“员工第一”的全部目的在于竭尽所能让这些员工最大限度地创造出价值,“员工第一”的方法能更好地激发热情,比任何激励或表彰措施更有效。

  不管客户第一,还是员工第一,似乎股东只能排第三,但是从长远看,如果企业能创造更好的利润,最后受益最多的实际上恰恰是股东,所以股东用不着争名次,真心地支持员工和客户,必然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因为企业利润的分配结果往往还是股东第一,股东获得的利益是最大化的。最怕一些企业口上喊着员工第一、客户第一,实质的行为仍旧把股东放在第一位来服侍。

  选择什么样的排序,能反映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也影响着该企业未来的发展。开创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稻盛和夫在这方面的排序是:追求员工及其家庭的幸福,是公司第一目标;第二目标是为了协作商的员工及其家庭的幸福;第三目标是为了客户;第四目标是为了社区;第五目标才是为了股东。

  美国亚马逊把“基于长远去创造更好的客户体验”作为信条,同时有“智慧、充满激情、勤奋”的工程师,在技术和数据分析的驱动下,供应链、仓储物流等不断完善,使它到今天都是B2C电子商务不可逾越的高峰。

  为什么说员工第一和客户第一能同时存在?因为员工第一的是实施者是企业领导和管理者,客户第一的实施者是公司全体人员,归结到一点就是,服务好你正向面对的离你最近的对象。领导正面最近的是员工,所以企业要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工作氛围、发展空间、学习和培训条件;员工正面最近的是客户,所以要帮客户解决问题,满足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想客户之所想,热情,诚信,敬业,团队合作。就近原则也可以运用在生活中,珍惜正面最近的人事物,认真对待,择善而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