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管理■如何打造终端执行力
作者:余杰奇 范开继;出处:《店长》2012年4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我们应该明白,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执行力差跟年代和心态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因为我们自己有太多的工作没有做细致。而问题的解决重点不在方法,而在于是否了解到的问题的本质。

今天要探讨的不是战略,不是并购,也不是IPO…….而是所有零售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终端!因为无论企业的战略规划多么宏伟,品牌推广多么强势,产品结构多么丰富,最终的一切还是要靠终端去得以执行。但往往一谈到终端的执行力,十有八九的企业是不满意的。

因为工作关系,笔者经常会接触到零售行业的店主、代理商和企业高层。他们共同的一个问题就是:终端执行力差,员工不好管理。现在的年轻人太有个性,你让做的偏不做;你不让做的他天天做。你还不能讲重话批评,稍有不慎,转眼他就把你“开除”了。于是有的老板便归结为时代问题:80后、90后不能用,招人只招30岁以上的;有的老板则归结为心态问题,员工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态问题。于是沟通、拓展、培训心态,忙得不亦乐乎,但效果却不好。

随便去你身边的零售终端卖场走一走,会发现执行力差的现象比比皆是:员工形象花样百出,有穿工装的,有穿便装的;有浓妆艳抹的,有素面朝天的;有热情接待,满脸堆笑的,有呆苦木鸡的,不发一言的,也有横眉冷对、反唇相讥的……这些是最基本的,也是消费者能直观感受到的,那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呢?

笔者有着多年的零售终端管理经验,在我看来,大多数店主、企业老板对这一问题都没有回归到事实本身去看待它。执行力差,简单来讲,就是没有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去履行工作,一句话:让你做的,你没做或者做得不到位。

说到人员管理,无外乎选育用留。我们先简单概括一下当下零售终端的人员选育用留工作的现状:

1.选:缺人就招,招来就用。绝大多数终端是没有招聘机制和选才标准的,只要是个人,是一个活着的人,只要你来应聘,就可以留下;

2.育:今天应聘,明天上班。缺乏一套员工岗前培训的系统机制,即使有培训,也是简单的老带新,培训效果千差万别;

3.用: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干得好不好全看你自己。除非原则性的问题,终端不会主动辞退人,因为“宁滥勿缺”;

4.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干到哪天算哪天。至于以后员工会怎么样,那是他自己考虑的事。

以上四点咱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不管符不符合行业要求,都先胡乱招进来,也不经过系统的培训及考核便让员工“广阔天地,自由发挥”,在工作中也缺少必要的指导及监督,更不会对员工有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的一个终端人员管理现状,你能指望它的执行力好到哪里去?

其实终端执行力差,不关乎时代,也不关乎心态。如果要让员工做某件事,得满足三个条件:

1.员工知道做这件事的意义、目的是什么,需要做成什么样子才算OK;

2.员工掌握做这件事的流程和技术,基本执行的能力;

3.员工愿意去做这件事。

举例而言,你要让你的小孩自己吃饭,那么你得:

1.告诉他吃饭的重要性,要吃多少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否则就会生病、长不高;

2.你得手把手教他汤匙或者筷子的使用,教他饭得一口一口吃,要细嚼慢咽,吃饭时不要讲话,以免呛到;

3.你得给他鼓励,表扬他做得好,甚至给他一些小小的奖励。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要解决执行力差的问题,其实就是解决员工“知、会、愿”的问题:

1.知:确认员工是否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是否了解自己的岗位在团队中的作用;

2.会:员工是否得到岗位知识、技能、方法的系统培训并通过考核,确保他具备履行这一岗位职责的基本能力;

3.愿:是否有人监督员工的工作,确保其保质保量完成,并在其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导及鼓励,是否有人在员工的工作中担任事前的提醒和准备、事中的监控和协助以及事后的总结工作,终端店面是否具备较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奖优罚劣。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图表,较为直观的展现终端执行差的分析及解决方法(见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