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餐饮连锁的驱动力
作者:编译/Toya;出处:《店长》2012年6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尽管近阶段的美国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失业率,消费者缺乏信心,但餐饮的发展企图仅靠促销与定价策略就吸引到消费者,显而易见的,你已经out了。

  根据全球顾问公司AlixPartners所言,餐馆和食品服务企业仍在努力将经营状况恢复到三年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前的状态。消费者逐渐放松了荷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走进你的餐厅,坐下,享用大餐。

  “2008年及2009年的悲催经营状况依然历历在目,许多餐饮店眼巴巴地看着同店销售额以15%-20%的幅度下滑而所有人却对此无能为力,能做的仅仅是想方设法地降低成本,尽可能使自己的门店不倒闭。”AlixPartners的经理Eric Dzwonczyk说道,“到了2011年及2012年,对于餐饮业者而言,他们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守店,而是将以往流失的消费者再度拉回来,他们开始尝试更多的营销方式。”

  不得不提的是,经历过经济大洗牌之后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不少人选择不再前往快捷服务餐厅及休闲餐厅享用午餐或晚餐,取而代之的是前往这些餐厅购买早餐或者夜宵。

  Dzwonczyk补充道:“你可以为消费者做的是,将门店的营业时间改为24小时。”

  在餐饮业复苏时期,店中的“特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以麦当劳的表现最有说服力,它借机获得了可观的利润。

  “白天,麦咖啡以及其他饮料将消费者吸引到店内,尤其是下午茶时间,若没有这些特饮,我想很多顾客都不会想到要走进麦当劳。”Dzwonczyk解释道,“他们把饮料配合着门店开放免费Wi-Fi、电视机等元素后笼络了不少消费者的心,给他们一个待在餐厅里的好理由。”

  与此同时,餐饮业经营者试图尽量摆脱先前一贯采取的降价促销手段,尝试以更多元的方式增加客流量。

  “大多数的餐饮业者都不希望通过降价促销来保有自己的市场份额或者赢得新的顾客,可能这些招数在08年或09年的时候比较热门,不过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一旦你降低了‘身段’之后就很难再恢复到原来的地位。比如在经济不景气时期赛百味(Subway)的促销套餐不到5美元,Quiznos的只要4美元,当消费者购买过这个价位的商品之后,在其心里就烙下了低价的烙印。”

  AlixPartners近期发布的“北美洲餐饮业发展回顾”报告中指出,尽管餐饮业的发展并不快,但正逐渐改善着。

  “从整体来看,过去一年是不错的一年,虽然总体仍在发展预期的低端,但快餐业的增长相当抢眼,处于发展预期的高位,与此同时高档餐厅的表现也不错,而中档餐饮连锁及休闲餐厅的业绩依然处于挣扎中的状态。”

  Dzwonczyk补充说:“中档餐厅面对严峻的竞争环境、持续流失的市场份额。”

  最新的调查发现,餐饮服务业正在回归老的价值观,消费者们还是重视食物的质量及性价比,与此同时饮食的健康和营养也得到空前的关注,尤其受到年轻的消费者及家庭消费群体的关注。

  “影响消费者消费支出的因素还是以价格和性价比为主,但对于便捷的要求与日俱增,这也将是不少餐营业者2012年改善的重点之一。”Dzwonczyk解释道,“你们会看到更多打包式餐饮服务,包括‘麦当劳得来速’模式。”

  不得不提的是,越来越多的便利店开始争夺快餐业的市场份额,他们正在以更多更新鲜的选择慢慢地侵蚀着这块香甜的蛋糕。

  便利店的优势是门店广布各大小区,店内的食品可选择性也强,根据调查所示,有4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去便利店购买餐点,倘若在三年前,你能想象民众会以这种方式就餐吗?

  “我们确信便利店会进行更精确的定位,提升其店内销售餐点的食量,同时更加注重宣传健康、营养均衡的饮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