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店长道场】市场整备期的门店减员对策 | ||||||
| 作者:得平司 端木清言;出处:《店长》2012年6月号 总第34期 | ||||||
|
||||||
|
今年或将是中国连锁零售业史上的首个“关店年”,如果不妥善处理被关闭门店员工的安置、再就业问题,将不仅仅严重影响企业的商誉,也会对社会的稳定构成难以估量的破坏性影响。
与此同时,富士康旗下万马奔腾数十家门店相继关闭,喜来公社上海14家门店一夜之间全部关闭,国美电器去年门店关闭总数达29家,联华超市关闭大型综合超市门店6家、超级市场业态加盟店160家…… 尽管目前尚没有专业机构,专门对各大连锁零售巨头2011年度关店数量及2012年1季度关店数量、全年关店计划进行跟踪统计,但并不影响我们对中国连锁零售业从“快速开店期”步入“开店放缓,关店加快”的“关店期”的基本判断。可以预测的是:2012年中国连锁零售业或将出现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首轮关店潮,今年或将是中国连锁零售业史上的首个“关店年”。 以苏宁电器为例,按照50人/店推算,2011年及2012年上半年共计约110家被调整/关闭门店,涉及到的人员调整(减员、裁员)总数将达到5500人,但这对于人海战术打天下的家电连锁零售业而言,无疑是最最保守的估算。 那么,整个连锁零售业由于关店调整所引发的人员异动总数呢?想想也是可怕的数据!当然,中国连锁零售业不会止步不前,既有门店、新开店也将会抵消、分流(但不可能完全)部分被关闭门店的人员。但是,绝大部分被关闭门店的同仁们将面临短期或长期的失业之虞,甚至是被迫改行的困境。 另一方面,新开店减编制,老门店减人员,也是各大连锁零售巨头因应CPI高涨、消费信心不足等市场巨大压力,改善、提升门店绩效、公司业绩的惯用“伎俩”。这又给被关闭门店的人员分流带来了难以想象的负面影响。 社会的问题必然是企业的问题,但是企业的问题不能成为社会的问题。如果不妥善处理被关闭门店员工的安置、再就业问题,将不仅仅严重影响企业的商誉,也会对社会的稳定构成难以估量的破坏性影响。 作为连锁零售业“管理、作业”双栖型中阶管理人员,店长应是关店大潮中关键之关键。因为,只有店长才会与店员们朝夕共处,只有店长才会与店员们手足相连,也只有店长才会为店员们奔走呼喊。 市场繁荣期,店长的业绩靠店员;市场衰退期,店员的依靠是店长。那么,老门店减员,关闭店裁员的工作该如何操作呢?这显然是一个没有太多成熟经验,但又近在眼前,不容回避的问题。 我个人的观点是:无论是老门店减员、还是关闭店裁员都要基于“四项原则”。具体而言: 第一,优先分流:作为一名优秀店长,其最基本的素质便是要有与店员“荣辱与共”的精神。尤其是在门店关闭、调整时,应该站在店员的立场,而不是公司的立场考虑问题,采取措施;应该尽力安排店员分流到其他门店,而不是出于减轻公司负担,甩包袱的心理,让店员打包回家,让他们断了收入来源,断了生计,不负责任地将问题推向社会。 第二,必须安置:对于无法体系内(门店)分流的店员,作为店长应该动用自己一切可动用的社会关系,联络上游厂家,推荐到体系外门店工作。做到“人人不失业,个个有事做”,妥善安置每一位店员。 第三,保障权益:另外一方面,市场整备期,店长更需要学习《劳动法》,更需要基于对公司商誉负责的态度,协调公司人事部门对于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店员,依法给予相应的违约补偿。而不是当店员运用法律武器维权时,店长还充当公司的挡箭牌,拒绝补偿,回避公司应尽的法律义务。 第四,依法维权:当然,店长更多时候将是店员维权的先锋。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店长必须运用劳动仲裁等法律手段依法“带领”维权,而不是“带头”举牌闹事,影响社会稳定和谐! 当然,此处的“店长”,不仅仅是店长岗位上的店长,而是泛指连锁零售业的店铺管理干部,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种危机感,有一种责任心,须知,今天您遣散的是别人,明天或许你就会成为别人的遣散对象。所以,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称职合格,被关店的店长:必须负责,为了店员,也为了自己。
端木清言:全国消费电子渠道商联盟(CCCA)秘书长、家电流通业观察员,长期从事家电流通市场研究及海外情报编译等工作。微博地址:http://weibo.com/boe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