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促销四大策略 | ||||||
| 作者:;出处:《店长》2012年6月号 总第34期 | ||||||
|
||||||
|
端午节即将来临,对于这样一个传统佳节,正是中国人合家团聚的日子,这对于超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具有更多消费热点的促销良机,去年的端午小长假让超市看到了传统节日的促销力量,因此,虽然离端午还有一段时间,但商家们仍然早早地就做起了准备,并且在促销方法上各显其能。 节日是动感的、欢乐的日子,捕捉人们的节日消费心理,寓动于乐,寓乐于销,制造热点,最终实现节日营销。 如端午节期间,在卖场把超市的堆头设计成龙舟的形状,龙舟上既可摆放真空粽子,又可摆放宣传端午的物料,在现场营造出浓厚的端午节气氛。而赠送香包,开展端午文化大赛的民俗表演更能增强节日热闹氛围,激发众多消费者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 策略二:文化营销 传达品牌内涵 文化营销,嫁接节日的文化氛围,开展针对性的文化营销。充分挖掘和利用节日的文化内涵,并与自身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吸引众多的消费者,在给消费者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能带来良好的市场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策略三:互动营销 增强品牌亲和力 每年端午期间,很多超市都会开展“来料加工,教你包粽子”的活动,颇受消费者青睐,超市女工展示的包粽子绝活让那些都市里的家庭主妇看得啧啧称赞,现场的销售也是一片火爆。 而卖场,更是节日营销的主角,深圳沃尔玛曾开辟先例,让顾客自己设计礼篮或提供不同型号的礼篮,由顾客挑选礼品,不限数量、品种、金额,既可迎合不同的消费需求,又可充分掌握价格尺度。 策略四:差异促销 激发售卖潜力 节日营销主角就是“价格战”,广告战、促销战均是围绕价格战展开。能否搞好价格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许多商家僵化地认为节日就是降价多销,其实这种做法就落进了促销的误区,结果往往是赔钱赚吆喝。 将节日促销活动分出层次,限时购买的方法是把促销活动推向高潮的有力之举。由于时间所限,促使许多犹豫不决的人下决心购买。当然要想销售形势火爆,必须和其他优惠措施相结合才能更加有效。 作为节日营销的惯用方法,诸如“全场特价”、“买几送几”的煽情广告已司空见惯,千篇一律,对消费者的影响效果不大。因此,如果真要特价也要处理得当,讲究点创意和艺术,这其中“梯子价格”就足以堪道。 比如,拿出450克香菇鲜肉水饺、面点做促销,在促销台上只标明价格、售卖时间和“数量有限,售完为止”字样吸引消费者。 具体做法是在距节日18天时按全价销售,从倒数第15天到10天降价25%,倒数第10天到第7天降价35%,倒数第7天到第3天降价50%,倒数第3天到节日期间,如仍未售完,赠送给老人、儿童福利院。 之所以采用此法,就在于消费者都存在这样的心理:“我今天不买,明天就会被他人买走,还是先下手为强。”事实上,许多产品往往在第二时段或一经降价就被顾客买走了。因此梯子价格既激活超市人气,又延长节日效应,于前于后都可以拉动产品的销售。 另外,端午节是喜庆的日子,按照我国的传统,年轻男女都愿选择在此时期结婚。所以,端午节前后也是婚庆的好时机,可以推出“婚庆用品展销”活动,以床上用品、糖果、烟酒、饮料等为主力商品,旅游、箱包等为辅助商品进行促销。其实,节日促销的话题由来已久,但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其中总有很多新问题和很多失败的教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