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零售】我国折扣店的发展前景
作者:周勇;出处:《店长》2012年7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折扣店的发展具有很复杂的社会背景,但其繁荣程度最终取决于消费者能否养成折扣店购物的习惯。基于我国消费者十分关注便利、环境与服务的需求心理,临近居民住宅地的“硬折扣店”应该是我国折扣店的主要发展方向。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折扣店、药店、现购自运商场等零售业态中,折扣店已成为销售增长最快的零售业态之一。但在我国,自2002年兴起的“折扣店热”却始终没有热起来。有人认为:“整个中国就是一个折扣大市场,还开什么折扣店!”

  到底,折扣店发展前景如何?能否成为零售业的下一个发展热点?

  折扣店的发展不仅是一种零售现象

  折扣店的成长正在改变着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消费者越来越青睐就近、便利、经济的购物方式,其目标顾客不仅限于低收入群体,折扣店也日益成为中高收入家庭的购物选择之一。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三个因素,即:社会经济景气程度、购物习惯和政府法规。

  20世纪50年代以后,折扣店成为零售业的一种新业态开始发展,到了70年代中后期,在石油危机和经济发展不景气的背景下,盛行节俭型消费,折扣店才得以快速发展。其后由于经济逐渐景气,折扣店的发展便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状况。1988年,德国的阿尔迪折扣店进入法国,1990年进入英国,推动折扣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亚洲有些国家引进折扣店以后也实施低价策略,但由于经营面积与商品品项有限,生鲜经营受到限制,未能获得消费者的普遍认可。但在其后,由于政府限制大型店铺的发展,使就近便利的折扣店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此外,超市在商品鲜度、服务品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也给折扣店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可见,折扣店的发展具有很复杂的社会背景,但其繁荣程度最终取决于消费者能否养成到折扣店购物的习惯。

  三个因素制约着我国折扣店的发展

  2002年,我国兴起了一股“折扣店热”,迪亚(Dia)以合资方式进入北京与上海,许多大型连锁超市公司也制定了大力发展折扣店的计划。2003年7月17日,“迪亚天天”以上海为第一站,首次出现在中国零售市场,第一批4家门店同日开业。2003年10月30日,北京迪亚开业,以2周1家的速度发展。而由农工商超市集团于2002年开发的“伍缘折扣”,开始时在大卖场以“均价五元”、“店中店”模式运作,到2004年9月才正式独立发展连锁店,商品扩展到非食品尤其是生鲜食品,并从均价销售转变为差异化定价,从此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截止2012年4月底,上海的伍缘折扣有533家门店,迪亚天天有308家门店。

  折扣店在我国虽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店铺发展速度、发展区域、市场份额仍然极为有限。大致原因有三:

  一是环境制约,我国折扣店虽然被称为“居民身边的大卖场与小菜场”,但在大卖场、中小超市、便利店、菜场的夹缝中求生存,品项较少,价格缺乏明显优势,生鲜食品品种也没有菜场丰富,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色;

  二是需求制约,我国消费者具有“喜新不厌旧”、“喜新怀旧”的消费心理,消费需求追求多样化选择,国外折扣店的“简约经营”方针在我国有些“水土不服”;

  三是模式制约,我国经营者尚未找到合适的折扣店盈利模式,与国外折扣店大部分经营定牌商品从而实现平价销售的盈利模式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折扣店的发展机遇

  1.我国消费者在享受大卖场一站式购物的便利与廉价时,也感觉到了大卖场在交通、停车、结账、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很多消费者更愿意就近购买生鲜食品,他们在购物过程中对环境与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我国消费者十分关注购物的便利程度、环境与服务的需求心理,临近居民住宅地的“硬折扣店”(Hard Discount Stores)应该是我国折扣店的主要发展方向。

  硬折扣店经营面积为300-600平米,卖场经营品种为500-800个,所以也称“限定品种店”,以店铺小、商圈小、就近便利为基本特征,实行少品牌、少品种、大量化、快周转,并突出季节性商品销售的经营方式,建立排他性的商品供应链。

  2.为了弥补经营品种少的缺陷,可以把硬折扣店与网上预购相结合,实现线下与线上的互动。

  3.面临租赁成本与人员成本日益上涨的压力,市中心的大型超市就显得越来越不经济,很大一部分高投入低产出的大型卖场将会被淘汰,这就为中心地带的硬折扣店与软折扣店(Soft Discount Stores)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软折扣店以店铺面积与商圈范围较大为基本特征,选址分为郊外有停车场型、城内繁华地段靠近鲜活商品超市型和社区型。在软折扣店中,虽然自有品牌仍然应该占有较大比例,但会售卖更多的著名品牌商品。

  4.我国农村商业的组织化程度仍然很低,县级市以及小城镇将是我国折扣店发展的重要区域。

  5.我国食品资源丰富,中小食品加工企业众多,生产加工能力充足,劳动力成本较低,有开发自有品牌商品的市场空间,这也为创造折扣店独特的商品供应链提供了市场机会。

  作者系上海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