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顾客会在店里生气(九) | ||||||
| 作者:佐藤公二;出处:《店长》2012年8月号 总第34期 | ||||||
|
||||||
|
看不到产品效果的话,来商场就没有意义了。 高田的兴趣是看电影和运动比赛。两者都是十分健康的兴趣,但他的妻子却并不支持。原因是高田过于讲究画质和音效。超薄型液晶电视机刚上市他就购买了,音响买的也是电影院那种具有环绕效果的产品。他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家电发烧友”。每当高田看比赛时,妻子都会叮嘱他: “老公,下次的世界杯比赛你可别再说要买什么了。前阵子才刚买了音响。” “知道了。不过电视都买了四年了,我想差不多该换了吧……” “你在说什么啊!还能看个五年吧!” 这样的争执算是家常便饭了。 某一天,高田下定决心和妻子商量。 “这次不是有奥运会么。好不容易才盼到的比赛,我想用新电视看。凌晨的直播就用蓝光机录下来看,怎么样?” “你又想换了吧,哪来的钱呢?” “我用自己的存款买,不够的话就减少我的零花钱吧。” 最后高田终于得偿所愿地买了电视机,但因为蓝光刻录机价格过高,所以决定暂时先不买。但高田并没有沮丧,因为他估计今后会出现更好的机型,价格也会更加便宜。真不愧是个发烧友。 高田静静地等待,同时也不忘关注蓝光机的动向……终于等到新产品的上市了。 “新产品终于来了!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旧款的高级机型最多也就10万日元了!” 高田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他说服妻子后,火速冲向家电商场。来到卖场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陈列着的新商品。 “这是新产品吧。”高田兴奋地问店员。 “是的,最近很畅销哟。” “现在可以看到画面吗?” “不行,因为没有连上电视机……” “咦!?不能看?那这种旧款呢?这个也不能看吗?” “实在抱歉。不过旧款的价格下调了不少,很划算的。” “我不是在犹豫。只不过不知道它实际看上去是什么感觉,所以想在购买前看看。” “蓝光的话画质非常好的,现在可是购买的最好时机。” 店员只顾着强调,“现在正是购买的好时机”。 高田无奈至极,不由地说了句:“看不到产品效果的话,来商场就没有意义了。” 话虽如此,高田还是买下了蓝光刻录机。幸好他对商品没有什么不满,不过这次购物给他的感觉不够尽兴。 究竟错在哪儿呢?没有诉诸顾客的五感。 根据“日经市场分析”的调查,2008年11月家电商场的电器销售台数中,蓝光刻录机的比例占录像机·刻录机的50%。估计今后其比例还会持续增长。但这家商场似乎并没有明白这点。 我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当时我想去家电商场买冰箱,一种产品引起了我的兴趣。那是一种十分特别的冰箱,只要轻轻按下前面的触屏,冰箱门就会打开。陈列的商品上贴有“请您触摸一下”的POP,我觉得很有意思,马上试着触摸了一下。然而,由于没有接通电源,冰箱门无法打开。最后我买的是别的冰箱。 也就是说,“要是不能打开的话,就别贴什么POP”。这是机会的损失。真的十分可惜。相信该事例中的高田也同样吃惊吧。 店员以为高田只在乎价格。然而对高田来说,价格不是购买的唯一理由。最重要的是让顾客用自己的五感亲自体会并接受后再购买。因为这种接受感与购买动机直接相关。 本书中再三强调,顾客不会单单因为价格而回头的。 像手机这种小型商品有遭到偷窃的可能性,所以或许难以陈列实物,但顾客还是想看到实物。 以前还有一些商场陈列的电脑全都配有防护措施,顾客无法随意触摸(当然最近这种商场少了许多)。这样的话顾客就无法比较商品,商品只能卖给拥有丰富商品知识和自己能够做出判断的人了。 试试这么做吧!实现顾客“想要触摸”、“想要亲自体验”的心情。 话虽如此,我也很理解店员的苦衷。 数码相机中顾客试拍的一大堆照片占满了记忆卡,这由谁来清除呢?在电视卖场中,液晶屏幕上一直出现网格图像时,必须马上归位。不然液晶屏会受损。而这些工作又由谁来做呢? 原来如此。我也很理解店员的心情。客观地说,我也觉得这些工作很费心。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怕麻烦而不去做。 顾客想买数码相机时一定会想要试拍一下,想买电视时也会想要自己使用看看。这并不仅仅只是为了用自己的五感来体验产品。顾客想要通过实际使用产品,联想到购买后的情景。 想象永远只是想象,与实际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我曾经去过苹果专卖店,当时觉得可以在店内陈列的电脑上使用另售的软件这点十分方便。Windows的话,软件太多太杂,所以可能有些困难。但至少希望安装工作中常用的软件。比方说,文员类工作的话“PowerPoint”是必不可缺的软件。因此光顾电脑卖场的顾客想要试试使用“PowerPoint”的感觉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顾客想要联想到购买后的使用情况。如果无法实际试用商品的话,这一点就无从提起了。 家具商场也在试着让顾客实际触摸、体验商品。将拆分式家具装箱销售的商店也陈列出了装好后的家具,以便让顾客掌握购买后的使用情形。 百货商场的饰品专柜也是一样的。让顾客试戴喜欢的饰品,然后用全身镜而不是部分镜来照。因为对饰品来说,整体搭配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让顾客心满意足地购买。 家电商场也需要注意到这点。顾客想要触摸产品,想要亲自体验产品,是因为他们想要联想到购买后的使用情景。大家在买车时都想去4S店试驾一下吧。这是一样的道理。 提高业绩的点子:将家电商场打造成体验展销间。 问题在于维护工作给店员带来的负担。那么不妨将家电商场打造成体验展销间吧! 正因为商场采用的是零散管理的“分散型操作”,才会给店员增加负荷。如果将其改为由一个人管理的“集中型操作”的话,就能使维护性工作做到位。如果只设置一个入口的话,还能方便店员更加周到地接待顾客。一名店员无法完成所有的介绍也没有关系。 “请大家随便摸摸看。如果有喜欢的产品,详细情况可以去卖场咨询。我帮您找负责人。” 这样就可以了。 如果与专业卖场合作的话,顾客也不再会对店员抱有警戒心,进而充分享受购物的乐趣。 实际上,某一购物中心依照顾客房间的感觉陈列了一些家电后,每坪(日本面积单位名,合3.3057平方米——编者注)的销售额提高了30%以上。 现在许多家电商场开始致力于全面电气化的相关商品的销售。仅2008年一年,引进全面电气化的顾客就增加了约60万户。其优点是不仅能够减少煤电费,而且在购买利用空气中的热量加热的热水器“环保EcoCute”时,国家还会给予一定的补贴。如果能够营造出让顾客联想到购买产品后的生活情景的卖场,相信不光是全面电气化的相关商品,其他家电商品的销量也会有所提升。 体验展销间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试的销售方法。 今后的家电商场应该发展为让顾客可以五感体验、联想生活场景、进行比较,并用可以接受的价格购买的家电“良”贩店。 ---------------------------------------------------------------------------------- 《为何顾客会在店里生气》 东方出版社 2011年8月 佐藤公二:1966年出生于日本,18岁从事饮食店的经营后,先后经历了面向普通家庭上门推销日用品、销售、网站策划等诸多职业。2003年,于某家大型企业的店铺销售外包公司负责指导营业、接待顾客的工作,并着手建设组织结构,重视如何在短时间内将临时雇用的人才培养为优秀人才。2007年创建S.S.L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