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零售■台湾印象
作者:周勇;出处:《店长》2012年8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感悟零售

台湾农产品在品牌与品质方面要消费者中建立更高的信任度,这才是基础。在“种地靠催化,催化如丰胸”的当下社会,农产品的生产者与经营者都需要守住底线,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未来市场。

日前应“台湾生产力中心”(财团法人中国生产力中心)的邀请,到台北参加两岸农产暨食品交流论坛了1小时的演讲,有些感触,记述如下:

2001年我首次去台湾,印象最深的是“繁琐的入关手续”,早上8:00从上海虹桥机场出发到晚上7:30才到达台北,整整花了11个半小时。如今大陆与台湾已经直航,但仍然很不对等。大陆居民前往台湾,必须“两证”齐全,即“通行证”与“入台证”,而台湾居民进入大陆,只要“台胞证”即可。大陆居民去台湾的入关通道是“外国人通道”,台湾方面把大陆居民当作了“外国人”,而不是自己的同胞手足。

正是因为这种不对等,我不想去台湾。但后来应85度C的邱志宏副总的盛情邀请,才同意参加,但不参加旅游,来回三天

会议期间我曾问前来作开幕演讲的“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先生,他说,其实大陆与台湾几乎同时参加世贸组织,但大陆是“发展中”,台湾是“已发展”,这一点是有一定区别的。

江丙坤所说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发展中与已发展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就以上海与台湾相比,两地的人口规模相当,虽然城市建设上海远超过台湾,但文明程度却远不如台湾。就以室内禁烟为例,台湾做得很彻底,上海酒店内、饭店内的禁烟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我所住的是一家位于101商圈的名叫“Home Hotel”的酒店,一年前刚由商务楼改建而成,室内全部禁烟。服务生着装整洁,彬彬有礼,从底楼的咖啡吧到楼上的餐厅、休息区等,三天内没有看到一个人在室内吸烟。

为什么大陆所见常常是“有令不行”、“屡禁不止”?我看关键原因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官员腐败是最大的社会毒瘤,是社会道德沦丧的根本原因。

酒店楼下有一家全家便利,卖场布局比较宽敞,即食品很丰富,且有水果供应,一盒去皮的“爱文芒果”42元新台币,约合9元人民币。五粒装费力罗巧克力售59元新台币,约合12.8元人民币,同样规格的巧克力在上海久光百货地下室的屈臣氏则卖18.5元,比台湾的全家贵30.8%。

为什么上海的工资水平比台湾低,而物价却比台湾高?我觉得关键是:企业与百姓的负担比较重,他们都肩负着养活众多“高消费”的政府官员的重任。

这次去台湾,接触到很多台湾农民,他们都具有很强的市场拓展意愿,希望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运销到大陆,不仅有传统的水果产品,还有蜂蜜、玫瑰酒、鱼丸等产品。他们询问最多的问题是:台湾农产品的市场在哪里?

台湾农产品如若要在大陆打开销路,我觉得不能光靠政策扶持,更不能把走上层路线作为经营法宝,市场的问题最终必然要通过市场来解决。2008年我去日本考察农产品批发市场,到福冈会见了甲斐谕教授,在他的倡导下,福冈推出了f标志的农产品,建立了该标志产品的标准,核心是农药与化肥减半。台湾农产品在品牌与品质方面要消费者建立更高的信任度,这才是基础。台湾农产品要挖掘原产地的独特之处,原产地农产品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一般的枇杷卖几元钱一斤,白枇杷可以卖到25元一斤,又如良乡栗子、奉化水蜜桃……如果这一点受损,最好的通路也难以实现好的效益。在“种地靠催化,催化如丰胸”的当下社会,农产品的生产者与经营者都需要守住底线,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未来市场。

最近传出“毒苹果”的消息,专家建议:吃苹果最好削皮。我常年喝乌龙茶,觉得此类茶叶比较温性,香味也很好闻。但不幸的是——这一切都可以人为制作,你要绿就给你绿,你要香就给你香。我儿子去四川,用十元钱买来一小罐香茶,说是“义茶”,买茶就是义举,很多人都买。但我一看,这茶不能喝,太香了,如化妆品的香味。

对台湾的旅游景点与农产品,我都没有特别的印象。对台湾社会,概括起来说,有四多一少,即水箱多、庙多、机动车多、槟榔屋多、警察少。

众说台湾是个宝岛,其实台湾缺少自然资源,是外向型经济。台湾最大的资源是海岸线,周长1254公里,东部海岸线紧靠山地,大部分未曾开发,如能有规划地开发则是十分优越的旅游资源。据测算,对大陆开放100万人次的游客,将会给台湾增加30亿新台币的收入。台湾岛土地面积3.6万平方公里,是上海的六倍,南北长373公里,东西144公里,人口2200多万。

台北和高雄有地铁,城市之间有高速公路连接。在马路上几乎看不到自行车,自行车在台湾不是交通工具,而是运动器材,所以自行车不用上牌照,但可以在马路上行驶。汽车与摩托车上牌都没有管制,其中摩托车不用付牌照税,所以,台湾的摩托车特别多,全台有1100多万辆,每两人就拥有一辆。对台湾交通的总体印象是:机动车多交通警察少。机动车多常导致堵车,出现“快速公路快不起来”的现象,但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都能耐心等待。这也许与台湾民众的文明程度和交通管制的法规有关。

台湾的庙特别多,登记注册的就有1万多个,未登记的达十万余个,一个庙一年据说可以收到10亿元新台币的香油钱,可见寺庙的兴旺到了何种程度。台湾有一半人信奉佛教与道教,但人人都拜土地公、马祖及观音。求神拜佛导致庙多,这也许与以打渔为生的靠海原住民生活环境有关。到了现代社会,这种风俗也就很自然地延续下来了。令人惊奇的是,在台湾新店开张不送花篮而送花圈,用红纸金字。丧事则点白蜡烛,白纸黑字。而在上海,白蜡烛则是日常生活的必备品,以前常停电就用白蜡烛照明,遇红白喜事则用红蜡烛。

台湾的宾馆与饭店虽然都用Hotel的英文名,但却有严格的区分。饭店是正规的商住场所,通亮、宽畅,宾馆则是小小的,黑黑的,是偷情的地方。

台湾人喜欢嚼槟榔,大约有200万人常年吃槟榔,年消费量超过10亿颗,在公路两旁、商业区、小城镇,到处都可以看到槟榔屋和槟榔小姐。槟榔屋都很小,大概就2-3平米,但大多数安装摄像探头,以防槟榔小姐受到非礼攻击,边加工新鲜的槟榔,边销售。槟榔小姐有两种,一种只在屋内加工销售,衣服也穿得比较端庄。另一种是跑到马路上的槟榔小姐,衣服穿得很露,由此常引起交通事故,因此这类小姐常受到警察的干涉甚至拘捕,而民众则对这类槟榔小姐予以很大的同情。
-------------------

作者系上海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