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南城商业发展需把握五大契机 | ||||||
| 作者:;出处:《店长》2012年8月号 总第34期 | ||||||
|
||||||
|
8月28日,南城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购物中心首地大峡谷,将迎来两周岁生日。尽管从时间上看,首地大峡谷还是北京商业领域的新兵,但其这两年的销售和客流增长备受关注。首地大峡谷亮相后,GAP、H&M这些品牌一并现身,这让位于南城的消费者有了一家可以实现家门口消费的商场。这些消费者的支持也让首地大峡谷迅速走上正轨,甚至打破了商场3-5年培育期的铁律。 事实上,南城标杆商业首地大峡谷发展的日新月异,也是整个京南商业发展的缩影。在首地大峡谷亮相之后,多个重点商业项目接连落户南城。特别是在城南行动计划数千亿元资金的助推下,南城商业正在大步流星地赶上北京商业的发展潮流。可以说,从现在开始,南城商业正式走进了北京商业的聚光灯下,接受更多人的关注。在8月20日举办的首地大峡谷与南城商业发展研讨会上,包括北京市商业联合会会长李顺利,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国雄等协会领导、业界专家纷纷献计献策。 契机一 逆市更要把握细节 目前,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地区“北重南轻”的商业格局随着南城商业的异军突起开始改变。近两年,随着首地大峡谷等一批南城品牌商业亮相,南城商业在拥有量的同时,也该更关注对细节的把握。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国雄认为,商业企业只有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诚信原则,针对地区的民情民意,打造自身的特点,通过提升服务态度等细节吸引顾客,才能谋求更好的发展。 目前,南城商业已经渐成规模。虽然南城商业起步晚,但是发展快。在南城建设购物中心综合体,区位优势尤为重要,所以定位必须准确。将购物中心社区化,以社区为主,服务社区,不要单一追求大品牌,中端品牌也是十分必要的。 北京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阶段,《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使商业流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北京出台了节能补贴等促销费政策,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在现在下行压力加大,上行措施乏力,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并没有完全释放消费者购买力的情况下,未来两三年内市场不会呈现大力发展的士气。在这种困难的经济环境下,商业企业如何稳中求进、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中求特成为发展的主要问题。 首地大峡谷购物中心总经理李纲介绍说,首地大峡谷自开业以来,一直在想方设法增加客流,从而让商户有信心。因此,商场对部分品牌、品类和业态进行了优化调整。这一切的基础是把握细节。 契机二 高端、社区要“两手抓” 近两年,在国内整个经济情况不好的情况下,更要把握好商业的定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宋则认为,目前,商业企业普遍比较困难,这种情况在未来两三年可能很难改变。所以,商业企业对于未来的预期要务实,未来要将目前的状况做常态化处理,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在这种环境下,南城商业发展需要做到“两手抓”。首先要抓高端商业: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需要首地大峡谷这类与其定位相匹配的、体量大的商业企业。同时,北京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也能够托起这种高端商业。另一个是抓社区;目前,大家对高端商业的关注度较高,未来应该给予那些进入社区微循环的商业更多关注,推动社区商业的发展。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认为,南城商业发展的核心一个是以现代商务和贸易为引擎,一个是以品质提升为基础。南城发展要提高,首先需要有现代产业,以现代商务和贸易提升过去低端的批发市场,构建现代商贸产业集群。让核心产业带动关联产业以及周边的服务基础产业,形成有高端人群、高端写字楼、高端酒店在这里生活消费,形成新的时尚商务区。南城具有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基础。北京发展较早的地区,生活、商业配置不合理很难调整,但南城不存在这类问题。 未来,南城或将发展成广域休闲娱乐主题消费目的地、区域生活中心以及便利商业服务网络三个商业体系。 契机三 依托品牌化道路发展 随着南城人群结构的变化,对品牌化商品的需求逐渐增大。这让南城商业发展将向品牌化道路前行。引入更加丰富的品牌成为南城商业实现加速发展的良策。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教授王成荣表示,尽管南城商业还有待提高,但是南城服装产业发达,商业味道比较浓,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未来,南城可以将原有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的时尚文化碰撞,从而产生新的经济活力,向品牌化、时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在目前内需拉动不足,进出口负拉动、上行压力大的经济困难时期,北京商业发展表现稳定。尽管今年上半年许多商场的销售出现下滑,整体销售增长和去年相差很大,但是增长质量指标却是全国第一。在这种大背景下,南城商业发展总体形势乐观,在稳定发展的形势中潜力最大。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北京在政策和资金上都给予南城商业发展比较大的支持;二是在老城改造过程中,迁出的大部分居民都在南城,同时南城相较于东城等地房价较低,也吸引了许多人到南城居住,形成了较大的潜在消费人群。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万文英认为,现在在南城居住的很多居民是从其他城区迁过来的,这类人群特别需要现代的、适合白领的品牌。所以,南城的商业购物中心在商品品类上要充足,可以考虑引进娱乐、时尚餐饮等。同时,在品牌、品类、服务对象上形成差异化经营。此外,由于商业发展的特点是“先入为主”,所以商业企业发展进程一定要快,抢占先机。 契机四 零供需打破固有思维 在许多消费者和零售商的固有观念中,南城商业发展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在多方面创新,改变原有观念,推动发展。 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表示,有些零售商在传统观念上认为南城商业的发展比较欠缺,所以在南城的店面装修、货品陈列等方面的配置都相对低端。但是,现在南城的人群主要由外迁人员和外地留京人员构成,与北京其他区域在消费上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所以,在消费方式上还是要强调一些时尚,特别是在一定区域内能够引领时尚。首地大峡谷在南城具有明显的体量优势,在消费方式上,应该和品牌商更有默契。 目前,北京已经形成多中心的格局。首地大峡谷定位次区域型购物中心,以社区生活为主线,满足了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未来,零供双方要改变对南城固有的观念,引进更多与购物中心定位相同的品牌进驻,形成品牌合力,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 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姚力鸣坦言,提高南城的商业水平必须要跨越式的发展,不能过多地考虑南城现有的发展水平。南城商业在社区定位上,除了满足社区居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外,也要引领社区新的生活模式,同时能够代表南城商业发展方向,带动周边的发展。 此外,北京随着交通越来越发达,区域性特点也越来越单薄,商业企业要在建筑设计、环境、品类品牌等模式上进行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 契机五 引领新消费模式 虽然在现有的情况下,南城商业能够基本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但随着当地商业发展逐步加快,只有更加充分利用现有空间,增加更多体验式消费,才能引领当地消费需求的提升。 北京市商业联合会会长李顺利认为,作为北京重点工作之一,南城商业未来肯定要大发展。为了与整个区域建设经济发展相适应相配套,南城商业必须适应功能区的发展需求。 商业发展应该能够引领当地的消费结构调整,能够引导当地的消费。与行政区划不同,商圈需要整个功能区有大体统一规划。 他认为,南城现有的商业并不多,首地大峡谷的位置是稀缺资源,区域优势无可替代。因此,首地大峡谷定位区域性社区型购物中心,满足了当地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未来可以利用现有的空间,开发更多的经营项目,适当提高品牌、经营档次等方面。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宋则的认可。 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张一平表示,南城具有后发优势,也更具有经济潜力和价值。南城商业要和社区居民多方面的需求连接起来,利用现有空间结合热点事件,更多地设置一些体验式营销活动,从而吸引更多顾客、引领消费需求。 北京市烹饪协会、北京市老字号协会会长姜俊贤认为,未来南城商业应以社区消费为基础,以时尚消费引领周边,以家庭消费为主体,以文化体验为特色。 “打造自身特点,通过提升服务等细节吸引顾客。” “在规划发展时,要打破行政边界,综合考虑周边现有的商业布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