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四个情景,你看到了什么?
作者:胡柯柯;出处:《店长》2012年9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情景一:

  某店

  消费者:“老板,某品牌的某型号能让我们看真机吗?”

  卖家:“不好意思,请稍等,我去库存拿给你们看。”

  消费者:“这个用起来还不错,价格上可以便宜点吗?”

  卖家:“那你给出个价,看看我能不能卖给你。”

  ……

  另一家店:“这个ipad玩游戏速度真快,分辨率也高,用起来不错,我就要这个了。”

  随后店员拿出ipad,开发票,消费者付款,完成购物。

  这样的情景每时每刻都发生在各地的电子一条街上,因为往往这样的电子街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从小店到3C产品连锁专卖店都有。如果你懂行,你能够在小商家那里淘到物美价廉的电子产品;如果你不懂行,你可以选择专卖店式的连锁卖场,你可以体验完产品再购买,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宏图三胞珠江路旗舰店(以下简称:珠江路店)正是位于这样的一条电子街上。它见证了珠江路电子一条街的演变,由原来的小店扎堆经营,逐步完善成一个以服务业大卖场、IT销售综合体为龙头的新版街区,经营的品类也从单纯的IT产品,演变成百货、电器、通讯等多个品类。后一个场景经常发生在珠江路店,其整体经营面积近6000平方米,一共分为四层。珠江路店改变了以往将很多商品放在展柜里出样的模式,提倡体验式购物,合理搭配相关联的附件产品联合出样。这样即丰满了商品出样,也给顾客带去非常好的购物体验。一层设有苹果体验区、索尼体验区、ThinkPad体验区等。顾客决定要购买哪个产品之前,都可以先在体验区体验一把再决定。

  在某个区域,形成某方面的购物一条街,肯定是利害并存的。珠江路上既有苏宁、五星、国美等较大型专业3C卖场,也有华海、雄师、百脑汇、赛格等电脑城,更有大量的小型品牌代理商、专卖店及柜台租赁户。云集的商家,带来的是较大的客流量,但是同时给了消费者很多的选择。张强说:“在竞争中,珠江路店秉持着这样的原则——我们相对家电卖场比效率、服务、新品、定制品、商业用户等差异点;相对传统市场比服务、信用、供应链、规模、客户体验、专业化队伍等优势。”所以,竞争是促使珠江路店往更好的方向前进的动力。
  

  情景二:

  嘟嘟嘟……

  小李:“王叔,您好,我是宏图三胞珠江路店的小李,您前几天在我们这里买的电脑用着还好吧?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

  王叔:“电脑很好,在你们这里买电脑我最放心了,我有个亲戚也想给他儿子买,过几天推荐他到你们那去买。”

  小李:“电脑有问题您尽管来找我,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员帮助您的,也欢迎您的亲戚朋友过来购买。”

  王叔:“好的,那太感谢你们了。”

  据张强介绍,他店里的销售人员,随身都会带着一个小手册,上面记着王叔、刘姨、李哥的电话,销售人员对待客户像对待家人一样,会时不时询问他们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方式,珠江路店的客户粘度非常高,其主要客户群是20-45岁的消费人群、家庭用户、企事业单位、女性顾客。很多单位客户相互合作已经10余年了,几乎承包了这些单位所有的IT产品供应和技术支持,包括一包打印纸、一个墨盒的需求。人和人之间建立信任往往是一件小事,摧毁信任往往也是一件小事。所以那种贴心式的问候,使顾客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才大大加深了顾客对珠江路店的信任。当然,维护老顾客的同时,珠江路店也没有忘记培育新顾客。比如门店会定期进行卡点发传单、路秀、街面的户外广告、新品首发活动、签售活动、各类专业培训、各类比赛竞赛、孩子夏令营、进校园活动、社区行等等。

  情景三:

  张强:“小王,这个电脑是新品,市场反响也很好,应该陈列在显眼的地方。消费者挑过产品以后,有些配件的摆放有点乱,你们要及时调整产品。这次我已经把价格不同的耳麦调整过来了,下次你们要注意,及时跟进。”

  张强:“小陈,这周比较畅销的有哪些品牌,要及时补充货源。”

  张强:“小李,刚开始工作还习惯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

  作为一店之长,每天的巡店是必不可少的,而张强非常喜欢这种巡店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常和员工进行沟通交流,也能及时发现门店的一些问题并且做出调整。通过这个过程,不仅能帮助员工迅速成长,还能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购物环境。对张强来说,门店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愿意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门店管理上。张强于1996年进入三胞集团下属的三胞电脑公司,2005年5月调入宏图三胞珠江路旗舰店。这十多年来,一直从事门店零售及管理工作,已任职店长岗位十六年。公司提供日常培训,并且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店长等不同层级的人进行专训,每年还派送一定名额去国外考察。这些都使张强在IT零售行业逐步成长起来。他热爱门店,热爱劳动,喜欢店面的忙碌和销售节点打仗一样的感觉,对他来说这是一种享受。他喜欢和门店员工、顾客打交道。所以面对着领导多次提出的升职机遇,他都拒绝了。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做店长的料,满足于自己现在这样的工作。正是他对于店长工作的热爱,他曾两次获得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颁发的“金牌店长”称号。

  情景四:

  消费者A:“这台电脑这里卖4999元,我看到网上只要4500元,配置型号完全一样。”

  消费者B:“那你先在这里看看外形,试用一下,手感和速度如何,再到网上去买吧。”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实体店中我们经常能听到消费者这样的对话。“线下逛,线上买”已经成为了部分年轻人的选择,既能看到实物,又能享受到网络购物的优惠,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面对着这样的一种现状,张强坦言,这是一种趋势,所以做实体店的一定要跟上潮流,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品牌应当是有生命力的。从发展来看,没有绝对的线上或绝对的线下,传统的线下企业做好线下与线上相融合,会是未来的主流商业方式之一。 两者如何有机结合?如何寻找核心能力和差异化?如何让客户有更好的体验,获得更多的价值?这是张强目前很关注的问题。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个好的店长应该具有前瞻性的目光,审时度势,紧跟着时代的命脉才能前行。

  线上的发展是大的战略目光,而做好线下的工作,是现在的本职工作。“像卖海鲜一样卖3C产品”是宏图三胞的销售原则。因为总部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店长可以专心门店的管理,如何清理滞销品和促进畅销品,如何让店面的畅销品不缺货都是店长需要考虑的问题。要使门店的产品新颖,供货及时就必须和供应商打好关系。张强对于供应商的理解是这样的:“今天与供应商的关系不能仅仅只看规模、价格,市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共赢的合作,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学会适应变化。”总部和供应商的支持,才能使门店不断完善自己的服务和产品,真正抓住消费者。

  在卖场或门店,我们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场景,听到各种对话。平常的我们很容易忽略了这些场景和对话,但是,当我们深入挖掘的时候,每一段简短的对话也许反应的是一种环境,也许反应的是一家卖场的服务,也许反应的是一个管理者的工作状态,也许反应的是一种行业的大趋势。当我们把这些细节放大以后,看到了什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一叶落而知秋,作为一个管理者和决策者,更应该关注这样的细节。从细节中改变,从细节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