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顾客爱上店铺(二)
作者:和田谦二;出处:《店长》2012年10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要是依赖POS系统的话,那么就很难和其他店铺实现差别化。只要店员在接待顾客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某一需求的话,就会马上采购此类商品。店员必须时刻判断是否备有适当的库存,这样就能防止不良库存的产生。


    比POS系统更重要的人员体系

在东急手创馆的卖场,陈列着品种丰富到过剩的众多专业性商品。也许有人会问“准备如此多数量的商品,会不会导致库存过剩或者产生不良库存呢?”实际上,这种疑问也曾被进货方的客户提出过。

“不拘泥于销售额,尽可能地备齐最为广泛的专业性商品。”这一点说起来很好听,但实际上做起来却十分的困难。

不断购进那些“不确定能否卖得出去的商品”,一般来说就会导致“卖不出去的商品大量剩余”。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东急手创馆是不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商品管理系统呢?”

我要告诉大家,没有,东急手创馆没有自己特殊的商品管理系统。

当然,不能否定东急手创馆也导入了“POS系统”来进行单品管理。但是,我们并不仅仅依靠POS系统。

其实,在东急手创馆的商品管理中起到骨干作用的是“MAN POWER(人员)”。

这里面,还隐藏着销售商品的一个巨大提示。

和顾客充分交谈,就不会有不良库存

东急手创馆不拘泥于“卖出去商品”的思想,在卖场陈列的是店员们想向顾客推荐和顾客需要的商品。因此,不同的商品,“适当库存量”也存在着巨大差异。

有一天能卖出十几个的商品,也有一个月只能卖出一个的商品。此外,每个商品的销售动向,都是不断变化着的。而这种变化是无法通过POS系统所显示的数字来把握的。

东急手创馆是通过每位店员和顾客们的交谈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为基础来决定进货的。负责这些商品的店员通过每次获得的信息,来判断这种商品的适当库存量。

这样,即使不依靠电脑上的数字,店员们也能根据自身掌握的销售进度和适当库存量,使得不产生过剩库存。

不产生过多不良库存的理由也大致相同。根据在接待过程中所掌握的顾客需求为基础来进货,出现较大失误的情况会比较少。这是因为,根据亲自听取的顾客需求采购商品,即使不是畅销商品,其他拥有同样需求的顾客也会来购买,这样就不会导致失误。

要是根据生产商的推销,或是仅仅预想“这个应该会卖得好吧”之类的预测来决定进货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不良库存的发生。但若是通过直接听取顾客需求来进货的话,就绝不可能发生上述的不良库存。

要是依赖POS系统的话,个性就会渐渐消失

避免库存过剩和不良库存产生的“完美管理体系”是不存在的。东急手创馆是通过“人员”来避免这类情况发生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依靠POS系统的管理方法和东急手创馆那样通过灵活运用“人员”来进行管理的方法之间的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看POS系统的优点是什么?POS系统具有管理单品销售、将库存管理简单化、使商品履历(生产商名、进货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等优点。

也就是说,即使是对商品毫无了解的人,也能简单地完成订货、及时对销售动向和当前库存进行确认。正是有了这样的优点,所以能够避免库存过剩或是断货的发生。此外,由于能及时了解每件商品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数量,对于防止由于过剩库存或者断货导致错失商机,也十分有效。

POS系统运用最为广泛的应该是便利店。对于便利店来说,最基本的是“为了保证稳定的销售,如何高效率地利用商品库存”。在这样的场合下,POS系统起到的是“抑制成本”的作用。

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必要的东西进行必要量的采购”的想法。

但是这样的想法,在实际运用到POS系统中时,却有着一定的缺陷。这就是前面说到的,备货和库存量成了一个最大公约数值,和其他同样使用POS系统的店铺就没有什么差别了,同时也存在掌握不了商品动向的风险。

“便利店的商业法”并不是万能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非东急手创馆”的做法。

此外,依靠POS系统的商品管理,也存在着其他风险。

若是过度依赖POS系统,只关注销售量和库存数量的话,那就可能分散对单品动向的注意力了。

这样的话,就会慢慢地了解不到顾客们的需求动向,使备货不再满足顾客的需要了。永远摆着一成不变的商品的店铺,你觉得顾客还会经常光顾吗?

还有一点,对于根据店员们在店堂直接从顾客嘴里听来的要求进货的商品,店员们肯定有着一定的偏爱。相反,根据POS系统所给出的数据机械化采购的商品,店员们还会有同样的偏爱吗?试着想一下,对购进的货品若是没有什么感情的话,卖场的气氛能活跃起来吗?

不依靠POS系统,而是依靠激发“人员”的活力打造出来的卖场,一方面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实现不断变化的备货,还能激发店员的工作热情以及对信息的敏感度。

为了打造出有特色的卖场,人的手、眼等亲身感觉是不可或缺的。从东急手创馆的备货和商品管理中,我学到了以上这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