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冷对预付卡新规
作者:;出处:《店长》2012年11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本月1日,备受业界瞩目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预付卡新规”)正式实施。但在记者调查中,除了百货和个别超市已执行新规外,多数企业都对新规颇为谨慎,持观望态度。其中,专业店成为“无视”新规的重灾区,电商企业则因“电子卡”的特殊性,在售卡方面难以设立实名登记机制。

  百货 提前半年执行新规

  记者走访庄胜崇光百货、中友百货、君太百货和新世界百货发现,大型商场对预付卡新规的执行最为到位。上述商场全部由团购中心负责预付卡的销售工作。在走访中,接受记者咨询的预付卡销售人员都对新规比较熟悉,当记者表示是单位购卡后,三家商场销售人员均要求记者出示本人身份证进行登记,同时主动告知记者超过5000元只能通过银行转账,不能使用现金结算。此外,庄胜崇光百货的团购中心还专门制作了关于新规的提示牌,放在醒目位置提醒前来购卡的消费者。

  君太百货负责人表示,该商场早在今年初就已经实现了“实名购卡”,并为曾经“无上限”的购物卡设置了限额。新世界百货、庄胜崇光百货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商场早已开始对购卡者进行登记。去年5月,国家七部委开始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当时,不少商场都开始行动,并将实名登记制度延续至今。目前,部分商场的规定甚至比新规中更加严格,比如新世界百货要求,单位一次性办卡5000元以上的,不仅需要对购卡人进行实名登记,还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才能办卡。在面值方面,上述商场的不记名卡单张面额均未超过1000元。

  超市 大额现金交易能返点

  在记者调查的物美、美廉美、沃尔玛、家乐福、京客隆等多家超市中,虽然大部分都按规定进行实名售卡,且单张卡最高面值均未超过1000元,但工作人员显然没有百货店团购部那样耐心。

  记者从物美、美廉美了解到,个人或单位购买记名卡或一次性购买1万元及以上不记名卡时,超市只需登记购卡人的身份证号便可办理,并没有应新规要求的购卡人及其代理人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有糊弄之嫌。

  最为明显的一点是,各超市企业纷纷对预付卡新规中要求的大额购卡的限制条款视而不见。新规中提到,单位一次性购买单用途卡金额达5000元(含)以上或个人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万元(含)以上的,应通过银行转账,不得使用现金。然而在记者调查的超市中,除沃尔玛严格按规定执行外,物美、京客隆等超市仍可在超出购卡规定限额外进行现金交易。物美、京客隆等超市办卡部门甚至表示,如果办卡人使用现金或支票购卡,还可给予“返点”优惠。

  专业店 无视新规重灾区

  理发店、面包房、洗衣店,这些专业店对预付卡新政实施似乎并无准备。记者调查发现,除个别连锁店外,大多数专业店并未对预付卡新规做出任何反应。

  在北蜂窝路味多美面包房,工作人员称目前只有面额为999元的卡,符合规定;在同一条街上的金凤成祥面包房则没有额度限制,其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出一张面额为2000元的不记名预付卡,并表示还有面值更高的,且面值越高享受到的优惠也越多。但不管购卡金额多少,购卡人都不需要提供个人信息,也无需实名登记。

  无视新规的商家不少。记者从TONY&GUY得知,该店从6800元到2万元面值的卡,办卡都无需实名;北京另外一家美发连锁店审美给出了同样的答复。在记者询问办卡事项时,工作人员对预付卡新规并不了解,只是强调如果办卡,只需要满足店内的最低金额就可以。当记者特意询问是否可以实名制,店员表示,“实名登记没有意义,跟没登记一样,丢失之后卡片都不能补办”。TONY&GUY工作人员称,持卡人消费时甚至不用出示卡片。办卡只是代表在店内开了一个账户,消费者到店消费时对应到名字即可。

  此外,预付卡新规第二十一条规定,卡企业或售卡企业应依单用途卡章程或协议约定,提供退卡服务。事实上,在记者调查的数家专业店里,没有一家提供退卡服务。除了缺失实名制这一程序造成的困扰,退卡带来的潜在利益损失没有商家愿意承担。所以,办卡不退成了公开的潜规则。

  电商 存监管空白

  网购的流行让电商企业的礼品卡也成了购卡者的热门选择。记者查询多家主流电商企业办卡规则发现,几乎所有网站都可通过与网购商品雷同的方式购买电子礼品卡及实物礼品卡。由于可以直接在线上购卡,电商企业并未设置实名认证机制。

  记者尝试在某网站购买12张2000元的实物礼品卡,填好收件信息后直接跳转到支付页面,客服人员表示,购买礼品卡的订单会通过特有的物流寄送,保障安全性,其他与普通购物无差别。记者注意到,购卡人也可通过网络支付中的信用卡购买预付卡,在央行此前发布的管理规范中,预付卡不得使用信用卡购买,以免除套现嫌疑。

  也有电商企业规定,购买预付卡超过2万元则需致电客服进行身份核实,但这仍高于预付卡新规中规定的1万元限额。有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在注册时都要填写收件人、手机号码和地址等个人信息,这就可以作为个人信息进行备案,这恰恰是电商企业的优势所在。此外,某电商企业高管认为,预付卡新规对电商的特殊性考虑稍显不足。“新规并没有针对电子卡、虚拟卡进行特别规定,比如我们的电子卡只能在本账户中使用,我认为这就可以免实名登记。”该高管表示。

  数读预付卡新规

  3年 不记名卡有效期不得少于3年

  30日 发卡企业终止兑付未到期单用途卡应免费提供退卡服务,并提前30日在媒体上公示

  100元 退卡时卡内资金余额不足100元可支付现金

  1000元 单张不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

  5000元 单位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000元以上应通过银行转账,不得使用现金;单张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

  10000元 个人或单位一次性购买1万元以上不记名卡,购卡人需出示身份证并实名登记

  50000元 个人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万元以上应通过银行转账,不得使用现金

  相关阅读:

  预付卡新规执行不到位背后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实行了一周,但从整体市场反应看来,仍是应和者寡,观望者多。哪些原因让新规变得“无所谓”?记者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索。

  尚处“过渡期”

  尽管新规已经开始实行,但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商务部正在就新规对各地涉及零售业的部门和企业进行分批培训。在业界看来,这意味着在全国培训结束之前,各企业在新规的落地执行上都不会太完美。

  同时,海航零售业务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企业对新规还有很多不解的地方,因此也不敢放开步子大胆去执行。“目前我们已经把相关问题提交主管商业的政府部门,等待进一步的解答。”

  上海一家连锁超市的市场部总监认为,新规至少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来过渡和缓冲,企业需要充足的时间来发现和解决新规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隐藏巨大利益

  既然新规尚处于磨合状态,企业对此必然是能拖就拖,因为对零售企业来说,预付卡的意义非同小可。

  一般来说,面对1000元现金和1000元面值购物卡,消费者使用购物卡购物的频率和客单价会相对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消费,提高了企业的销售额。因此企业在争抢预付卡用户上会格外积极。

  目前,由于相关监管还未落实到位,大多数企业对新规的执行并不严格,部分二三线城市商家尚未实行实名制。“现在大客户不愿意实名的居多,哪家超市先实名,谁就可能最先失去一部分客户。”西安某家超市高管直言。

  另一方面,预付卡里的沉淀资金越多,意味着企业的现金流和“无息贷款”也就越多。这既能减轻运营的财务压力,又可以把这部分资金进行投资而获益。据了解,一家大卖场在节日期间能出售几千万元的购物卡。如果把这笔资金定期存在银行,一年的收益就能高达百万元。

  违规成本过低

  违规成本微弱也成为商家肆无忌惮的原因之一。早在新规征求意见时,多位业内人士就表示,“罚则”一章中的惩罚力度不足。

  新规试行办法发布后,记者发现,惩罚措施并未进行修改,最高罚款金额依然为3万元。在业界看来,对于年销售额过亿的大型企业来说,与预付卡带来的巨大收益相比,这样的惩罚力度实在过轻。违规成本过低极易导致企业无视新规规定。

  北京某西餐厅负责人范先生认为,商务部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策,没收非法所得,并处涉案金额2-5倍罚款,提高违规成本才有管理力度。

  对此,商务部负责人表示,惩罚的目的是对企业产生警示作用,而不是置企业于死地。新规中还要求办理预付卡的企业进行备案和资金管理,以此来建立起自己的商誉体系。(娄月)

  记者手记

  预付卡新规的三大误区

  预付卡新规已经开始实行,关于新规的误解和误读也渐渐浮出水面。对此,记者采访了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商务信用处处长魏子力,对这些误区一一进行澄清。

  误区一 适用于健身卡和公交卡

  对于商业预付卡的界定,商务部曾与多家企业进行沟通,最终将六类企业的预付卡排除在外,分别是从事公共事业类、文化类、体育类、教育类、旅游类和娱乐类的企业。这意味着公交卡、书店卡、健身卡、KTV卡以及游戏卡等都不适用于新规。

  误区二 包括淘宝店铺礼品卡

  这涉及到对发卡企业的界定问题。魏子力表示,发卡单位的主营业务为商业的,其发行的购物卡才能纳入商业预付卡的范围。自营和联营模式的百货、视同买断代销模式的超市,以及B2C企业都符合要求。购物中心主营业务是地产,因此发行的购物卡不属于商业预付卡。淘宝和天猫相当于网上的购物中心,所售礼品卡因此不在范围之内。

  误区三 实名制未涉及电商

  有电商企业提出,公司与购卡者的交易不是面对面的,也就无法按照新规的要求出示身份证。魏子力解释说,新规对当面核对身份信息的规定是针对现场购卡的情形。同时也对电商企业的购卡行为进行了说明:“单位或个人采用非现场方式购卡的,应通过银行转账,不得使用现金,发卡企业或售卡企业应对转出、转入账户名称、账号、金额等进行逐笔登记。”(娄月)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崇晓萌 邵蓝洁 刘宇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