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乐福大撤退 | ||||||
| 作者:熊杰;出处:《店长》2012年12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尽管顶住了近2年的关于退出中国市场的传言,家乐福,这家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在亚洲市场却是频频上演着退出某国市场。对于2012年10月31日退出马来西亚市场的家来福,有媒体解读为这是因为本土市场的压力,也有媒体解读为这是家乐福的新管理团队的战略改革,还有不少唱衰家乐福的人认为这是家乐福走向衰落的标志。一时间,家乐福再度让人担忧起来。那么家乐福在想什么呢? 据报道,家乐福于2012年10月31日(周三),以2亿5千万的价格,将马来西亚业务卖给日本零售商永旺集团。截止2012年6月30日,家乐福在马来西亚一共拥有26家门店。而这一次退出东南亚的国家,是继家乐福不久前退出新加坡市场后的又一次大的变动。 单独看家乐福退出亚洲的国家,比如今年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以及早几年的泰国,更早的地区和国家如香港、日本、韩国,似乎只能解读为这家法国零售商在减少其亚洲的投资。 但是如果横向看看全球市场,如今的家乐福,正在经历着其历史上最大的海外国家缩紧。由于盈利的不明朗,家乐福在频繁退出亚洲市场,如新加坡(2家门店)和马来西亚(26家门店)。在南欧市场,由于欧债危机,家乐福退出了希腊、保加利亚。对于南美洲市场,家乐福则于上个月退出了哥伦比亚。由此可见,现在是家乐福国际版图缩减最为剧烈的时候。 家乐福的CEO Georges Plassat 宣称退出海外市场是因为家乐福要把战略重心重新转回西欧,尤其是法国本土市场。可事实上,一方面Georges Plassat 接手的家乐福已经在巴黎失去了市场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家宣称考虑进入中国的零售商CASINO占主导地位。所以Georges Plassat 说面对当前的形式,他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来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但是另一方面,家乐福和Georges Plassat 又强调海外国家的重要性,尤其是新兴国家如巴西、阿根廷、中国和印度。 对于这一次家乐福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相继退出南美的哥伦比亚和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家乐福再度重申的新兴国家重点里面,只有巴西,却不见中国的名字。难道家乐福真如传言说的那样,考虑退出中国? 与此同时,家乐福在中国面临着来自欧尚和大润发的压力,在2009年输掉了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而在南美的巴西,家乐福同样面临着沃尔玛的强劲挑战。在东欧,则是被更早进入的英国最大零售商特易购打压。 全球市场和最强的对手,加上管理层的换人以及接踵而来的战略改变,让人一度以为家乐福会在其他未进入的市场发力。印度,这个去年年底刚刚开放零售市场的国家,家乐福以现金自运的业态进入,却没有占到先机,而输给了它在法国的老对手欧尚。而在家乐福退出东南亚——仅仅剩下印度尼西亚,谋求印度发展的时刻,从家乐福手中接过马来西亚市场的永旺,优势进一步突显。 永旺自80年代起一直是日本最大的零售商,今年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零售商。在接手家乐福退出日本的门店后,永旺又一次接手了家乐福马来西亚的市场。 失去一个又一个海外市场的家乐福,没有如预期的从全球战略转为区域战略。而永旺在中国的局面一直不能打开,似乎从亚洲其他国家的布局,可以取得海外市场的增长。由于目前中国增长放缓,永旺在中国采取的以南部(广东为主)为龙头,驱动中国的发展;以中国为海外驱动器,带动海外市场的发展的策略,目前看来并没有凑效。这时候永旺接受东南亚的市场,似乎可以做到海外市场的多国家驱动,至少可以平衡不同国家发展的步伐。 但是永旺也不是没有困境。在日本本土,永旺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永旺需要更多地改变它的产品和服务,以迎合这一日益壮大的消费群。在中国,因为市场零散化,以及政策限制而不能打开局面的其他业务如金融和信贷,加上多年来的南部优先战略并没有让永旺在中国占据强有力的位置,而被市场质疑。在东南亚,虽然获得了马来西亚市场,却不能忽视另外一个物流上带来的挑战。同时,因为马来西亚的消费群体有别于日本的老龄化,也不同于中国以低价为主的多元化市场。马来西亚的市场集中在西部(西马)的大城市且以年轻人为主。这意味着永旺从采购到物流以及产品的构架,都需要达到多元和高效。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 失去了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泰国的家乐福,在东南亚唯独剩下印度尼西亚。虽然家乐福在印尼拿下了半壁江山,却因为不断退出周边国家的市场,失去了区域效应,物流问题也成为了极大的挑战。于此相反的是家乐福的老对手CASINO,在泰国接手家乐福,在越南发力,逐渐加强了区域性的竞争力。 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家乐福从全球性战略转型为区域性战略,似乎困难重重,而且目前看来,远远不达标。而家乐福在亚洲的对手如永旺却步步为营,CASINO也在加强区域竞争力。对于在海外低调的内资零售商华润万家,也在谋求区域性的发展。在新市场如印度,家乐福在起跑线上输给了永旺。在巴西,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在法国本土,重新包装自有产品的改变,也不被业内人士看好,而且似乎也不凑效。家乐福理想中的区域化战略,应该是未来的重点,而且是正确的选择。只是,目前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