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招商那些事儿——定位影视说
作者:付丽丽;出处:《店长》2013年1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上一篇我们对商业定位及规划在传统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主题化,给购物中心贴一个最具识别性标签”的观点,那么接下来假定结合项目立地条件、市场环境,商业氛围等因素,做出了适合项目的规划定位,并贴上了足够醒目、吸引的主题化标签,是否代表这个项目就会成为一个好项目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好的规划定位只能说这个项目可能成为好项目,而之后的招商能否与定位相匹配,运营能否诠释出主题内涵等都将直接影响项目最终得分。

  规划、招商、运营,是业界公认的商业三大核心要素,彼此之间密切关联,环环相扣,规划定位指导招商定位,招商定位产生招商结果,规划定位依靠招商结果实现,而招商结果又将直接影响开业后运营及后续调整难度。因此,招商既作为规划的结果呈现,又是开业后运营的起点,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甚至被视为项目生死命门。

  规划定位后,如何去做指导确定与之匹配的招商定位、招商策略,降低招商难度,进而产生最佳的招商结果。借用“影视说”,用一个全新的方式、角度去解读规划、招商、运营,用“明星说”解析招商定位。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有剧本、演员、拍摄、宣传四大关键环节,如果把购物中心视为影视作品,剧本就是规划定位,剧中演员的选定便是招商定位,而影视剧的拍摄及宣传推广则是后期运营。这并不难理解,招商定位而产生的品牌商户就是购物中心的演员,它肩负着对规划定位(剧本)的实现,影响着运营(影片拍摄)的难易,同时还是项目推广(影视宣传)的弹药。

  影视作品选演员与购物中心招商定位有异曲同工之妙,先说影视作品选演员,在演员气质符合剧本特质的大原则基础上,通常会主打五张牌来打造明星阵容。

  1、国际巨星牌,借助国际巨星知名度造势,提升影片知名度,定义影片档次,其特点是片酬与名气齐飞;

  2、实力派明星牌,实力派明星肩负着影片最终表现,以经典演绎诠释剧情,其特点是拥有最佳性价比,挑起影片大梁;

  3、本土明星牌,本土明星接地气,亲民形象赢得好评,其特点是满足观众喜好;

  4、新星牌,启用潜质新星,打造明日之星,也是影视界的责任,其特点是付出绝对少,风险与惊喜同在;

  5、学员演员牌,学员演员、群众演员必不可少,是绝对的绿叶,但绿叶也要专业!

  购物中心招商定位和影视作品选演员定位完全契合,同样要打上述五张牌。

  1、引进国际、国内奢侈品牌、一线品牌,如LouisVuitton、Hermès、Cartier等,彰显项目定位,借势提升项目知名度——图名,就是赔钱也要赚吆喝,这张牌犹如巨大磁石,吸引着无数品牌跟随膜拜;

  2、引进国际、国内知名销量品牌,如绫致系列、小熊系列、依恋系列等,这些实力明星犹如定海神针,是购物中心客流及销售的基础保障——名利双收;

  3、引进本土各业态、业种知名品牌,如特色小吃、餐饮酒楼、配套集合店等,本土明星品牌具有强大的集客力,满足本土客层需求,堪称人气集合器——名利双收,接地气,实现购物中心与本土商业最佳融合;

  4、引进新进市场的潜质品牌,前期综合评定品牌实力、风格、受众、产品等,并加以引导、培育,新鲜血液可增加购物中心特色及活力——图利重于图名,新秀品牌愿意为优质平台付出高租金,好品牌、高租金,购物中心何乐而不为!

  5、这类属于边角小铺、临时多经点位、空铺补位等——不可或缺但可替代性强,租金贡献大。购物中心因它而更加丰富,且不失主动权!

  细数了招商定位的5张牌后,每张牌可以给购物中心带来什么,不言自明,接下来就是购物中心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权衡名与利,分解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收益。如果阶段收益是一口锅,那么招商定位引进的品牌租金收益与支出冲抵后结果就要是锅盖,最基本的要求是锅盖能够盖上这口锅。锅盖能盖上锅的前提下,确保规划定位的最佳实现,调整招商定位5张牌之间的比例,最终实现名利双收。

  万法相通,其实购物中心招商定位和影视作品选演员具有共性,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