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场突发事件应对
作者:端木清言;出处:《店长》2013年1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对于社会而言,所谓突发事件,意即天灾人祸。而对于“管理无大事,顾客无小事”的卖场而言,但凡突然发生,容易引发顾客反感、不安、慌乱、恐惧情绪或者对顾客身体、财产等造成实质性伤害的事情都是突发事件。

  日前,南京某Japanese-style(日本流)家电百货卖场玩具售卖区,突然闯入一名“不速之客”——米老鼠的近亲:老鼠,被当作一件很卡哇伊的事在微博上“疯传”。

  但是,在我看来,这看似好玩、好笑的事儿,却是卖场里的“重大”突发事件,店长如果处置失当,对于门店的商誉势必带来重大不良影响。

  何以言之?携带亿万病菌的“硕鼠”,在0-6岁幼儿极易感染人群的塑料玩具、电动玩具、毛绒玩具间穿梭横行,作为家长的顾客们,看到上述一幕或听到上述一事,试问,谁还敢为自己的爱子/女,购买这些“病菌携带者”玩具?如果,超市生鲜食品区出现这一幕呢?谁还会再买一个馒头,或者一个包子?

  电线短路,老鼠过街,走路跌倒,几乎是我们身边每天都有可能发生的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这些看似司空见惯的小事情,一旦发生在我们主管的卖场里,便是突发事件,便是“大事情”。

  对于社会而言,所谓突发事件,意即天灾人祸。而对于“管理无大事,顾客无小事”的卖场而言,但凡突然发生容易引发顾客反感、不安、慌乱、恐惧情绪或者对顾客身体、财产等造成实质性伤害的事情都是突发事件。

  微博时代,突发事件处置得当,对于卖场而言,是机会,是公关;处置不当,是危机,是灾难!

  火警响起,店门关上,结完帐再走。这样的门店不被大火烧掉,也会被人们的口水淹死!大火可以烧掉卖场,但不能烧掉人心。财产损失是小事,人命关天是大事。地震、火警等突发性灾难出现,以保证顾客、员工逃生为第一要务,按照疏散规则第一时间疏散;而不是,只要钱不要命。所以我认为很多家卖场关门大吉,不是死在火灾中,而是死在处理突发事件的不当上。

  当然,对于卖场而言,除了突发性灾难外,突发事件还应包括人员伤亡、食物中毒、楼倒墙塌、停电漏水、走失丢物、拥挤踩踏等事故。

  面对突发性事件,作为卖场店长,首先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处置突发性事件应遵循的原则又是什么呢?

  个人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出事勿慌。无论是大灾难,还是小事故。镇静是第一要义。头脑冷静,思维清晰是快速反应的前提。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则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大忌。

  处事勿乱。突发事件发生后,平静自己,安抚别人是第一原则。判定原因,果断处置是第二步骤。报告上级、公布于众则是第三件要事。虽然以上三点往往需要在几分钟内,甚至数十秒间完成,但是如果错了次序,乱了节奏,必然导致方寸大乱,甚至直接导致突发事件的恶性升级。

  事中勿忙。店长须知,突发事件发生后,各人各部门各司其职,而不是大包大揽,将所有的工作都揽在自己身上。更须知道,你越忙,事越乱。而启动应急预案,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则是突发事件处置“快速、高效”的根本保障。

  事后勿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吸取教训消除隐患,每一次突发事件都是最好的老师,每一次突发事件的处置都有教案意义。因此,店长须知,突发事件的善后事宜,甚至比突发事件处置本身更重要。因此,必须认真总结,分析得失,形成教案,遗惠后人。

  最后,我相信但凡规范的公司,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应急预案,也都会有突发事件处置的规章流程,所以奉劝诸位店长,最起码以每半年自学、自修、自考一次的频率“温故而知新,防患于未然”。

  端木清言:现任全国消费电子渠道商联盟秘书长,长期从事家电流通市场研究、海外情报编译、家电及家电流通企业决策咨询、经营辅导等工作。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bo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