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眼】动向·声音·海外·对话 | ||||||
| 作者:《店长》编辑部;出处:《店长》2013年2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动向: 苏果今年拟开214家新店 苏果2013年计划新开店铺214家,其中购物广场、社区店31家,标超、便利店183家。继续采取区域集中发展战略,推进多业态布局,巩固苏皖鄂已进区域的市场优势。为满足连锁规模扩张的需求,2013年苏果将全面推进淮安、合肥、湖北三大物流基地建设。 万得城败走中国 麦德龙对外表示,由于万得城在中国市场遭遇了激烈竞争,且难以获得盈利,因此停止在华经营业务。目前麦德龙正与其共同投资经营万得城电器中国的合作伙伴富士康科技集团一起,商定接下来将采取的步骤。除了关店,另一选择是寻找潜在投资者。 国美在线计划投入10亿布局母婴市场 国美在线继和母婴用品品牌“亲亲宝贝”达成战略合作之后,其母婴频道正式全新上线。据了解,国美在线计划前期投入10亿元布局母婴市场,目标是2013年跻身母婴B2C市场前三,国美在线还与亲亲宝贝联合向美素、多美滋、雅培等大量母婴用品品牌签订年度采购协议。 易买得扭亏无望 拟出售在华16店 2011年三度出售在华门店之后,易买得在中国或已走到尽头。业内人士称,易买得拟在中国退出卖场业态,计划将目前在华所有门店共16家打包出售。未来将依仗母公司韩国新世界在华转型购物中心等综合体业态。 百安居在华已连亏5年 百安居中国的母公司英国翠丰集团财报显示,最近4年间,百安居中国门店数减少了四成。自2007-2008财年以来,百安居中国已连续5个财年亏损,而即将结束的2012-2013财年或将成为第6个亏损财年。在广州,百安居在2009年悄然关店后,拓展步伐陷入停滞。 人人乐拟逾1亿元新设5家门店 人人乐公司拟招募资金10854万元新设5家门店,新设门店所使用的房产采用租赁方式取得,租赁合同约定的定金已由公司自有资金支付,不纳入本次超募资金使用范围。人人乐称,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经营业态将更加多元化,有利于改善盈利结构,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能力,网点布局更加合理。 声音: 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质变意味着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将成型,这种商业模式已经远不是以前大家对电子商务“在网上”的理解,而是深刻影响到整个商业体系,改变线下整个产供销供应链,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阿里巴巴集团秘书长邵晓锋 未来,真正的C2C市场应该是极其个人化市场,随着中国中产阶层增多,教育和生活水平提高,节能环保意识增强,属于个人本地化的二手闲置物品交换将会越来越频繁。这个市场足够大。此外,中国零售渠道的结构也决定所谓非专业的B2C,就是“小B2C”的模式仍然长期存在。全球购、个人代购等商业现象不可能消失。 ——天猫CEO张勇 我的梦想就是让格力走向世界,让全世界人尊重这个品牌,也因为我们格力让更多人来了解中国,这是我们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责任,这就是中国企业家的一个社会责任。 ——格力董事长董明珠 实现季度盈利应该是自然的一个结果。盈利并不是我们去追求就能得到的,而是自然过程。企业到了一定规模,议价能力就有一定提升,毛利率有一定提升,成本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自然而然就实现盈利,这是所有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京东CEO刘强东 海外: 家乐福2013年拟在西班牙新增100家店 2013年,家乐福计划在西班牙新开超过100家Carrefour Express门店以及5家Carrefour Market门店,以实现其网络布局中的重要部署。此次扩张再一次让家乐福海外零售业务缩水的谣言不攻自破。这个庞大的计划可能会通过大范围使用加盟模式而实现。 7-11在美国德州收购143家便利店 日本零售巨头Seven & i Holdings 在当地时间1月4日对外表示,该公司已经收购了C.L. Thomas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便利店,此举旨在扩大其在北美的门店网络。这家日本零售巨头表示,该公司旗下子公司7-11已在12月31日完成了收购C.L. Thomas, Inc. 的143家店和汽油批发站业务的交易。 韩国乐天开设中文网上免税店 28日起启用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乐天免税店率先推出中文版购物网站,以方便日益增多的访韩中国游客在乐天免税店购物。该中文版购物网站主要集中了中国游客购买率较高的化妆品和皮包等近5000种商品。乐天集团表示,中国游客可以在当地利用网络提前购买免税商品,方便结束在韩旅游时领取商品。 沃尔玛将在美国雇佣逾10万名退伍军人 据港媒报道,沃尔玛表示计划未来五年在美国聘用逾10万名退伍军人,此举受到第一夫人米歇尔的支持。沃尔玛美国CEO Bill Simon称,多数退伍军人将被安排到沃尔玛商场和山姆会员店,部分人会安排在配送中心。沃尔玛将从5月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开始陆续寄出录用信,任何一位正式退伍不到12个月的退伍军人都将收到录用信。 对话: 百货业发展乐观 在外界都在唱衰传统百货业的时候,银泰百货CEO陈晓东却带领银泰百货打了漂亮的一仗。陈晓东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对百货业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Z=《中国经营报》,C=陈晓东) Z:今年频繁有报道,百货业已经进入冬季,你怎么看待行业现状? C:就银泰自己的数据来看,虽然面临宏观调控、温州民间信贷危机等不利因素,我们今年同店的销售额仍有可能实现高个位数的增长,但是与去年或者前年的同比增长率有所下降。 我认为,总体看来,由于我国经济还是在稳步增长,所以百货业的前景依然可以看好。从中长期来看这取决于六方面的因素,第一,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第二,居民的可支配消费收入也随着经济的增长在同步增长;第三,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每年约2400多万人进入城市,这些人多数是第一次接触现代服务业;第四,中国的总人口还在不断增加的过程当中;第五,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断建立和健全,可支配消费收入会进一步流向服务业;第六,消费升级带来的动力。 Z:但是事实上,确实有很多地方的百货商场都陆续关店或倒闭,以及百货商店里的客流量严重不足,这是不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呢? C:个体经营差距比较大,这是正常的现象。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很多产业存在着市场周期性,但中国的零售行业(整体零售行业,而非传统零售行业)正处于波动上升的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较长时间内,我们并没有看到哪一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负增长,中国人已经习惯了GDP翻倍的经济预期,所以稍微有所下降,即使是合理范围,也会影响其消费欲望。另一方面,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在变化,比如更重视消费体验、消费更加随意,以及消费趋同性的减弱,这都可能导致以提供商品为主要模式的百货商店的客流量减少。从另一个角度看,百货店的客单价正在上升。一正一负两个因素共同影响,就要看哪个因素起的作用更大——这些都是一线城市的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