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拥有聚才的“魅力”吗?
作者:王运启;出处:《店长》2013年2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树根取决于“枝繁叶茂”

  战国时期的孟尝君是个非常有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的“领导”。他身边曾聚拢了食客数千,身边有诸多贤人、能人可用,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业。他给后来人留下了带人的四大法则:身先足以率人,律已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倾财足以聚才。作为一名单位领导,需要非常了解人才的精神世界:人才除了扎实工作、崇高的使命感外,还需要具有强大的聚拢人心,集合人才和挖掘人才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领导聚才的魅力就是“生产力”,有聚才魅力的单位才是成功的单位;能够展现个人领导魅力的领导者,才是成功的领导者。

  就像某个小故事所说的: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着: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问道: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是。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要有超群的业务能力,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追求完美主义,事必躬亲,认为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救火队员,却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领导者个人能力是根,决定了单位的高度;用人之道是枝叶,决定了你能有多少的收获。根再粗,很少的枝叶也不会结出多少果实;枝再多,根却很细,终究是只见花开不见结果。只有粗壮的根(正确的目标)和繁茂的枝叶(可用的能人)才能结出丰盛的果实。

  魅力是“吸引人的力量”

  领导者的魅力展现在于首先要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修养、学识以及个性,进而才能在团队中树立起威信和打造领导者的魅力,才能凝聚下属,以豁达的心胸感召人。林则徐曾自题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一种豁达的心胸,是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无私的境界。一个领导者只有具备豁达的心胸和容人容言容事的雅量,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切,才能视名利淡如水、把荣辱化云烟,才能遇挫折心不灰、逢得意不轻浮、处逆境仍从容。

  领导者学识渊博了,其能力也强,其视野也阔,形象与气质自然会得到提升。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知识渊博、才华卓越的人,不仅对开展工作大有裨益,而且会对其周围的人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向心力,使周围的人获得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以领导为榜样,向其学习的动力。人才使用和人心顺逆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人心所向、无往而不胜;人心所背,则一事无成。作为领导必须善于用人和管人,努力地凝聚人才的心,调动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人才的向心力、凝聚力,构建和谐化单位。单位领导必须拥有一种豁达大度聚才、容人、用好人的胸襟与气量,具备不仅用财而且用“个人领导魅力”围拢一帮人的能力。这才符合“一个好汉三个帮”成人、成事和成功的法则。

  领导者如何聚拢人才

  “为帅者善用兵,为官者善用人”,这一直是传统的领导准则。作为单位领导,身居将帅之位,如何聚拢更多人才,挖掘潜在人才,留住核心人才从而提高单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呢?

  个人魅力,提升影响

  个人魅力和领袖气质最大的优点是它们能提高影响别人的能力。当人们认为你这个人很有魅力时,他们更有可能采取你所建议的行动步骤。领导者的领导力不是天生的,领导如何做好“无冕之王”,调动一个团队的最大潜能,取决于如何学习和拥有领导魅力。有时候通过单独行动来影响某个个人或团体是有难度的。所以你就有必要与别人组成联盟以产生力量。作为一种施加影响的策略,联盟的形成是行之有效的,因为有一句老话是这样说的:人多力量大。

  如同其他施加影响的策略一样,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个人魅力。它使得施加影响的策略产生更大的力量。假如你以你个人魅力和领袖气质影响他人,他们更有可能加入你的联盟。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影响别人的方法是以身作则,通过以身作则来领导或者影响他人。作为领导,你可以通过你自身的行动来传播自己的价值观,传达各种期望。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显示忠诚、做出自我牺牲以及承担额外工作的行为特别需要领导们的“以身作则”。

  明察秋毫,养勤养廉

  领导要做通“人”的工作,这是展示魅力中聚拢人才、人气的必修之课程。这就要求领导深入实际,洞察人心,明辨是非曲直,细心倾听人才的呼声,对人才情绪和下面的意见要了如指掌,然后,说话处事解决问题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团队中的各种思想症结药到病除。

  同时,领导者处事对人必须出以公心,公生明,廉生威。是非明确,赏罚分明,让优劣各得其所而团队上下有序。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受赏者知荣而进,再接再厉,尽心竭智;使受罚者知悔思过,心服口服,这就是调动广大人才积极性的基本方略。领导本身质素够硬,属下就少次品,这是领导单位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否则,认为权力万能而不修德政,人才就会像敬鬼神一样敬而远之。此外,单位感恩文化的建设是提高人才的忠诚度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单位与人才之间的感恩文化一旦建立,人才对单位的忠诚度将会达到最高点,这个时候的忠诚度的稳定性也是最强、最长久的。

  情感投入,聚拢人心

  成功的领导者,都懂得以理寓情,以情感人的领导艺术。在工作中,切不可小看感情投资,尤其是在以人为本的单位经营战略中,感情投资对人才的发挥和人心的归向常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常常能形成一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领导把真情倾注在人才身上,人才会把热情奉献给事业。高明的领导人,绝不会忽略用爱的情丝去联结众心的。只有会尊重人,会关心人,会理解人,才会赢得人心,才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各方面人的积极性。

  而且,因为贤能志士都有怀才求诚的共性。有所作为,大展身手才是他们的第一需要,至于钱财之求,常在其次。不论是哪个台阶上的领导人,不具有宽宏的性格,雄厚的学识和纵横捭阖的指挥才略,都难以得到贤俊之士的折服,因而也就达不到招引人才的效果。没有吸引人才魅力的领导人,若不是不学无术之辈,必是浅薄无德之徒。欲知其人,先察其友,庸才当权,在他的周围,会出现一帮能吃会玩,胸无点墨,乞巧乖张的奴才。雄才引来贤才,庸才爱用奴才,这也是一种“桃李不言”效应。

  慧眼识才,优势互补

  在理念、乐趣、能力和潜力上,我们会发现每一个目标人才都是有差别的,会有较差、一般、良好和优异的区分。所以,领导者在聚才的时候不仅要有伯乐相马的慧眼,还要有千金买马骨的智举。领导慧眼识才在先,任才以专和专职相宜在后,还要做好各种人才的配合与协同工作,事业才会兴旺发达。那么对于企业家来说,社会上不是没有合适的人才,而是缺少发现的眼光。发现人才才能最终做出选择。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每个人的“长”和“短”不是一成不变的。单位领导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要赏识具备发展潜力的人才。在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只有激发人才潜能,使其拉长短腿,变短为长,方能为单位的发展提供长盛不衰的力量源泉。所以,有成长潜力的人才,能够与单位共发展的人才,才是单位梦之队的目标人才。对单位而言,人才是单位最重要的资源,具有互补的能力,扬长避短,共同努力才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我们打造一支团队不是看重明星人才的多与否,更注重的是团队成员互补的能力,完美的团队一定是善于整合资源的团队。

  尊重人才 创造环境

  单位领导聚拢人才、让人才真诚地留下来,就不要把单位搞得像个铁皮箱子,而是要创造出一个像“沙发”一样的工作环境。让人才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尊重人才的精神生活。对人才视为家人,要帮助他们确实地解决基本的困难,对人才不能以人盯人的管理,而是正确的疏导和关心。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一个小小的问候和鼓励,你的一个小小的祝福和奖励,都会对人才产生重要的影响。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跳来跳去的,跳槽是因为实在呆不下去了:不开心,难以维持生计,单位不长久,行业不景气,家庭因素,公平等因素。那么单位领导就应该从这些方面提高单位的长久经营能力。

  不要动不动开口就骂,动手就摔,搞得人才在公司里无法面对同事,回家无法面对家人。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那么给再高的工资也是没有人愿意呆在公司里的。特别是现在80、90后年轻人,都是很有个性的。所以,现在的公司应该尽量做到公平,一个良性的公司给众人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一旦失去公平,很多人才就很难平静了。不能让人才在精神上满足,恶语相加,当感情真的不和了,结果自然只有“离婚”,所以要为人才营造“沙发一样稳定舒适”的工作环境,稳定一辈子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