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2
作者:胡春才;出处:《店长》2013年2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及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

  前面我们谈了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概念、内在的基本逻辑以及它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本文将与您继续分享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价值、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推进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把握的原则。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及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

  一是提升战略管理能力。战略目标通过全面预算加以固化与量化,预算的执行与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成为同一过程;对预算的有效监控,将确保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通过预算监控可以发现未能预知的机遇和挑战,这些信息通过预算汇报体系反映到决策机构,可以帮助企业动态地调整战略规划,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应变能力。

  二是实施有效的监控与考核。预算的编制过程向公司和门店双方提供了设定合理业绩指标的全面信息,同时预算执行结果是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而将预算与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又为经营者提供了有效的监控手段。

  三是高效使用企业资源。预算计划过程和预算指标数据直接体现了公司内各部门和各门店使用资源的效率以及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因此是调度与分配企业资源的起点;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和平衡,企业可以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佳的安排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低效使用。

  四是有效管理经营风险。全面预算可以初步揭示企业下一年度的经营情况,使可能的问题提前暴露;参照预算结果,公司高级管理层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预先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规避与化解风险的目的。

  五是收入提升及成本节约。全面预算管理和考核、奖惩制度共同作用,可以激励并约束相关主体追求尽量高的收入增长和尽量低的成本费用;编制全面预算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企业环境变化做出理性分析,从而保证企业的收入增长和成本节约计划切实可行;预算执行的监控过程关注收入和成本这两个关键指标的实现和变化趋势,这迫使预算执行主体对市场变化和成本节约造成的影响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提升企业的应变能力。

  当门店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以后,门店的销售收入将可以比没有实行全面预算时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因为门店各部类、各柜组的压力均衡了,预算指标的分解更加科学,店内每个部门或柜组所面临的考核压力也更加均衡,因而能够很好地激发门店内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² 对未来的精确规划

  ² 以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为根本出发点

  ² 以价值形式为主的定量描述

  ² 以市场为导向

  ² 以企业全员参与为保障

  ² 以财务管理为核心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四个结合

  ² 要与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相结合

  ² 要同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

  ² 要同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和约束力相结合:按“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编制季、月滚动预算,每月召开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

  ² 要同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