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生鲜街市化
作者:徐鸣;出处:《店长》2013年3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多年前,我曾提出过并实践关于“超市生鲜街市化”这个理念,多年以后,愈发觉得这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并且是需要仔细去考虑的问题。现在但凡超市的生鲜区,装修都是极其漂亮的,道具也是极其精美的,灯光也是极其招人喜欢的,如果这一切都是顾客购买的动因的话,那么农贸市场早就没有存在的机会了,但是农贸市场之所以还一直存在而且还越活越好,其实根本的核心——生鲜的新鲜度才是顾客最关心的动因!

  超市生鲜街市化,其实就是把超市的生鲜像市场一样,以最简单的方式、最直接的方式展示与销售给顾客,把任何不必要的成本,包括包装都简化,让顾客能够真正花钱买到商品,而不是花钱买了商品加无用的包装和噱头。但是多年来,超市经营生鲜已经常态化,超市生鲜“高档化”、“精品化”越来越严重,这直接导致超市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在力求价格吸引力的前提下,利润空间被这些无用的成本所蚕食。

  国家新政在于减少流通环节以降低成本,但是在终端,经营者却扩大了成本,本来可以还利于民或者可以让终端多出一些利润的空间都被这些不必要的成本占据了。而“超市生鲜街市化”真的是需要很多目前经营生鲜的超市经营者思考的。

  超市生鲜街市化,去掉无用的包装,一颗大白菜包装得再好也是一颗大白菜,没有因为包装好看而提升了大白菜本身的价值。再好看的包装对于顾客而言,买回家还是一堆无用的垃圾;再漂亮的灯光,也只能美化商品,具有“美颜”功能的灯光只能掩盖原本生鲜的不新鲜,花大量的这种无用成本还不如切实响应国家新政,还利于民,花点精力去学习如何做好产品保鲜来的实在。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超市经营生鲜不盈利或者微利,其实不是政策的问题,而是经营者的宏观管理角度问题,好大喜功,喜欢上“大型生鲜配送中心”,喜欢在架子上、硬件上给自己做好生鲜的信心和理由。其实,这些都不对,所有这些都是需要大量成本来支持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成本是要找人消化找人买单的,买单的人是顾客,但是顾客是否买账?

  顾客不会因为你的大白菜是用豪华进口车运输的就趋之若鹜来你店里购买,顾客要的是实在,要的是结果,这个结果就是:要买到新鲜的产品,至于这个新鲜的产品是豪华轿车运的还是牛车运的,顾客根本就不在乎,而我们目前很多超市的经营者都没有在乎顾客在乎的核心问题!

  钱要花在必须的地方,这个必须的地方就是确保生鲜产品的新鲜安全,因为这才是顾客真正需要的。因此,在目前国家大力推动减少生鲜产品流通环节这样的利好消息的前提下,如何能够控制和减少终端生鲜经营的不必要成本,才是超市经营者真正需要考虑的事情!

  超市生鲜街市化,抛掉花里胡哨的包装、使用最简单的陈列道具,回归“以最经济的成本”做生意的原则,超市生鲜才能够真的从国家新政中获得效益。生鲜是民生用品,不是奢侈品!

  100米的路,也许走过去要比坐飞机更快更有价值,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