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苏果被判赔偿苏果超市10万元 | ||||||
| 作者:;出处:《店长》2013年3月号 总第34期 | ||||||
|
||||||
|
2012年4月份,上海一位市民向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官方微博投诉,称其在“上海苏果超市”购买了一袋黑米,回家淘洗时发现掉色严重,怀疑有质量问题。正是这则投诉,引发了后来的这场维权官司。 由于苏果超市在上海并没有设立分店,而位于松江区的两家“上海苏果超市”连门头店招、店面装修、员工工服都跟苏果超市极为相似。去年,苏果超市将“上海苏果”告上法庭。昨天,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判决,苏果超市胜诉,上海苏果被判赔偿苏果超市共计10万元。 取证 内外布局相似 初看以为是分店 接到关于“上海苏果”的微博投诉后不久,江苏法德永衡律师事务所的两名律师受苏果公司委托,前往上海进行实地调查。两位律师主要走访了“上海苏果超市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苏果”)位于松江区新桥镇和松江区九亭镇的两个卖场。 据律师描述,这两个卖场面积均达到数千平方米,规模大概与南京苏果的社区店相当。在这两个上海苏果超市,两位律师看到,门头招牌上写的是“苏果超市购物广场”,下有一行广告语“苏果生活与你共享”。进门后,玻璃门上、电梯对面墙壁上均有“苏果超市”和“SUGUO”字样。 超市内随处可见“放心消费满意苏果”、“来苏果不只是便宜”等宣传标识,员工身穿印有“苏果超市”字样的橘黄色工服。此外,商品价格标签和购物小票上均有“苏果超市”四字。 一位律师表示:“两家卖场从里到外都有苏果字样,店堂内部的布局也跟南京的苏果社区店差不多,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我们肯定误以为这两个卖场是苏果公司在上海的分店,事实上当地居民中的确有人以为就是同一家。” 当年6月,苏果超市再次委托律师赴松江调查,这次随行的还有南京钟山公证处的公证员。公证员对“上海苏果公司”的两家卖场进行了拍照取证,作为证据呈上法庭。 调查 苏果:明显故意“傍名牌” “苏果”这个字号,在江苏几乎家喻户晓。苏果超市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前身是江苏省果品食杂总公司下属的果品科。苏果公司法务部经理金明告诉记者,早在1999年,苏果公司就申请注册了“苏果”商标,2009年5月和2011年3月又分别注册“SG SUGUO”和“SG苏果”两枚相关商标。 2011年,“苏果”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根据我国法律,普通商标一般只享受同类别保护,驰名商标却可以跨类扩大保护。 在苏果超市看来,“上海苏果公司”作为零售业的同业竞争者,不可能不知道苏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使用“苏果”作为企业字号,并在宣传中突出使用“苏果”和“苏果超市”字样,明显有“傍名牌”的主观故意,客观上也会误导消费者,极易令消费者混淆。 苏果的代理律师认为,“上海苏果”此举不仅构成商标侵权,还构成不正当竞争。因为《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从而损害竞争对手利益的,构成不正当竞争。发律师函交涉未果后,苏果公司向上海市徐汇区法院递交了诉状,要求判令“上海苏果公司”停止在企业名称中使用“苏果”字号,停止侵犯相关商标专用权,并赔偿损失、公开道歉。 上海苏果:以前从未听说过苏果 上海苏果方面的负责人昨天没有到法院听取最后判决。根据此前媒体报道,双方于去年进行过一次调解,“上海苏果”的两名代理人承认,南京市钟山公证处出具的关于该公司两家卖场的公证材料情况属实,但他们已经在应诉前进行了整改,现在门头和购物小票上“苏果超市”的字样均已改为“上海苏果超市”。 根据资料,“上海苏果公司”是一家上海企业,注册于2009年,经营范围也是超市零售,但从未申请注册商标。“上海苏果”的代理人否认故意商标侵权,认为是正常使用工商核准的字号,他表示以前从未听说过苏果超市。而之所以给超市起名“苏果”,是请人起的。由于双方争议太大,此前调解一直未能达成一致。 判决 “上海苏果”被判赔10万 昨天,该案在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宣判,判决上海苏果变更企业名称,变更后的企业名称不得含有“苏果”字样,此外,法院判决上海苏果赔偿苏果超市经济损失10万元。 审判该案的法官傅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商标法对侵权的司法解释包括商标的相同或近似,另一种情况就是商标的突出使用,法院认为上海苏果突出标注的还是 苏果 商标,所以仍然构成侵权。” 至于为什么上海苏果在上海能够经过工商核准合法注册,却仍然构成侵权?联瑞知识产权集团法务总监尹琦告诉记者:“工商字号的管理是遵循区域注册原则,而商标的管理则是全国注册原则,可以保证全国区域内的唯一性。”尹琦表示,目前只有个别地方实现了省内、市内检索,一般在注册的时候只能查到一定区域内是否有相同字号。 尹琦向记者表示,目前只有对一些全国性的品牌,在全国都进行了注册,它们的字号很“安全”。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中国驰名商标”可以受到保护,其他企业不能注册。苏果超市在2011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上海苏果虽然早在2009年就在工商部门登记了企业字号,但在后来的经营中还是涉及了商标侵权。 苏果声音 起诉不是为了钱 将继续打假维权 苏果方面的负责人昨天向记者表示:“不仅是在上海,很多地方都发现了假冒苏果,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投诉给当地的工商部门。”而此次起诉上海苏果,是苏果超市在全国的第一例诉讼。 上述负责人表示:“我们起诉并不是为了钱,最后判决结果也是以责令整改为主,经济赔偿其实很低,对我们来说,维护一个品牌的形象更加重要。”她表示,“也希望仿冒苏果,或者仿冒其他品牌的企业或者个体,能迅速整改。” 未来,苏果超市将继续加大维权的力度,一旦发现有其他的冒牌苏果,苏果超市将不遗余力地“打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