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全商品陈列115例(八) | ||||||
| 作者:新山胜利;出处:《店长》2013年4月号 总第34期 | ||||||
|
||||||
|
为枯燥无味的货架上添加创意 陈列商品的货架最重视功能性。因此,货架的材质大多为枯燥无味的金属和塑料,颜色也多为土黄色等。 例如,某家有名的服装店采用的是使人感觉凉爽的铁架。这种设计简约且不易令人厌烦,组装及重装也很简单。此外,货架板也是网眼型,可以说是优先清洁度的一大表现。 将商品陈列在这样的货架板上,有一种下有铺垫、体现差别化的展示效果。 例如,如果是高附加值的电器产品,就用缎纹织布将货架整体遮住,用高级感演绎高价格带的商品构成。如果是女儿节和端午节等,就把红色和粉色的布铺设在陈列架整体上,以此烘托出节日的气氛。 此外,还要运用易于顾客联想的颜色,如蔬菜和水果就用绿色系,海产品就用天蓝色系等。如果使用网眼状的无纺布,即使将商品直接放置上去也不会损坏。 最近也开始出现绚丽多彩的薄纸铺垫物 最近,铺垫物中也开始出现印有各种图案的彩色薄纸,对此要针对卖场种类和主题分别使用。除了铺垫以外,有的地方也在使用麦秆编成的篮子。 在有些商店,还可以看到将自行车和高尔夫球袋直接陈列在地板上进行销售的场景。但是,重要的商品不应放置在地面上,最好铺设人工草坪等,然后将商品放置在上面。 人类对动态物体非常敏感 在静态卖场中,动态物体的醒目度会大大提升且很有效。例如,店头随风飘扬的三角旗、挂毯(垂幕)、幡以及闪烁的闪光灯招牌。在卖场中,摇摆标签及吸收天花板灯头光线而晃动的太阳能型POP等的注视率也很高并效果显著。 我们人类天生对动态物体非常敏感,并表现出莫大兴趣。原因在于人类本身是一种动物,所以对移动的物体是敌是友会在瞬间进行确认。 因此,人类一定会注视进入视线的动态物体。正因如此,如果能使顾客对其无意间看到的POP信息感到有兴致,该商品的购买率就会上升。 如今,通过喷墨技术,可以制作出一面以上的五色幡。在旗杆穿过幡的地方,使用细带子与幡两面相接,这种加工可由专业人员很简单地制作出来。 动态物体的注意事项 要注意的是,由于其是随风飘扬的动态物体,需要固定其根部。而且,在幡等物体中,要使用制动器以使其不被强风卷起。 同时,由于处于活动状态,动态物比固定物更容易起皱和损坏。如果是在室外,日晒和雨淋还会使其褪色。 但是,有一些商店会继续使用在室外被日晒后起皱的幡,这就像是在亲自宣告自己店里很邋遢一样。让我们注意定期更新吧! 唤起顾客的想象力 卖场中有时会循环播放电视广告曲。这是一种通过在卖场播放此种曲目来提高顾客购买欲望的展示。如今也有销售专用的音乐出售。 此外,也可以通过顾客路过时会产生反应的带IC片的传感器效果音和微型液晶电视的图像及音乐来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对具备功能性和高附加值但需要说明使用方法的商品,利用带录像带的电视来播放配有解说词的图像进行介绍,也是卖场常用的促销手法。 如果是中国的食材卖场,则在锅里放入油翻炒时的“嗞啦”声就会成为展示的声音;如果在鲜鱼卖场,则船舶的引擎声和海鸟的叫声就会成为展示的声音。 此外,如果是与夏季商品相关的卖场,要将蝉叫声和小河流淌等声音作为效果音播放。通过音乐效果可以使顾客联想到该卖场主题的生活场景。此外,在鲜鱼卖场,配合傍晚的黄金时间,也可使用吆喝声来演绎喧闹感。 注意音量 如果在刚开门的空旷卖场里播放大音量的音乐,会使人丧失兴致。要播放,就把音量调到最小,待顾客逐渐增多时再提高音量。 声音展示具有烘托购物环境舒适性和传递卖场信息的功能。而且,音乐效果可以激发顾客的购买冲动。
空间仍有很大利用余地 最近,郊区大型商店的数量在增加,店铺面积也在扩大。然而在此之前,在狭小的卖场里如何陈列商品,一直是一大课题。但是,由于一直将卖场效率置于优先地位,故在空间展示上仍有探讨的余地。此外,通常意义上的漂亮摆放,并不是真正的空间展示。作为店方,不要仅将这一工作委托给专业人员,还应了解自身能做些什么。 至于所谓陈列中的空间展示,主要是指空中展示。例如,张贴POP时,如何巧妙地运用空间等。 悬挂POP 悬挂方式就充分运用了空间。只要在天花板上悬挂与实物同样大小的商品模型,就能起到引起顾客注意的作用,作为下方陈列商品的标志。 此外,张贴在墙壁上的海报,也可以进行悬挂。这样,从店头看来就成了悬在空中的形象,帮助醒目度上升。 货架上的广告板有时也悬挂在天花板上。但是,不要将其固定在货架上方,而是将其悬浮以谋求较高的醒目度。同时,也可以将其四角悬挂起来制造出角度,来提高POP的面积识别率。 如果是拐角的卖场上方,则可以充分利用该斜面,通过广告板和旗帜来提高醒目度,使该处成为充满商机的角落。 此外,为了悬挂而使用丝线(尼龙丝)时,为安全起见应多使用几根,一根丝线断裂时,尚有其他丝线可以支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