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改变,或者等着被改变?
作者:蒋美兰;出处:《店长》2013年4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看看现在的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有了怎样的改变?不出门的原因是什么?究竟从“宅”在家到“茧居”在家的改变主因为何?是网购真的太方便了吗?怎么个方便法?

  跟朋友到一家茶艺馆喝茶。50多岁的老板有着多年的经验,对于如何判别好茶,及泡出一壶好茶颇有研究。我们喝着传统的茶,但老板满脑子创新的想法。

  “我想,把现场陈列贩卖用的茶都撤了,只留下样品及更多的座位让客人喝茶。”他突如其来的发言,我们都停顿了下来:“在这个年代,我们需要的是留给客人喝好茶的体验及便利的购物环节”,我继续听着他不同于现场传统中国风氛围的大胆构思:“当客人进来,就是专心坐下来喝茶,我会在所有茶的包装上放上二维码,通过扫描,客人可以一边喝茶,一边了解到这些茶的起源、如何泡出好茶……等等资讯。同时,如果客人喜欢我们的茶,想购买时,可以直接在手机或iPad上进入电子商务网站,用支付宝付费,我们再从大仓出货给他们即可!”他接着说:“所以,我们甚至于计划在每张茶桌上安排一台iPad,这样,客户从点单到查看到下单都会更加方便!”

  你可以说他非常的理想化,但,你不得不佩服,他思考的是:如何迎向改变!

  3年前,我们还不兴玩微博,1年前大家见面时还不会追问你的微信号是多少,满街的iPhone4是2年前开始的事情,而从去年开始,突然连iPhone5都没那么夯了,大家开始转换成三星的Galaxy Note或S3(或是S4)!

  这个时代转换速度很快,如果你只想独居,或从事的工作与一般消费者无关,那么,时代的转变或许跟你无关。否则,每一个转变都值得关注。你不关注,不代表这个世界不在转动,你不适应,不代表消费者不适应;你过去学的知识,或许都对,只是无法应对到这个时代来解决事情。

  或许,你非常懂零售,能了解陈列货架的黄金比例为何,了解库存超过120天的最佳处理原则,知道如何操作Turn可以超过6次以上,清楚如何跟厂商议价,但,问题却不是出在这里,是客人不出门了。

  你想着赶紧作广告,办促销,登报纸,印广告单,也不见起色,因为,消费者早已经不是通过这些管道来获取信息了。于是,你更慌,要求所有市场部必须做到:全民微博,全员微信!但,标准是什么?不知道。应该怎么打?不清楚。明白说,微博跟微信到底各自承担些什么任务,你也不是很清楚!这时你才思考:我是不是该做些改变了?当然,改变永远不会太迟,只是,如何迎向改变?

  改变必须先做到两件事:不耻下问及虚心学习。

  当你有事情不懂时,不论自己的官位有多高,年纪有多大,对方是否是你的下属,是否是传统意义上,需要对你鞠躬哈腰的人,只要他懂,你不懂,就问!你担心自己发问会被笑,于是不懂装懂,下错指令。你不明白的是,不耻下问的真髓在于,如果自己发问,可能会被笑第一次,但,一直不问,不懂装懂,则会被笑一辈子。

  虚心学习是另一个需要突破的门槛。

  即使认为自己学识渊博,在行业里经验丰富,但,当时代已经转变,而你处在不作出改变,就难以切入时,你要做的,就是说服自己:虚心学习。

  接受这个世界已经改变的事实,当自己是新入学的孩子,给自己一门需要重修学分的课,看看现在的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有了怎样的改变?不出门的原因是什么?究竟从“宅”在家到“茧居”在家的改变主因为何?是网购真的太方便了吗?怎么个方便法?你只是“知道”网购影响到你了还不够,你需要更虚心地去理解、体会、学习,为什么网购让那么多人着迷?如果你知道,微博很夯,微信更迷人时,只是“知道”要用这两个工具还不够,你需要虚心理解各自的功能何在?到底这两个工具如何交叉使用?

  任何一件已经危及你需要做出决策的现象,仅仅“知道”,并不足以让你做出正确的判断!尤其当你位居要职,所有人等着你做出决策时,你就不能只仰赖着“知道”加“过去的经验值”来做判断!

  所以,重点永远不会是时代变化太快,而是你迎向改变的决心有多大?你不改变,就只能等着被改变!

  作者系费睿网络科技CEO,新浪微博:weibo.com/milan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