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4
作者:胡春才;出处:《店长》2013年5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前文提要:预算指标如何分解?思路1:按品类,进行正向与反向结合操作;思路2:按供应商;思路3:按柜组。预算指标分解还要按时间纬度:年度、季度、月、周、日。

  总79期中《全面预算管理3》一文,与大家分享了预算指标如何分解的思路与方法。本文继续分享如何对预算实现过程进行控制。

  1、首先,做到预算分解的科学性

  具体可以按照以下四个原则来推进:

  原则一:立足最小的单元。比如在商品品类中,必须要把预算指标分解到小类甚至是子类,这样才可能提供足够的抓手,将预算指标进行落地;再比如供应商的指标分解必须要分解到中类,由于同一供应商常常会横跨好几个品类,有的甚至是横跨部类,既做食品也做非食,所以对于供应商要分解到中类,然后再合计,以利于跟踪供应商的预算指标完成情况;另外,成本预算指标、通道收入预算指标等也必须分解到每一个中类,若是太粗,就难以跟踪执行情况。

  原则二:切忌一刀切。如果所有品类的增长率都一致,这貌似公平其实是很不公平的。我们应根据历年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成长变化情况、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趋势、自身实力的变化趋势等三要素进行综合权衡,然后确定每一个中分类的增长率基数,这样可避免明显的苦乐不均和鞭打快牛的现象。预算分解的最佳境界应该是各品类实现预算的可能性系数基本相当,这样将有利于调动全员的积极性。

  原则三:保持时间维度上的前紧后松,要避免前松后紧。否则会形成无效追赶,导致预算落空。我遇到不少的企业预算下达以后由下面的门店或部门自己来安排进度,结果不少下属都是选择前松后紧,先拿到奖金激励一下士气再说,至于全年是否能够完成先放到一边去,其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原则四:考虑销售淡、旺季的影响。一般来说,每年的1-2月是销售旺季,而且与春节的节点关联度非常大,此时简单进行1月份或2月份的同比预算指标,常常是不准确的,但是如果将两个月合并起来考虑的话,年度之间的可比性就可以显现出来了,对于预算完成进度的把控也准确得多。

  2、其次,做到预算实现的阶段性调控

  一是预算在按照前紧后松的原则进行推进的时候,最好是每年都能够超额完成指标,而不是每一年都完不成指标,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设立必保指标与奋斗目标是比较好的办法;

  二是预算指标的调控要采取“日保周、周保月、月保季度、季度保年度”这样的思路来推进,这样才能将预算指标落到实处,避免秋后无效算账,也就是说每个月的指标不是到月底了再来对标,而应该是能够将指标分解到每一周乃至每一天,今天完成有差距,那么后面几天就要补回来,这周有差距,后面几周就要补回来,通过这种阶段性的调控,预算指标才可能真正地落地。

  3、再次,是预算指标的调整

  当企业制定了全年的预算指标以后,很有可能市场形势的变化方向和程度远远超出预期,比如预期的高速增长变为增长平平或负增长,又或者预估平稳增长的品类却出现爆发式增长,此时如果还按原预算目标推进,就有可能运气好的趾高气昂,运气差的垂头丧气。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

  在预算完成的过程中,如有品类组或部门完成进度,其他部门却存在不小差距时,为确保整体进度不受影响,可追加完成好的部门部分预算指标,但是不可调低指标以保证某些落后组能够完成,即便这些组确实有特殊性也不行(比如市场因素)!因为这样会助长惰性,要强调预算是刚性的,完成有奖,超额完成重奖,没有完成的要处罚。

  预算指标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只可往上调不可往下调,同时对于中途调高预算指标的部门,年终考核奖励时应重点表扬,表彰其“识大体顾大局”的精神,在工资晋级、职位晋升上予以重点考虑。

  4、以项目制的方式推进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不应该是凭结果说话、奖优罚劣这么简单。预算管理的核心应该是确保企业短中长期计划能够落地实现。因此,预算管理过程中不仅应该“重果”(即强调是否按进度完成了预算指标),同时更应该“重因”。因为长期而言,好因必有好果,只有让大家从果上移开去关注因,才可以避免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粉饰太平,把功夫都花在实处。

  每月的预算工作总结,不仅应该重视果的达成情况,更因重视“因”的分析,特别是对于那些关键因素的把握,每月揪住关键要素不放,推动“因”的不断进步,最终必能换来好“果”。

  通过项目制来推进预算管理,有助于预算管理的系统化、可持续化,预算管理中的关键是每一阶段都能够针对预算完成实绩、预算完成过程进行检核,进行检查分析总结,找出进一步改进提升的系统性的方法措施,这样方可循序渐进地推进预算管理。

  5、最后是预算完成情况总结

  总结,既可以作为预算管理中项目管理的一个部分,也可以作为整个预算管理的一个最重要部分。预算完成情况的总结也是可以分阶段的,包括季度的、半年的、年度的。

  在总结时,要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指标对标,寻找差距及在哪些指标上有差距;要分析造成预算差额的原因,并分析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制定缩小预算差距的对策,制定系统性的实施计划。

  在预算的年度总结时,还应该包括对于完成预算指标的优胜者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以及对于完成预算指标较差的部门进行鞭策这样一个激励环节,这是预算管理的动力机制,缺少这个,预算管理就运作不起来了。

  …

  当我们按照上述的这些方法和原则对预算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的时候,我们将会发现预算管理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作者系上海尚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