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销的大道理与小细节 | ||||||
| 作者:倪敏;出处:《店长》2013年6月号 总第34期 | ||||||
|
||||||
|
读柏唯良教授的这本《细节营销》,很多创新思路令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用具体甚至看似很小的角度和案例把营销的技巧、方法、途径等讲得很清楚。可能因为柏教授讲课的轻松风格使然,此书的表述也比较流畅、生动,不枯燥。对于书中让人受到启发的思维和例子,以下略加采撷。 柏教授说,我们需要下功夫去了解市场,去寻找突破口,去细分市场,去寻找市场的差异化。我们必须去研究去调查,为寻找市场差异化而敢于舍大取小,从细节之中看到希望,总结其中的道理,做精做深,改进方式。“小事做好了,大事自然水到渠成。” 要做好营销,说简单也很简单,无非要把握几条原则,比如我们有没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看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有管理者把办公室里也用超市货架的样子布置;比如要记住我们为什么要做营销,是为了利润和业绩吗,要知道,如果顾客真的喜欢我们,那么就涨价吧,涨价了顾客还是会买。 从客户中寻找你的员工。为什么值得这样做?为什么需要这样做?因为最了解你的客户的人就是客户自己,一些老客户比你还熟悉你产品和服务中的问题,怎么样做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让顾客感觉更加舒服和满意。这不仅能够得到好员工,无形之中也是一种很好的口碑传播和隐性营销方式,这些老客户会通过自己来帮你进行传播,而他们聘用为员工,此外还可以让更多的客户知道你是诚心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在做事情。 除了从客户中招贤纳士,还可以找离你而去的客户好好谈谈,了解他们为什么离你而去,是什么让他们无法忍受呢?价格太高?不方便?什么地方给他们留下了惨痛的经历? 当你推出一个新商品或一项新服务时,其实你是在请客户冒险,因为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但是,人们在避免损失时是愿意冒险的,所以此时你不要告诉客户买了你的东西他会得到些什么,而是告诉他如果他不买你的东西会失去什么。这样的话,客户会更愿意尝试,因为他们讨厌“失去”。此外,还可以通过尽量多的谋划设计,让客户不愿意失去某一项免费服务而继续成为我们的忠诚客户。 可以通过分散注意力降低客户理性决策,促使客户购买。记住,悲伤会降低人的思维决断能力,快乐则会让人思维缜密。所以,如果我们营造悲伤的氛围可以促成成交。(但是,在客户第一的理念之下,这样做是否真正是为客户考虑的呢?如果商品过硬,事后客户不会后悔,只是当下会有些犹豫,而悲伤消除了犹豫,那应该是更好的情况吧。毕竟柏教授还说了,我们要坚持诚实,这是市场营销领域最好的创新,你在寻找差异化的新方法?诚实就是。诚实是公司和门店最宝贵的资产。) 服务是至关重要的,说到底,服务是最好的营销。市场和客户的心里与需求总在变化,我们必须时刻作新的思考,思考我们真正的营销对象,甚至去创造新的营销对象。 定价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应该把价格与服务成本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把价格与竞争优势结合在一起。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运用价格来改变顾客的行为,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收入;如何实施差别定价,为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客户提供较低价格。 要有创意和策划,但也要擅长数学,要比客户更会算账。营销的精髓是高价,而不是不停的特价。占据市场份额以后,要实现利润最大化。 怎样分配广告和宣传的渠道?可采用配比法,即让消费者从不同的渠道接触你的同一种产品和服务的宣传,这样能产生更大的震撼感。如果只是在电视的两个不同频道看到同一个广告,那么震撼力会大为减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