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美凯龙转型之考
作者:赵向阳;出处:《店长》2013年6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红星美凯龙高调宣布进军商业地产领域。

  在不久前举办的首届红星商业品牌发布会上,红星美凯龙创始人、红星美凯龙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车建新宣布红星地产全面进军商业领域。据悉,红星地产用3年半的时间悉心打造了城市综合体开发团队,其爱琴海购物中心50%~80%的成本,由地产开发、商铺、公寓、SOHO等出售获得补贴。

  众所周知,红星美凯龙是一家依靠家居建材起家的商业品牌,作为最早将“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模式引入家居行业的大型连锁企业,红星美凯龙希望将规模扩大到100家店的规模,红星美凯龙内部称之为“百Mall时代”。

  然而,在家居行业普遍不景气和消费信息指数下滑的背景下,红星美凯龙转型意图明显,试图从一个单纯的家居商业品牌转型为多元化的商业综合体。

  2013年下半年即将开业的北京商业Mall,有一个很浪漫的名字叫“爱琴海”。这是红星商业众多商业Mall中开业的第一个项目。资料显示,每个城市的爱琴海都会根据城市、商圈、民俗,设计外立面和产品形态。根据红星商业自己的说法,“爱琴海就是取自由轻松之意,带动消费者的融入感。”

  在福州,红星商业已经把东百集团、永辉BRAVO、博纳影院、世纪星真冰溜冰场、婚庆大世界、红星国际高尔夫、星梦时空等七大品牌商家纳入麾下,与万达广场“隔路相望”。签约的七大品牌中,520婚庆大世界、红星国际高尔夫为红星商业的自有品牌。

  据了解,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红星商业也在产品形态上做了大胆创新。在建的13个项目中,有一部分是单Mall模式(家居mall),有一部分则是双Mall模式(家居mall+商业mall)。

  “双Mall也有优势的,首先可以客流互补,顾客可以在家居广场和购物中心同时消费。还可以错峰停车解决停车位紧张的难题。家居Mall的接待高峰期是从中午开始到下午6点左右结束,购物中心的消费者一般是从下午4点开始到晚上结束。这两个时间段大家对停车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上海红星美凯龙企业发展公司执行总裁张华容表示。

  虽然红星美凯龙集团相关负责人一再强调,此次并非战略转型,也不会有任何放弃和缩减家居板块的规划。但是,有专家分析认为,过去十年的高速发展使家居卖场数量激增,摊薄消费力的同时压缩了单个卖场的生存空间。

  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秦占学指出,由于盲目扩张和行业的恶性竞争加剧,全国各大建材家居卖场已出现招商困难、租金难收等问题。红星美凯龙方面,去年以来部分门店因生意不佳相继关门:8月上旬,红星美凯龙广州琶洲店提前结业;8月底,南京奥体红星店正式撤店。

  资料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红星美凯龙净利润为9.88亿元,较2011年同期下降9.85%,一改此前高增长趋势,而2011年该公司净利润为13.08亿,同比增长54.8%。

  2012年,笔者曾经来到红星美凯龙的创始地常州。这里的两家红星美凯龙大卖场经营状况均不甚理想,其中位于武进区的红星美凯龙湖塘店商铺空置率更是达到了60%以上。另一方面,粗放式的运营管理使得企业与商户之间的纠纷越来越多,合作多年的商户不堪承受日益高涨的租金而被迫撤离商场。

  “红星美凯龙缺乏运营管理,只收租和物业费,还不断提租,形成和商户之间的对立;尽管他们宣称自己做了很多辅助商户的事情,但实际上他并不关心商家的营业额变化,他只负责催收租金和物业费。”一位购物中心专家表示。

  一方面,行业不景气,商业地产泡沫化严重;另一方面,红星商业的母体,红星美凯龙自身盈利状况不佳,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转型突围,前景不容乐观。
          赵向阳:《中国经营报》资深记者,从事媒体工作6年多,长期关注、报道零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