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见你应有“好心情” | ||||||
| 作者:刘军元;出处:《店长》2013年8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前几日到知名便利店购买矿泉水,见其每瓶标价,遂追问一句:“人家邻店里比你这里便宜不少呢!”店员:“是啊,还有更贵的呢!”于是当场语塞,匆匆离店。还记得去年曾到高档钟表专卖店寻宝,因着装“不慎”被店员误认“不轨之徒”,紧紧跟随,言语“咄咄”:“您看好的产品请告诉我,如果没有您喜欢的产品请到别处!” 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门店经营尤其如此。几乎每家门店都会在服务守则上提出:客户是上帝,我们的宗旨是超出客户的期望等等。但事实上,我们正在背离客户,渐行渐远。对应陈春花老师的观点:企业时代的结束,客户时代的到来。不由得讲,门店每天上演的都是“滑稽”大戏。 回顾所遇到的种种遭遇,事后细想,最不能忘的是店员的漠然“表情”,让人爱恨交加,欲罢不能。事实上,优质服务从来都是一种主观的认知感觉,如同李玟的歌,“我一见你就有好心情”! 如何有好心情?这应该是店长们聚焦破局的关键。不想从专业理论领域去如何如何论证服务,换位思考下,客户在卖场流连忘返,想必除了购物能够带给自身的愉悦快感,更多的是期间所接触的人的感觉。感觉找到了,心情自然也真得很不错了。 如何让客户拥有好心情?个人认为有四点尤其要注意: 一是让客户感觉到“被关心”,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纯属耍流氓,但不讲推销的营销手段最是高明,循循善诱,引导达成。 二是“被倾听”,曾去某商场购买净水机,几个导购员将我团团包围,口吐莲花,恨不得痛宰一番,最终显然是无果,原因很简单,我是在听“相声”而无心买东西; 三是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所谓的专业不是满嘴专业术语,更多的体现在与客户沟通的畅通性和一致性,化繁就简,合理表述。你明白不代表我明白,我明白才是真明白。 最后一条不能忘,响应速度,这属于客户的绝对加/减分项。原因很简单,心里有没有,在意不在意,不看忽悠看行动,群众的眼光永远是雪亮的。 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是关键时刻,员工与客户接触的时刻是决定公司兴衰的关键时刻,所以,一线服务无小事。对于一店之长来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心情管理”势必可行。 首先是要培养与客户双赢的思维,特别是新员工,常常宣导不能少;然后就是双赢关系的建立,会员日,邻里社区活动的不间断进行,定期嘘寒问暖,沁人心脾。 还有就是从门店管理制度层面的规范和创新,个人比较欣赏两家餐饮连锁的人性创新“亮点”:海底捞的“千纸鹤”和一茶一座的“沙漏”。因客户等时而采用叠千纸鹤换取折扣,留客且留心,一举两得;一茶一座的沙漏也是“巧妙”一招,沙尽免单/折扣券的补偿,小小沙漏给了顾客清晰具体的承诺,同时也给了门店清晰具体的压力,于是标准化,流程化,分分钟抓紧,使命必达。我曾经多次“恶毒”地期望沙漏“承诺失灵”,但总是屡屡不得手,看来这正是“沙漏”的魔力所在。 一见你应有“好心情”,这绝对是门店管理者“专业的善良”。每一项服务承诺都好比一个沙漏,对自己狠一些,客户就会多添一份好心情。最终对谁好,你明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