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零售该和谁结婚
作者:;出处:《店长》2013年11月号 总第34期
收藏此文章 打印 字号     

  转型和零售变革是这两年零售业界一直在谈,以及努力在做的事情,但目前为止,还不算成功,2013年的中国零售并没有回暖。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2013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相比上年同期增长6.3%,连续第二年出现黄金周期间大型零售企业销售增速低于10%,2012年黄金周增速是8.49%。

  与此同时,电商凶猛!去年淘宝“双十一”促销活动,仅一天就实现了191亿元的销售额。传闻,今年“双十一”淘宝要冲刺400亿元。

  但是,传统零售遭遇发展困境,并非只是出现了电商这个强大竞争者的缘故。

  /困境源自N多方

  国内国际经济下滑,危机屡现(如欧债危机),大环境的低迷影响着制造业、零售业的发展,也影响着消费环境和消费支出。此外,2012年初开始,政府此前出台的各项刺激消费政策陆续结束,不仅如此,之后政府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严禁“三公消费”,使得零售企业的预付卡业务急剧萎缩,相关品类的销售额大幅下降。

  在销售和毛利增速放缓的同时,传统零售的经营成本继续增大,物业租赁成本、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持续增高。

  更为关键的是,人口结构、家庭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意识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中国的老龄化正在加重,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并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正在以每年超过3%的速度递增,远远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预计到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几乎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超过少年人口。

  人口结构必然影响消费。当然,未来还有可能出现别的变化,比如,有消息称,中国正在考虑五年内放开二胎政策,倘若如此,到时新生儿数量可能会快速增加,而由此带来的消费市场变化也必须予以重视。

  一边是诸多产品不断出现质量问题,一边是消费者对品牌对商品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他们对零售业态和形式的态度完全有别于上一代人。以80后、90后独生子女为代表的新消费阶层独树一帜,他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不同以往,他们更加关注品牌价值、更加关注健康、更加倾向借助各种渠道完成消费,他们成家立业,催生大量消费需求。但,多数传统零售企业尚未同步跟上这些消费变化。

  说到电商,本质上是互联网革命给传统零售带来的挑战,而面临互联网挑战的,远不止零售业,互联网正在深刻地冲击制造业、金融业、传媒业、旅游业等。所以,面对大趋势,唯有真实面对和接受,才能解决遭遇的困境。

  /亲密无间是未来

  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就是耍流氓,对于传统零售来说,电商就是个流氓,因为它不仅不盈利,还可能亏钱。怎么办?那就和它结婚,组建家庭,内外统一,共进退。

  零售的本质未变,提供好商品、好服务、好体验,电商和传统零售的结合,有助于发挥融合各自优势,提供更让消费者舒服的购物环境,优质优价,便利消费,品质生活。

  无论怎样,女人还是喜欢逛街,只通过网购,并不能完全满足她们爱美的需求,更何况,逛和消费还是她们重要的社交途径。仅此一列,也可以说明线下零售的价值和优势所在,只不过需要优化商品品类和服务体验。有多少人真正热衷代购?那不是因为有些商品买不到,或者价格比国内反而便宜嘛。

  电商的优势则无需赘言了,但电商也已经遇到发展瓶颈,一方面规模很难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一方面它也需要更多盈利途径。所以,线上(包括PC端、手机端、平板电脑端等各种互联网终端和技术)线下融合互助可能是未来最佳的结局,两者的亲密融合,有助于商品品质、退货、安全支付、服务等的提升。

  但是,线上线下要实现两小无猜式的对接,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技术和供应链的整合,人才结构的调整。从业人员上,未来的零售业可能会需要更多综合型的人才,懂商品懂服务懂顾客懂技术。营销上,可以尝试全员营销,从而抓住与顾客接触的每一个“关键点”(参见《关键时刻MOT》一书)。不过,必须注意的是,全员营销不是全员“推销”,换句话说,只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也是耍流氓。

  线下到线上,线上到线下,两者的全面融合,将会引发零售价值和结构的再造、商品品类结构的再造,店铺布局陈列等的再造、价格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再造、店长知识结构和能力及考核体系的再造、融资和资金流动模式的再造、盈利模式的再造,提升运营效率,利润不再是依靠扣点、进场费等传统的方式,将通过互联网技术、供应链技术等降低成本,打造无缝入口,努力提升流量(客流)、转化率(提袋率)和顾客忠诚度,扩大自营品牌和代理品牌的规模,向供应商提供场地之外的更多服务,从而实现多方多元收益。

  /与谁联姻需选择

  在结婚之前,对于传统零售企业来说,还有个关键性的问题,到底和谁结婚?概括而言,主要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和自己联姻。这种选择相对适合大型零售企业。比如苏宁,独自打造电商平台,全心投入,转型为互联网型零售企业。

  第二种,与电商平台联姻。这种选择相对适合生厂商和经销商(品牌商/供应商)。目前来看,淘宝(天猫)、京东第三方平台等的模式实际上是网上版的联营模式,通过租赁、扣点等方式赚取利益,而百货、超市等本身就是一个线下平台,平台入驻平台,其实有点文不对题的,不过,自营品牌、独家买断、独家代理的商品可考虑入驻。

  今年阿里巴巴的“双十一”活动计划和银泰的实体店打通,也是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表现。银泰和天猫的合作,有“菜鸟网络”作为合作基础是其一,可通过此测试“菜鸟网络”的物流能力。此外,对于阿里来说,可扩大活动销售规模,引导顾客线上支付,从而帮助支付宝POS机的运用,对银泰来说,更多的是一次尝试,收益和战略意义或许不如阿里来得大。

  第三种,与有意进军电商但始终难以形成优势的互联网企业(比如腾讯)联姻。这种选择相对适合区域性中小零售企业。近期天虹商场称将联手腾讯微信打造天虹应用平台,或可算此类案例。传统零售企业与联网企业有各自优势,如果能亲密合作,前景比前两种其实更可期待,但前提是两者是否能统一理念,真诚并深度合作,合理分配利益,并快速执行到位。

  传统零售目前最大的弯道超车机遇还在于移动电商,包括阿里巴巴、京东在内的互联网电商企业在这里还没有开拓出至高之地。但是,动作必须快,因为再过两年未必还有机会。当然,如果传统零售企业与电商成功联姻,那么就可以联手打造属于自己的移动电商疆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