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K新年的“零售经” | ||||||
| 作者:王运启;出处:《店长》2014年1月号 总第34期 | ||||||
|
||||||
|
中国零售业连续几年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市场竞争和企业转型无处不在。如今,正处于零售业“多变时代和多事之际”,有着多年零售经历的老K开始对现状进行理性而又深入的分析思考。老K想寻找一些问题的答案,给行业和企业贡献一些自己的心得、经验与智慧。 PS:这段排版的时候,放进框里面,字体不一样。 现在的零售经营仍处于简单的产品竞争阶段,没有进入顾客服务的新经营时代。零售产业容积大,市场机会较多,零售企业采取的是泛泛作战,全面铺开,遍地开花的经营模式,缺乏样板式深度开发。零售产业策划能力相对较弱,产品推广和品牌建设手段趋同,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集中度低,零售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普遍偏弱,中小零售企业的管理能力更弱,经营管理竞争手段简单粗放,渠道效益低下,多层级渠道同时存在,结构混乱等等。 新年伊始,作为一名零售企业管理人员的老K为公司上了一份自己的计划建议书,从不同层面对新一年的零售企业的经营提出了一些想法和规划。老K认为尽管零售企业可以利用资本的力量获取规模优势,但是零售企业最终的发展和长远规划的基础还是来自于企业运营最基本的内容——企业经营。 零售企业要回归主业,看清生存的根本——经营突破。经营这种能力不是灵机一动或者一招制敌,而是企业的整体提升。零售企业必须有效地整合自身的资源,提高经营层次,寻求新的市场经营模式,走出的经营现状。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征途中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和经营特色。老K针对新一年企业的零售念出了自己的“零售经”。 一、重打“组合拳” 要素纵深突围 零售企业的产品、人力、资源、模式等要素,就像一套“组合拳”,配置得当,则无往而不利,反之,则会事倍功半。目前而言,零售企业要根据自身资源情况整体提升可以分步骤进行,零售行业的环境变迁,最终还是“剩着为王”。 PS:这段步骤排版的时候,体现顺序关系,字体不一样。 首先,零售企业需要整合市场和自身的经营资源,逐步提高经营水平,控制门店质量,削减效益或者边际效益低下的产品和无序的规模扩张。 其次,企业需要从各相关经营政策、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提炼出不同的实效经营模式;同时,这些不同的经营模式又要在企业统一的整体战略之下,在不同的区域市场环境下实现企业的生存战略和发展战略。 最后,零售企业要提炼产品的价值,深挖产品的商业卖点,让顾客在购买产品时感觉物有所值。竞争要从产品的功效、定位、宣传、成本和目标市场细分等多方面练就竞争力。同时,产品渠道的力量正在逐步凸显,对于同质化程度较高的产品,渠道和终端真正的使用和认可往往决定了产品在经营中的命运。所以,完善配送质量、覆盖范围和继续强化终端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 二、再踢“无影脚” 畅通合作渠道 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就如电影中黄飞鸿踢的“佛山无影脚”——不觉中伤对手于无形,关键在于练好自己的“内功”。现在零售企业的管理水平都相对较弱,提升专业经营管理水准则是当务之急。对于零售生产企业而言,从产品品质、产品内涵、产品系列化、产品包装,到产品市场传播策略等都要形成企业和产品自身独特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国家和省级的相关政策进行跟随性的产品规划,通过国家政策导向的经营规划才能对最具潜力的市场进行布局,提高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 零售企业应当全面审视自身的产品策略、市场策略、渠道策略,在整体策略领先于同行业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要变革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建立高效的运营组织、强化执行力。根据产品的客户群体,简化产品流通环节,减少流通费用,寻找和建立合适的有效的配送链;建立商业客户评价体系,保证合作者的有效性和忠诚性。如果不和大型的流通集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的产品容易被边缘化。加强与物流企业合作互动,和具有规模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逐步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是未来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 三、见招拆招 管理要“细化”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统计,在2013年,全国50余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左右,创下低增速。高租金、高人力成本及新一代消费者日益形成的网络购物消费习惯都给国内零售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压力,如何突破增长瓶颈,寻求迅速转型,成为国内零售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如果说,零售企业与生产企业的合作及终端零售的强化是企业经营的重要一条腿,那么另一条腿则仍然是零售企业的“精细管理”。 要提升零售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就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员、网点及商品三大问题。人员问题指的是直接销售人员及管理人员,网点问题指的是店面选址及内外布局,商品问题指的是从采购开始的一系列管理相关的问题。 这三个核心问题如果仅仅依靠人工来实现精细化管理几乎是不可能的,商业信息化将会成为国内零售企业精细化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商业信息化管理是实现商业自动化、智能化,高效率解决零售行业源头上的三大问题,快速帮助零售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转型。与此同时,零售信息化管理的角色也需要适时进行转换,从过去单纯的技术保障转变为全面的技术及信息服务,帮助零售企业实现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为零售企业转型起到真正的支撑作用。 四、“咬定人员不放松” 打造素质团队 一个零售企业要成功必须走自己的路,任何企业在做成功经验总结的时候,往往都是“事后诸葛亮”。我们无法知道一个企业到底怎么做一定会成功,但是可以知道一个企业要想成功必须做些什么。我们不能单纯模仿别人的经验,而应该加上自己对市场的观察、思考、策划,要带有自己特色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成功。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很清楚地知道我们现在应该干什么,下一步应该干什么。只有方向正确了,组织框架搭好了,剩下的只需要加强管理创效益,是不会犯根本性错误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 零售企业经营是一项系统工程,专业经营团队的构筑需要提高零售销售人员专业素养。零售企业经营专业化是指在人员招聘、管理等方面,坚持选择优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并定期进行各方面技能的培训,以便更好地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进行合理的管理、授权和配置,尽量精简非客服人员。建立专业化经营队伍和经营管理队伍,形成权责匹配、管控有力、灵活高效的专业化运营体制,建立一个从上到下的专业化经营队伍、管理系统和运营体制,通过一系列的经营策划,为零售经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014年,对零售业来说,必将是不平凡的一年,国内零售业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变化,新一年的零售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经营无定法,作为零售产品从业人员,激情是积极态度的一种形式,因此不仅具有饱满的激情,同时还要适时地表达出来,通过热情的握手、真诚的微笑、自信的步履等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其对所从事的零售工作的热爱。作为零售企业,必须全方位地审视内外部环境,真正将零售这部“经”念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