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90后“共舞” | ||||||
| 作者:文:刘军元;出处:《店长》2014年3月号 总第34期 | ||||||
|
||||||
|
店长W姐超迷林志颖,某天向我感慨,怎么一眨眼,小志就直接升级成了爸比呢?想想也正常,看看各大门店里放眼望去,满眼都是90后店员,就会明白,70后已青春不再。面对90后这个新群体,如刘墉所说:“从小讨价还价,既要美式的自由,又要中式的宠爱;既要美式的公司福利,又要中式的铁饭碗,缺乏自修和职业忠诚。” 总而言之,一通毛病,但这是门店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时移世易,如何改善呢?好友L店总给出了秘籍宝典。 首先,不用职场菜鸟,最好招聘有工作经历的90后。就像初恋不容易成功一样,在其他企业“淬过火”的一类求职者是目前市场的紧俏人选。 其次,尽量选择从一般院校出来的90后学生。好学校的毕业生有优越感,在职场中显得“骄娇二气”,企业更需要“猛接地气”的员工。曾有人用一个动词“闪”字来总结90后,看起来一闪一闪亮晶晶,但最终一事无成。所做的决定,大都是短期行为。 最后一条,尽早招聘出身农村或都市平民,非独生子女家庭。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相对于都市同龄人,他们更能吃苦、感恩、孝顺和承担责任。特别是零售业,伟大都是“熬”出来的,“剩”者为王。 上面讲的是反面,但实话实讲,90后一代人所带来的更多是积极意义,这同样体现为三点: 第一,员工的功利性和计较是正常的,这也是职场各个阶段人的通性。对付这种现象的办法很简单,公平和真诚。不偏不倚是优秀店长们所秉承的,原则要坚持,同时要加强对周遭同事的关爱,随处播种施肥。 第二、90后的特立独行也许恰恰是一种优势。中国家长普遍“望子成龙”,很少给孩子们自由发展空间,强加约束。“90”后的“叛逆”和不循规蹈矩,若能善加引导,就能转变为门店的“创造力”,打造门店百花齐放的局面。 第三,公司也是靠情感连结的地方。越来越多的近90后基层管理者登台亮相,把门店职责分成一小块,在这个阶段,从自我操作到团队运作,非正式沟通所产生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个性化的表达无法彰显于公堂,情感交流化整为零。 “就算有一天你掉光了牙,我也要带你去火辣辣。”这就是90乃至00后年轻人的宣言,尽管其情其景让好多70后瞋目结舌,但这绝对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 回归基本面,抛开我们对新时代年轻人的偏见,实质上在人性维度上是高度一致的。“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选人无非是拉长镜头,由内而外、360度全方位地去观察和考量一个人。所谓“忠诚”其实是“敬业”和“职业”,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逐渐酝酿出对从事工作的满腔热情,这种对工作的热爱会化解一切, 终能有所成就。 不连续的时代,反求诸己,躬身前行,活得从容,一如高凌风先生的歌。“ 如果你是一只火鸟, 我一定是那火苗, 把你燃烧,把你燃烧。”想想看,店长们永远是“盗火之神”,这应该是笃定的宿命。 |
||||||